史书上说寒浞即位后,曾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将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加入剧毒的药物烹制成肉饼,然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让士兵乱刀砍死。经此一劫,有穷氏从此消失在中国的大地上。
寒浞虽然取得了政权,但是他深知自己上位不正,而且夏氏部落实力强劲,会不会借此时机反叛,这都不好说。
由于自己的根本在寒国,于是他将都城设在了寒地,并大兴土木修缮城墙,为姒相的反扑做好了准备。
果然不出他所料,第二年春天,姒相联合了斟鄩氏和斟灌氏,兵分三路攻打寒国。
但是由于寒浞早有准备,于是两军对峙月余,姒相的军队只能无功而返。
寒浞并没有因为夏军退去而放松警惕,他继续征招青壮年入伍,加强军事力量,时刻做着战争准备。
为了争取民心,他还对统治区内的平民实行削富济贫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势也逐渐强大起来。
寒浞的原配夫人叫姜蠡(lǐ),传说是蚩尤九黎部落的后人。姜蠡为寒浞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寒豷(yì),次子名叫寒浇,都长的膀大腰圆,喜好武事,因此寒浞经常让他们参与战争,以磨练他们。
然而纯狐为寒浞能够篡位立了大功,寒浞为了对得起纯狐而将她封为正妃。
因受后羿和大羿混为一谈的影响,后世经常认为嫦娥是在纯狐这个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神话人物,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有记载说寒浞将都城迁回寒地后,在云雾缭绕的云台山上建造了他和纯狐双宿双飞的宫殿,取名为“广寒宫”,意思就是“寒浞之舍”。
后来因将纯狐和嫦娥混为一人,所以认为嫦娥奔月后在月亮上住的宫殿也叫“广寒宫”。
我们再来看寒浞。
在寒浞心里,夏后姒相就是他的心病,于是他下大力经营自己的势力,终于在十年后初具规模。
于是在寒浞在位的十一年,他命令两个儿子分别领兵突然袭击夏后氏的领地。结果因为夏后氏族毫无准备,于是被打得大败。
寒浞在位第十二年,他再次发兵攻打夏后氏部落。此次他采用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命长子寒豷率军攻打斟鄩氏的弋邑(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与杞县之间),自己和次子寒浇各率一军虚张声势佯攻斟灌氏(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使他们不敢增援斟鄩氏。
结果斟鄩氏孤军作战,很快弋邑陷落,斟灌氏首领姒开甲带领残部退守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
寒浞很满意这次取得的成果,于是封寒豷在弋邑,因此他就是“弋”姓始祖;封寒浇在过邑(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北),因此他就是“过”姓始祖。
经过充分的休整,六年之后寒浞发动了对夏后氏的第二次大战。结果经过三年的长期战争,寒浞最终剿灭了斟灌氏和斟鄩氏,姒相率最后的军队奋力抵抗,结果寡不敌众,被其所灭。至此,夏朝正式亡国,夏朝的统治区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
寒浞自以为已经把夏朝的子孙斩尽杀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夏朝灭亡的这年,姒相的妃子后缗(mín)此时已经怀孕,寒浞全力攻城的时候,后缗从城墙下的水洞爬了出去,从而逃过了一劫。
后缗本是有仍氏之女,于是她装扮成农妇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东省济宁市南)。
寒浞称后二十一年,后缗在有仍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少康。
少康在外祖父家里逐渐长大,后来当了有仍的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
不料身份没有多久就泄露了,寒浞大惊,赶紧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带人前往有仍抓捕。
少康闻讯后逃往有虞国(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西南),并靠着自己早年管理过畜牧学过烹饪,于是作了有虞的庖正,也就是主管饮食的官。
有虞国我们之前介绍过,大禹成为天子的时候,为了补偿舜的儿子商均,于是封他到有虞氏部落为国君,并沿袭其父虞舜国号,称有虞国。
所以有虞国就是虞舜的后人,而此时的国君叫虞思。
虞思很喜欢少康,于是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赐给他纶邑(lún,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东)为采邑,赏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
少康之后便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发展势力。
此时逃亡到有鬲(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西北)的夏朝老臣伯靡,在得知夏朝后人少康的消息后,暗中联络残存的斟灌氏和斟鄩氏族人,率领他们投奔少康。
少康因此实力大增,从而有了一支真正有实力的复国大军。
只是有军队了还不够,少康深知没有人作为内应,始终监视寒浞的动向,即便是真的跟寒浞打一仗,也没有完胜的把握。
于是他派了一个女人进了寒地,目的就是打入寒浞内部,从而探听到第一手的信息。
这个女人名叫女艾,她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被记载的第一个女间谍。
女艾是个很有手段的女人,没有多久就受到了寒浞的宠幸,并为少康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终于,在寒浞在位五十七年的时候,少康的复国大军突然攻打寒浇的封地过邑,最终将其占领并杀死了寒浇。
寒浞很痛心,但是他已经无能为力,因此他此时已经年近八十,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征战厮杀了。
见寒浞没有动静,于是在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又命长子姒杼领兵攻打弋邑,最终杀死寒豷,收复了弋邑。
之后第二年,少康再接再厉,率军攻打寒地。
寒浞此时早已年老体衰,而且毕竟少康才是夏朝正统,民心所向,于是很快寒地就被攻占,寒浞一族也被尽诛。
至此夏朝得以复国,少康重新建都在纶邑,后世称之为“少康中兴”。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意的抹掉了寒浞掌握政权的这六十年,如果不是还有《左传》等文献,可能这段历史就随着时间的推移给淹没了。因为寒浞的名声并不好,不被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所承认,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司马迁当然不想大肆宣扬,于是将寒浞排斥在帝王之外,也将他统治的六十年从《史记》中抹去了。
因少康曾做过有虞氏的庖正,而他在任期间偶然发现粮食放久后产生的浆水甚为甘美,于是便反复钻研出原始的酿酒术,成为酿酒业的始祖,少康的别称,便是“杜康”。
少康死后,其长子姒杼(zhù,也作“予”)继承后位,史称夏后杼。
夏后杼参与过父亲复国的战争,当然也了解这些东夷部落一直以来都对夏后氏有不满情绪,于是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迁至离东夷更近的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
之后他大力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并在国力强盛时讨伐东夷诸部,夏朝的版图也在夏后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之滨。
夏后杼在位期间可以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其格外尊重,相传当时的人们为夏后杼举行过“报祭”。
报祭,也称“告祭”,也就是“祰(gào)”,为古代祭礼之一,指对活着的人报答恩德的祭礼。对还活着的君主进行祭礼,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最高的荣誉,而夏后杼就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夏后杼死后,其子槐继位。
而这一时期东夷部族与华夏族处于一种平稳期,在槐之后的几代,东夷部族与华夏族进一步融合,东夷大部分部落此时已经被华夏族所同化。
然而夏朝的君位传到了第十四任夏后手里,夏朝开始衰落了。
这个君主名叫孔甲。
《史记》中记载,孔甲这个人非常迷信鬼神,而且经常干淫乱的事;因为迷信,他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从此夏朝的威德日渐衰微,诸侯也相继背叛。
《吕氏春秋》中记载着孔甲这样一个故事。
孔甲有一次到东阳萯(fù)山打猎,突然刮起了大风,天色一下暗了下来。孔甲因此迷失了方向,最终走进了一家百姓的屋子。
正好赶上这家人刚生孩子,见君主驾到,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吉兆,预示着这个孩子大富大贵;但也有人认为这个孩子享受不了这么大的福分,日后一定遭殃。
孔甲听到有人质疑他会被孩子带领噩运,当即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决定把这个孩子抱走亲自抚养,并对这家人说:“从此这个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看谁敢害他?”
果然在孔甲的精心呵护下,这个孩子安安全全的长大成人了。
孔甲很得意,见人就鼓吹自己的天威。
结果好景不长,也该着出事,有一次这个孩子进入后宫大殿的时候,可能掀动帐幕的幅度比较大,造成了屋椽裂开,而屋椽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放着一把斧头,结果斧头掉了下来,正好砍断这个孩子的脚。
孔甲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哀叹说:“唉,发生了这种灾难,不是我照顾不周,而是命中注定吧!”
可能也是因为这事,孔甲开始变得迷信鬼神之说。
《史记》中还记载着“孔甲养龙”的故事。
说孔甲在位时期得到了两条龙,一雌一雄。
如果这事记载是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大胆的猜测,这里所说的龙,就是鳄鱼。
孔甲虽然很高兴,但是不会饲养,又一时难以找到养龙家族豢龙氏的人为他打理,所以心急如焚。
后来他听说尧的后人刘累曾经向豢龙氏学习过驯养龙的方法,于是便赐刘累为“御龙氏”,并让他替自己养龙。
可是刘累养龙的技术确实不咋地,没有多久那条雌龙就死了。
刘累害怕,偷偷将这条龙煮熟并剁成肉酱,献给孔甲享用。
孔甲吃后,对其大加赞赏,因为还想享用这种美味,于是孔甲又向刘累索要。
刘累哪还有龙肉让孔甲吃,又怕养死雌龙的事败露,于是仓皇出逃,最后迁移到鲁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定居了下来。
除了尧和丹朱这一支的祁姓刘氏,刘累是被史学界所认同的刘姓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名人,是国内外刘姓所信奉的御龙堂刘氏始祖。
如果说孔甲只是开启了夏朝衰微的历史,那么他的几代后人的碌碌无为,特别是他的重孙子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孔甲死后,其子皋继位;皋死,其子发继位;发死,其子履癸继位,而履癸就是夏朝最后一代君主——夏桀。
“桀”就像“尧”、“舜”一样,都是后世给他的谥号,只是这个谥号太不好了。
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但是有史料记载,夏桀不仅善文而且能武,本来他可以凭借其才华成为一代明君,但是他却因自身的喜好断送了夏朝的江山。
首先夏桀好大喜功,他以一己之好而迁都,当然如果只是迁都也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因为夏朝历史上也有过几次迁都,这自然不是后世所诟病的口实。
但是夏桀的昏庸就在于他迁都之后又觉得没有旧都城好,于是又将都城迁回到了斟鄩。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工程,费人费力不说,耗费也是巨大,他这种无用功似的迁都,来回这一折腾就几乎耗尽了国库积蓄,可谓不折不扣的败家子。
其次是他奢靡成性,《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这些大兴土木必然劳民伤财,致使百姓怨言深重。
再就是夏桀喜好美色,荒淫无度,经常从全国搜集美女而纳入后宫,供其享乐。
还有就是他好攻伐。
夏桀在位期间,夏朝与周围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其时给夏朝进贡的部落不断减少,同时有些看不惯他做法的部落也开始反叛。夏桀不仅不实施安抚的政策,反而对这些部落大举用兵,使得诸部落逐渐离心离德。
《国语·晋语》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等都曾受到了夏桀的讨伐。
《国语·晋语》中记载,夏桀讨伐有施氏后,不仅从有施氏获得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同时还获得了有施氏的女儿妺喜。
夏桀在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经常将其置于自己腿上,终日饮酒作乐,更加不理朝政。
相传夏桀不听忠臣关龙逄的劝谏,下令建造了一座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然后“邀请”了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而这却引得妺喜不住地发笑。
相传妺喜还喜欢听撕扯帛娟的声音,每次听她都会发笑,于是夏桀下令宫人搬来织造精美的、非常昂贵的丝娟,在她面前一匹一匹撕开,以博得妺喜的欢心。
但是在《国语》等正史中未提及妺喜有任何放荡、惑君、裂帛等恶行,而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根本就没提妺喜这个人,可见对于妺喜如此之多的恶行都是后世为了宣扬“红颜祸水”而故意编造的,而妺喜致夏灭的言论也因后世编造而成为了主流观念。
正在夏桀透支挥霍夏朝政治资本的时候,他所管辖的一个方国却悄悄发展了起来,这个方国就是商国,而商国此时的领袖就是后来建立商朝的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