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第二部读后感

很多年前读过一本《魔鬼经济学》,那本书的内容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但是那种解读问题分析原因的方式带来的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仍然记得。嗯,有些特别的一本书。

上个月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魔鬼经济学》的第二部,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一部有4本,我目前看完了第三本,第一本还在看。这几本都是独立的,所以先看哪本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本《魔鬼经济学》的小标题是: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书的一开始的例子就非常有趣:踢点球。例子里有非常多的数据:1、在高级别的比赛中,约75%的点球都能罚中;2、守门员在57%的情况下会向左扑,而41%向右扑。这意味着100次中只有2次守门员会守在原地不动;3、踢向球门中心的点球,比踢向两边的命中率高出7%。那么问题来了,实际上只有17%的球是踢向中央的。为什么那么少?在这里作者分析了踢球者的真实动机,是赢得比赛吗?如果径直踢向中央,而又被守住了呢?那么踢球者就会出丑!那么踢向球门一角即使没中,也不会出丑不是吗?

书里有很多非常有趣而又有穿透力的例子,都在讲“动机”,或者说“诱因”。整本书基于的一个观点:人们会对诱因做出反应。

传统认知通常是错误的,所以要经过思考,分析,去辨别和接纳这些观点,否则后果有可能是危险的。

相关不等于因果。比如:调查显示,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更快乐。但这是否证明婚姻能带来快乐呢?不见得。有数据显示,快乐的人本就更有可能结婚。而且,“你若脾气暴躁,谁愿意和你结婚呢?”

网上常看到一句话: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常用于旁观者秀优越感。那么怎样思考才能避开现实中的那么多坑呢?这本书提供了这样一种“魔鬼式思考”:不要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眼睛,不要习惯于从众(从众意味着快速接受现状,不愿改变想法,又过于依赖别人思考)。懂得要衡量什么,如何去衡量。用数据说话。相关不等于因果。

我非常认同书里的一些思考方式,比如,承认自己不知道,恰当的定义问题尤其重要,有时候“重新定义问题”非常有效。直视真相,像孩子一样不带偏见的思考,用讲故事说服别人,以及适当的“放下”。

总之,我喜欢这本书,我要努力做一个“魔鬼思考者”。^__^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鬼经济学》第二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