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什么样的优雅?——读书笔记 . 2016年5月

《心若淡定,便是优雅》  张其姝著

这是在买另外一本书时,随意加挑的,属于小菜。

都是民国至当代奇女子的人生,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林徽因、潘玉良、萧红、吕碧城 、孟小冬、三毛、杨绛...... 她们的才情,她们的爱情,在万千鸡汤文、励志文里被拌以各种作料翻炒着,和她们有瓜葛的男人们也因之“声名鹊起”。

因为被疲劳轰炸过,这样的书已带不来多少阅读的喜悦了,我揣着隔夜菜也不能浪费的老农意识,有一周的晚上把它做了枕边书。还因为它不太厚,二十几篇小文很容易浏览。

作者一律从自身的小插曲入手,引申出一个观点,进而展开下一位要出场的名媛。姑且我都把她们称为名媛吧,在那个贫弱的时代,可以专注于诗酒茶,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不是出身高贵便是人格遗世独立。

林徽因,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篇神话,莫名其妙弄得地位简直比特蕾莎修女还要高,自然更远胜于她所处的时代。我也注意到一些委婉的描述所希望还原的真实。她患的肺病有传染性,梁思成为了照顾她的自尊,在家里一直不分餐。是否作者认为这是女性读者都会为之动容的情节,由此展现男人的深情女人的被爱?至少作为一位妻子和母亲,我表示匪夷所思。女人要自恋到什么程度,才会让自己那薄如蝉翼的自尊凌驾于亲人的健康之上?梁思成娶的不是妻子,是仙女,在仙女如臻化境时应露掩饰不住的景仰状。累吗?当然!所以后来真心护林洙,也许那才是他的女人,只是这个世界都追仙女,不愿懂他。

一本书,并不能够让人倏而淡定下来,并向优雅靠拢。满目充斥的是包装过度的、附庸的风雅,独特的优雅已很难寻了。

说能称为先生的女士唯一人,除去自身学养与品性高洁远胜于他,还需要活得够长吧。同时的那些绝代风华早已成了黑白照片,只余她,带着迥于现世的清醒和情趣,走得比从前的人都远长,比存在的人都先生。


你喜欢什么样的优雅?——读书笔记 . 2016年5月_第1张图片

《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汉芙(美) 著      陈建铭  译

主菜不会是第一个上台,免得还没咂叭出啥滋味就囫囵下了肚。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另外一本书”。

这位译者是良心。他的坚持,使海莲小姐终于还原了本真的俏皮可爱和善良深情。

因为一部电影,这本书一夜之间全网脱销。我第一次买预售版的书,感觉并不像期待预售款的裙子那样焦灼,书带来的喜悦是长久而丰富多彩的,值得等待。

第一重喜悦来自视觉与触觉的满足。译林出品,深海蓝的底色,烫金阴刻的中英文书名悦目而低调,闭上眼摩挲,我能想到的是小时用的《英汉辞典》。及至读到“镶金边的皮面、上金漆的上书口”,原来海莲小姐也是一贯地以貌取书。我从没拥有过一本羊皮面的书,咱们国家可以有羊皮封面的笔记本,却舍不得拿来包裹光芒四射的灵感。

第二重喜悦来自会心。海莲小姐风趣地调侃那些她认为不值得再读的书,得到了心仪的便大呼很是捡了便宜。她怎么可以做到对济慈和雪莱不屑一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曾经的我们都以能背诵一两句而沾沾自喜过,而她要看的诗集我闻所未闻。不过这样竟然一点也不令人反感,因为深知自己对外国文学的了解本太肤浅,因为真是太喜爱有幽默感的女人了,那是一种比美丽要难得许多的风情。有幽默感的女人一定是自信的,她心里满满的,没有自卑呆的地方。她调侃弗兰克,伊丽莎白女王,牙医的蜜月,那些她看来不用心的出版物,也毫不吝啬地把溢美之词堆砌于经典。

第三重喜悦来自享受。行云流水的表达,毫无卖弄和斧凿,怪不得她不爱那几位华丽的浪漫主义者。真正的好文读起来非常轻松,像和作者品茗漫谈,文字在你的内心缠绕、抚慰,亦不会被熠熠逼人的才华亮瞎了眼,却在心里说着:“好吧!你很厉害,那又怎样?”

有些后悔看了唐诺等人的书评后才动手写笔记。所有的精彩都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都是去过那条街,抚过那块铜牌的人。而我却和海莲小姐一样,只能无数次在脑海里臆想,驶过门前咣当作响的电车,那些连到天花板的书架顶层藏着什么样的惊喜,黑色礼帽、烟斗、怀表,那是弗兰克么......算了,还是不说吧,想必都是看过这书的。我如此贫瘠的语言,哪里及得上半点他们胸中的千山万壑,笔下的锦绣文章。

优雅永远优雅着,和爱情有什么关系?大家别再猜了!


你喜欢什么样的优雅?——读书笔记 . 2016年5月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喜欢什么样的优雅?——读书笔记 .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