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吴晓波(中)

《腾讯传》——吴晓波(中)_第1张图片
作者:吴晓波,这个人说实话以前只听过名字,说是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看完此书后觉得真的名不虚传,能把财经类传记写的如此易读且引人入胜,真的超棒,有机会再读一读他的《大败局》,据说那才是他的成名作。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认知上的改变,作为伴随互联网诞生的这一代,书里描绘的互联网的每个节点我都亲身经历过,但了解背后的故事,既有一种看八卦新闻的愉快感,又不失新闻的一种严肃,可能这就是作者多年记者经验所带来的写作优势吧~

全书是以马化腾爸爸创业初期到腾讯慢慢发展壮大的时间线进行呈现的,对于“企鹅厂”是如何慢慢变牛逼这件事不是我想总结的重点,毕竟一家企业成功的路径被模仿甚至重现在另一家企业身上的概率是小之又小,不妨总结一下书里那一个个触动我认知的观点和看法吧~

1.“世上尚未发生过任何总结性的事情,也无人说过针对世界,或关于世界的最终总结。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

——我们一直在尝试总结一些方法论,这世界真有这么多方法论可以总结吗?对于短周期,重复发生的事情,尚且能总结方法论,且有条件进行反复验证,证实方法论的有效性,但有些长周期的事件,它的促成大概率是印证了那一句“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未知和创新都来自于“敢”和“为”,“规律”不适用于未来。

2.美国早期工商企业成长4阶段:①积累资源;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③持续增长;④对扩展中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个阶段同样适用于每一个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的人,步入社会的早期应该是进行资源的积累,这里的资源是广义上,包括:非重复性劳动的工作经验,更跨界多元的社会人脉,跨行业跨领域等社会信息的累积(国家政策、经济规律、各行业概览等)等。资源捏在手里,如何被更大化地利用和开发,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人对手里资源的利用率都小之又小,甚至都没有意识觉得那是个资源,我自身也是这样,只有当资源被合理且最大化地开发,这才能对自己带来持续的增长,而这个是正向循环的滚雪球效应,持续增长带来的资源整体质量和高度都会得到扩展和提升。

3.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求完美,先做起来 ——“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这是这本书对我认知冲击最大的一句话,这句话冲击的是完美主义,冲击的是对害怕犯错的心理,我,碰巧我两者兼具,总是要等所有都ready了才开始进行,每一件事都要反复思考才能行动,但是世上哪那么多万全的事,哪那么多正确的事,从小的教育教会的我没是“对”和“错”,从来没告诉我没“合适”才是最好的,况且世事变数那么多,在奔跑中调整才是Learn from the Prctice

4.生活如一条大河,所谓的“源头”都是后来者标示的产物

——这句话的哲学味儿特别浓,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的源头

5.技术的微创新:从1→正无穷(国内并不都擅长从0到1,专注在微小的、细节性的、更为务实的创新)

——过去的教育让我们对“创新”两个字的认识一定是大而颠覆性的,我没不关注甚至不care那些微小的创新,这种思维方式从现在来看颇有理想主义的味道,毕竟世上少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我没应该被鼓励,每一次都比上次略有新意,就是最好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6.谁拥有了“入口”,谁就有了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

——跟占山为王的道理一样一样的,就像是守住了5A景区的门票售卖资格一样,景区内卖什么,卖多少钱也都我说了算。

7.开疆辟土相对容易,但如果统治能力的半径达不到疆域的半径的话,帝国很难持久。如同蒙古帝国那样,疆域非常大,但管理半径不够大,可能膨胀得非常快,但由于管理半径的不对称,会在短时间遭遇严重危机,甚至在某一点上被彻底瓦解”。

——快速奔跑带来的内耗,“入不敷出”的时候,终有一刻会崩掉,走走停停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但大多数公司很难有这个“自律”,很容易陷入到群体奔跑的焦虑中,比如我司,

8.成功3要素——技术实力,靠谱的人,难以预估的运气(原始创业团队:产品+市场+技术)

9.复制成功的模式并不可耻,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但一定要走差异化,不要纠结要不要从0做起,这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为什么要逼自己回到原始的起跑线?

——这也是对我认知冲击特别大的话,我没对创新的起点应该设在哪里?原始跑道,所有人从头走过?还是接力跑道?在前任的终点出发?就目前来讲,我没有倾向,依旧迷惑中。

10.让用户更深入的参与和内容贡献

——这个也是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原来的商家和用户是对立的,或者说是社会的发展赋予每个人的身份让大家脱离了原始的社会关系,变得对立,但互联网貌似就在打破这种屏障,让王老板李主任、陈博士等变回老王、小李,大陈,消失的距离感,提供了沟通和对话的可能性

11.对那些与事先设计的模式不吻合的事实,要予以特殊的注意

——这个可能就是认知的差异点:我以为vs 现实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活在“我认为的世界”

12.人格化的代入 

——说白了就是把冰冷的东西变得有温度,“有温度”才是人性

13.专业 敏锐 大胆 谋略

14.腾讯式运营:锁定一个“真实的诉求点”,在用户体验上力争做到极致—从庞大的用户基数中抓取消费群—在形成一定数量的基础用户之后推出进阶式有偿商业服务—持续优化、尽力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寻找新的诉求点

15.DONT   MAKE ME THINK

——这又双叒是一个对我做事方式冲击很大的观点,我总是把我的思考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听众,但听众的认知起点跟我是不一样的,没办法那么快同频,更多的是即刻丧失兴趣,真正觉得苹果的"简单"思想真的是大智慧

16.一个“ 10/ 100/ 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 10个用户调查,关注 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 1000个用户体验。

17.核心能力做到极致

18.——不强迫用户;——不为 1%的需求骚扰 99%的用户;——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龄化。在产品的总体构架及运营上,则可以采用下述的策略:——交互功能:“ Don' 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美术呈现:“尽可能简单。”——产品设计:“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运营要求:“不稳定会功亏一篑!”——总体要求:“快速,稳定,功能强,体验好!”——发现需求:勤看 BBS和 Blog。

19.互联网世界的3种真实:事实真实、逻辑真实、情绪真实

——情绪真实就是赤裸裸揭示了微博舆论现场的内核,公众情绪被调起,没有人再关注事实如何,只关注个人的情绪感受——你让我感觉不好,你就是有问题的。

20.没有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只是什么时候被更好地打破而已,互联网各类产品和模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1.场景化通信——即是在了解该场景用户的特定需求是什么后,为用户匹配解决方案,而不是大而全的解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腾讯传》——吴晓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