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努力, 并且相信自己, 你才能获得一点一点技术上的成绩.
毕业前四时候, 我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技术的学习中, 通过不断的吸取各种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为后来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较多的知识. 因此成家后, 我感觉还是比较轻松, 大部分的工作都不需要加班就能完成.
给自己的目标很简单, 在工作上,不会因为技术问题而变得束缚手脚.
以前很疯狂,每天下班后, 至少4个小时以上, 睡觉前必看一些技术书籍.
弯路, 这个东西很难说的. 比如你对网络协议非常研究透彻, 结果你来了阿里巴巴, 一点用都没有, 你觉得这是弯路么? 我只能说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工作. 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工作兴趣方向去学习, 这是很主要的. 需要有一个懂行的师傅了领你进门. 当然, 不是每个人都这样.
学习新东西的只有一个技巧: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离不开理论基础, 你得明白他的原理. 还有很多新东西, 来源于一个理论/原理, 只要你知道这些, 当然世界就变的简单了. 因此,技术领域的各种协议对你来说非常重要, 大部分计算机技术都建立在一个协议之上.
只看我想看的东西, 不看废话. 当然, 一本书废话越多, 对你看来说是好事情, 因为你都懂了. 如果全部都是废话, 你买来干么?收藏? 拜托, 技术书是消费娱乐文化, 去年的流行今年你还穿?
这个问题重复了, 同6.
DEBUG! 逆转工程
学习技术, 无论如何, 不要以为自己会CRUD就很厉害了. 以下是需要好好看看的: 学习c/c++, 了解他的工作原理, 了解的优势劣势. 基本的数据结构, 动手做一做. 看看STL库的实现, 看看JAVA的集合类 常用的一些算法, 明白算法复杂度的计算. 好好看看现代操作系统原理, 数据库原理, 编译原理, 有限自动机原理, 并结合实际看看. 好好学习TCP/IP的原理&编程(C/JAVA/linux/windows). 看看web方面的基本协议: html/css, servlet, http 看看设计模式, 结合OPENSOURCE的代码看, 想想看人家为什么这么设计, 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 加强沟通能力, 在自己有疑惑的时候多多向个人请教.
兴趣非常重要,多实践,从实战中总结与进取
我的时间安排很简单,两点一线,从一台电脑到另一台电脑。非常感谢我老婆对我的支持,理解万岁。
一定会,刚开始工作时,通常是以广度优先的,然后根据工作需要针对性的加强特定领域
我一直习惯在工作中学习与解决问题,每天额外会有1~2小时充电
一直都比较顺,在刚始接触设计模式的时候,刚开始是“滥用”,后来在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模式的理解。
我个人感觉没有,我通常是看大致浏览一遍,再边动手,边学习,完了以后再回顾。
选择性的看,按需精读
掌握其应用场景与实现原理,理解了之后举一反三,有时间再读一下源代码(从程序主体上)。
先了解其结构,从主体上去看,与设计模式相结合,有时可以批判性的验证一下对设计模式的使用。
兴趣很重要,自我驱动、循序渐进、精益求精。
兴趣很重要,好奇和不忽略细节是对问题孜孜以求的动力,而对问题孜孜以求是技术成长的动力。
娱乐对于技术也很重要,没有充分的休息很容易钻牛角尖。调剂一下,也许你会因为电影中的某个情节,解决了困扰你心头很久的问题。
不限于特定的方向,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看看。如果抱着功利的心态,会让你憎恶你的兴趣。
不是一定的,基本上源于我的兴趣,如果某天兴致很高,我看到凌晨也说不定,如果没有兴趣,几天不看技术也正常。
个人觉得没有所谓的弯路,你走过的路都是经验。现在做互联网,并不是说以前的企业级应用的经验都是无用的,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来源于对你已有经验的提炼、移植、修正、进化。
我觉得学习的方法很重要:主干->细节。不以简小而不为。不要觉得tutorial或者helloworld很无聊,事实上它试图告诉你,要 完成这件事情最少要做的事情是哪些,而这些事情是怎样的步骤。在学开车的时候,你关注的重点究竟是一板一眼的手动换档,还是大卡司机所说的二档起步?
我的方式是从不读完一本书。我带着问题去读书,罗列所有我所需要寻求答案的问题,然后通过书目的纲要和索引来快速确定哪些章节是需要我去关注并且精读的,剩下的章节随意。尽可能不要看书,而是多参考网络上的文档,我指的是技术文章。
开源是个大杂烩,既有好的,也有烂的。想清楚你需要什么,你关心什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看新技术,从它的设计从它的理念开始:立足于正确的场景,有合理适用的设计,这是最重要的两点,其它的即使有收获,也不是大成就。
我是这样做的: 明确项目的适应场景->理解项目的架构设计->关键部分的系统设计->关键代码的结构->关键代码的实现 抓主放次
经验是不可跨越的,但是我们可以让经验积累的过程变得短些: 尽可能看英文文档 对于新学到的知识点,多动手实践一下 不要局限于技术本身,可以关注各个学科的知识,通常学科之间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类似的,比如建筑结构和软件系统设计。
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发生的机会.刨根问底
我的时间基本分成三部分.工作,运动,和其它.有时候.适当的放松是对工作的一种充电.比如.运动和工作是同样重要的
会.有时候会要求自己了解某方面的内容.但时间经常会因为工作的问题而有所delay
大约1~2小时
曾经感觉有.但到了后来会觉得.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可以融会贯通的.而且,探索的过程也会有很大的搜获
这个目前还没有感觉.
过去会很仔细的看.现在会有选择的看.通常的做法还是先粗读再精读.
掌握其原理.理解了之后举一反三.当然.时间有限的话尽量去了解和工作相关的东西.或者很快能应用的东西.
同上.
打好基础.不要放过任何意料外的技术问题. 首先,不敢妄称大师或大牛,只是把一些经验分享
1.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2.勤能补拙
尽量在结婚之前多花时间学习!因为这个阶段不用平衡这个时间 结婚以后就看自己的安排和家人的类型而定了
除了基础和一些必备的理论以外,应用相关的东西都是按需而学
和问题2类似,对于我自己来说,刚毕业进公司的几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司的
学过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都是有意义的
先理解其理念再看功能,需要的时候跟踪、阅读代码
找有用的看
同6
同6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谦卑:你所掌握的知识是一个圆,你懂得越多,它的周长越大,未知的东西越多,所以请时刻保持谦卑的心态。 专注:沉下心,学习,思考;不妨尝试着在学习某项技术时让自己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这是一种感觉,需要用心体会。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时候,通常都是疯狂的看资料、动手,从中掌握学习技巧。 现在一般下班陪儿子,等儿子睡了才花1-2小时看点资料。
会,但通常会随时间变化,
时间不定,一般1-2小时;复杂的问题,也许就要熬夜了。
不是很理解,是指本来学文然后改行学计算机呢,还是学技术的时候走弯路? 如果是前者,我是从材料学科转为计算机的,如果是后者,我觉得那不叫弯路,只叫做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必由之路。
捷径?有,就是凡事要知其所以然!这个捷径也许到处是悬崖,需要自己攀登。
先看目录,再看关键词,再定位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如果半小时(或许10分钟)不能吸引自己,换!
订阅自己感兴趣的RSS;follow几个大牛的twitter;定期总结自己的方向;最重要的,多动手!
掌握关键路径,debug一下,根据代码的数据流了解它的整体设计思路。 比如,MVC框架,request从哪里来,然后经过哪些filter,哪些interceptor,哪些service,哪些dao,哪些domain,然后如何返回response的?
虚的: 关注学习技巧的提升;找准自己感兴趣的技术方向,并把你不知道的都搞懂,把感兴趣的搞透; 实的: 工作中,把每个异常都想清楚,并且在代码中捕获它,让自己的程序变得健壮!然后再去考虑怎么把它的性能变得高效、设计变得优雅! 发自肺腑的: 做技术也是做人,技术人不是呆板,NO EQ的代称,请多参加团队活动!
我不是大牛,所以........我仍然有一些感悟和收获: 做技术不在于是你否有天赋,而在于你是否的热情。请注意热情不是激情,它更持久,更浓厚。
大家千万不要学我,当年辞职的时候,我是把家庭完成放开来从事我喜欢的技术。但是对于不是如此特殊的情况,我建议大家以家庭为重,因为家庭是本,技 术是末。当然我们说的技术是指狭义的计算机技术。没有这个技术,你肯定可以生活下去,或者可以生活得更好。但因为技术而失去家庭,你的整个人生都是失败 的。
技术靠的是正确的选择和长久的积累,没有人没有积累就可以成不大牛,天才也不会,否则这个世界的法则就错了。现在计算机技术本来就是没有真正的目标(或者说目的地),怎么设定目标? 我们说一个短期的任务是有目标的,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 但技术积累就是人生的积累,设定目标会使人过于执著,限入一种“障”。 方向我倒是很在意这个字眼,现代计算机科学越来越复杂,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没有人能面面俱到,选择一个方面深入进去,占领属于你的一片领域。当然别人的领域虽然不能占有,但非常有必要去旅游一番。
学习从来就不需要刻苦,只需要坚持,每天30-40分钟足够了。
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走过弯路,因为我从来追求流行的和热门的“技术”。一直按照我个人的计划在学习。
没有一种新技术是凭空产生的,就象计算机本身,在人类没有解决载体(或叫材质)问题之前,X86架构也不会有本质的突破,不会一下子产生人脑结构的计算模型。所以掌握“旧技术”的深浅是理解新技术的关键。
1.如果有光盘请扔掉。 2.如果有源码下载请把URL涂黑。 3.所有例子请手工输入,如果一次运行没有通过,恭喜你,在调试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更加深了你的理解 。 4.如果没有例子请按作者的原意为他添加例子。 5.如果为了在别人面前有谈论的资本,可以泛读。
深入底层,如第6题,如果能写出一个作业系统模型,你还不了解什么叫中断门,任务门,陷井门? 对一种技术,至少能最小模型的自我实现,就可以快速抓住本质。
“都说”的都指谁啊?“看源代码提高快”这句话对新人一定不合适。在你掌握了基础的技术和技能以后,看别人的源代码可以提高自己的实现能力和技巧。 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就可以从中抽象出一些架构,模式性的高级内容。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以级对相关领域的认识,看源代码肯定是浪费时间。
先不要想如何成为大牛,先想好你要不要成为大牛。 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理人,两条路各有风景,但收获可能完全不一样,付出也不一样。 不过,技术专家的路子比职业经理人更广一些。一个10个人的团队可以有8个技术专家而只能有1个职业经理人。 友情提醒:技术专家并不是一种美丽的人生。你的生活圈子会很小,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受职业会和常人不一样,俗称“不正常”。 工作以外,最好不要再工作,看一些哲学,人文,社会方面的书,建议不要看心理方面的书。任何学科到了某一程度(或者说境界) 都会遇到一个坎(障),打开这个大门的钥匙不会在本学科,在于边缘科学的综合积累。
基础知识很重要,是保证持续前进的重要基石
在不同的阶段时间分配有不同的倾斜方向
会设定阶段性方向和目标,但感觉兴趣是更好的驱动力
一旦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乐趣,就不会太在意时间花费
有过弯路,但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
计算机领域的创新大部分都是渐进式的创新,你只需了解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新技术有哪些改进、改进的目的是什么,就能较快的了解新技术
区分阅读目的。如果阅读目的是为了快速解决某一问题,那先看书目,挑出有价值的部分选读;如果阅读目的是为了系统的学习某一全新领域,则快速了解该领域的一些背景资料,然后按部就班阅读。
在你熟悉的领域,每次需要学习的仅仅是新增的那一部分 在你不熟悉的领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你尽快的了解该领域
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在看代码前先设想一下自己该如何实现此功能; 优先阅读对外接口; 反向工程,运行期Debug
重视基础,保持兴趣,合理的方法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