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当你被蚊子叮上

当你被蚊子叮上

方舟子  2012-06-03 20:10:26
http://fangzhouzi.blog.hexun.com/76466526_d.html

  天气渐渐转暖,蚊子也多了起来。我不幸属于特别招蚊子的人,尤其是每次回南方老家,总要饱受几种蚊子的叮咬之苦,而且反应激烈,被叮咬处往往鼓起大包,多日之后叮痕犹在。

  为什么同处一室,有的人成为蚊子的食物,有的人却安然无恙?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蚊子是怎么发现人的,或者说,人是怎么吸引来蚊子的。蚊子头部大部分由眼睛组成,有数以百计的小眼,不过蚊子并不靠眼睛找人,而是靠“化学仪器”——通过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流动以及热量的散发,来发现远处有活人在呼吸,然后向他飞去。即使你是躲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内,蚊子也能轻易地找到缝隙、通风孔钻进去,因为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从这些出口流出时已告诉蚊子入口在哪里。

  但是二氧化碳能把蚊子吸引到人的身边,却无助于蚊子找到下嘴的地方——裸露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的皮肤,更是某些种类的蚊子的最爱。蚊子是靠汗液散发出的体味来找到落脚下嘴的地方的。新鲜的汗液是无味的,生活在皮肤上的各种细菌把汗液中的营养成分分解了,才释放出味道。不同种类的细菌分解汗液产生的成分不尽相同,制造的味道(更确切地说,是挥发性气体)也不一样,对蚊子的吸引力也不同。有的细菌在环境中也有,而有的细菌则几乎只生活在皮肤上,后者是皮肤的最佳标志,才是蚊子最感兴趣的。身体不同部位生活的细菌的组成也不尽相同,蚊子能据此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落脚点。

  汗液中的乳酸、氨、羧酸等成分都是吸引蚊子的成分,不同的人的皮肤上的细菌组成不同,汗液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异,导致了他们对蚊子的吸引力的差异。有的人的汗液中还含有令蚊子讨厌的成分,例如乙醛、辛醛、壬醛和某些酮等都是天然的驱蚊剂。特别是汗液中的两种酮类,以1:1比例混合时,其驱蚊效果甚至超过了被视为驱蚊剂金标准的避蚊胺(DEET)。所以有些人天生就不怕蚊子,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停地在制造、释放最强的驱蚊剂。

  蚊子在叮人时,要往人体里注入几种蛋白质,统称蚊子唾液蛋白。这些蛋白质抑制人体的血液凝固系统,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管收缩,这样蚊子才能顺利地把血吸上来。吸完血,蚊子飞走了,蚊子唾液蛋白却留在了人体内。人体免疫系统被调动起来,试图清除这些外来物质,发生了免疫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物质叫组胺,它能让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让细胞之间充满了液体,也就出现了炎症。这时被蚊子叮咬的地方才发痒、红肿。

  如果蚊子没有携带病原体的话,被蚊子吸走的那点血对人来说可忽略不计。让人难受的是叮咬处的发痒,而这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没有必要地对蚊子唾液蛋白大动干戈造成的,其实是过敏反应。蚊子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三类,有的反应很快,被叮咬几秒后就出现,但消失得也快,一天后就没了;而有的反应则一天后才出现,持续几天甚至很多天才消失。

  不同种的蚊子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不一样,有的重有的轻。和其他过敏原一样,不同的人对蚊子叮咬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有的过敏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到全身都起反应,有致命的危险;有的过敏非常轻,轻到不引起注意。有的人觉得自己不招蚊子,其实是对某种蚊子的叮咬不过敏,不知不觉地被蚊子把血吸走了,并不是蚊子不叮他,而是被叮了却不知道。

  被蚊子叮咬的地方一旦过敏就会发痒,让人忍不住要去挠,挠的结果刺激分泌更多的组胺,所以往往是越挠越痒越肿。很多人被蚊子叮了,习惯涂万金油、风油精之类,其实它们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也会让过敏更严重。反倒是对叮咬处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缓解过敏症状。如果过敏严重,可考虑服用抗组胺类的抗过敏药物,例如扑尔敏、苯海拉明、仙特明,它们都是通抑制组胺的作用,来抑制过敏反应。也可在红肿的地方涂抹皮质类固醇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起到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反作用。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只好忍着。或许能让你略感欣慰的是,如果长期在某个地方生活让某种蚊子叮咬,有可能逐渐对其脱敏,过敏变得不那么严重。民间传说蚊子爱叮客人,其实就是因为主人对自家的蚊子脱敏了。

2012.5.2

(《新华每日电讯》2012.5.4.)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