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我国著作法的权利保护期( )受到永久保护。
A、发表权
B、修改权
C、复制权
D、发行权
答案:B
2、某计算机字长32位,文件管理采用bitamop, 300G,物理4MB,传示图太小( )个字
A、2400
B、3200
C、6400
D、9600
答案:A
解析 磁盘的容量为3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4MB,则磁盘共300×1024/1个物理块,位示图的大小为300 × 1024 / 4 /32 = 2400个字
3、实时操作系统中,外部事件必须( )
A、一个时间片内处理
B、一个周期时间内处理
C、一个机器周期内处理
D、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内
答案:D
4、( )是指用户无需知道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
A、名片透明
B、逻辑透明
C、位置透明
D、复制透明
答案:C
5、微内核,不正确的是( )
A、微内核系统结构清晰,利于机作程
B、微内核代码量少,有良好的移植性
C、微内核有良好的伸缩,拓展性
D、微内核功能代码可以相互调用,性能高
答案:D
6、分层集构的脆弱性包含( )。
A、底层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层与层之间功能引用可能导致功能失效
B、底层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层与层之间引入通信机制势必造成性能下降
C、上层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层与层之间引入通信机制势必造成性能下降
D、上层错误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层与层之间功能引用可能导致功能生效
答案:B
7、以下关于区块链应用系统中挖矿描述错误的是( )
A、矿工挖矿取得区块链的计账权,同时获得代币
B、挖矿本质是尝试计算一个hash碰撞
C、挖矿本质是一种工作量证明机制
D、防止比特币双花攻击
答案:D
8、关于网络延迟正确的是( )。
A、对等网络中网络的延迟大小与终端数是无关
B、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带来的延退小于支援机
C、internet服务能最大限度减小延迟
D、服务器延迟主要影响因素是队列延迟和磁盘IO延迟
答案:D
9、进行系统监视三种形式,一是通过( )如PS, last; 二是通过系统记录文件查阅系统运行状态;三是集线命令,文件记录和可视化技术监柱接图,如( ).
A、系统命令
B、系统调用
C、系统接口
D、系統功能
A、Windows netstat
B、linux iptables
C、 Windows perfmon
D、linux top
答案:A C
10、人口采集处理和利用业务属于( ), 营业执照发放属于( ),户籍管理属于( ),参加政府工程交接属于( )。
A、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 G2B)
B、政府对政府(Govermment to Govenment, G2G)
C、企业对政府(Business to Government, B2G)
D、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 to Citizen, G2C)
答案:BADC
11、软件文档可分为用户文档和( )。其中用户文档主要描述( )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功能如何实现。
A、系统文档
B、需求文档
C、标准文档
D、实现文档
A、系统实现
B、系统设计
C、系統功能
D、系统测试
答案:A C
12、软件需求开发的最终文档,通过评审后定义了开发工作的( ),它在客户和开发者之间构筑了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 ),是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之间的桥梁。
A、需求基线
B、需求标准
C、需求用例
D、需求分析
A、需求用例
B、需求管理标准
C、需求约定
D、需求变更
答案:A C
13、软件活动主要包括软件描述、( ) 、软件有效性验证和( ),( )定义了软件功能及使用限制。
A、软件模型
B、软件需求
C、软件分析
D、软件开发
A、软件分析
B、软件测试
C、软件演义
D、软件进化
A、软件分析
B、软件测试
C、软件描述
D、软件开发
答案:D D C
14、对应软件开发过程的各种活动,软件开发工具有需求分析工具( )编码与排错工具,测试工具,按照描述需求定义的方法,可将需求分析工具分为基于自然语言或图形描述的工具,和基于( ) 的工具。
A、设计工具
B、分析工具
C、耦合工具
D、监控工具
A、用例
B、形式需求定义语言
C、UML
D、需求描述
答案:A B
15、软件设计包括4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高质量的( )将改善程序结构和模块划分,降低过程复杂性;( )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模块化的程序结构,并表示出模块间的控制关系; ( ) 描述了软件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
A、程序设计
B、数据设计
C、算法设计
D、过程设计
A、软件结构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C、数据流设计
D、分布式设计
A、数据架构设计
B、模块化设计
C、性能设计
D、人机界面设计
答案:B A D
16、通过信息隐蔽可以提高软件的( )可测试性和( ) 。
A、可修改性
B、可扩充性
C、可靠性
D、耦合性
A、封出性
B、安全性
C、可移植性
D、可交互性
答案:A B
17、按照外部形态,构成一个软件系统的构建可以分为五类。其中( )是指可以进行版本替换并增加构建新功能。
A、装配的构建
B、可修改的构建
C、有限制的构建
D、适应性构建
答案:B
18、中间件基本功能包括,为客户机和服务器提供( ), 提供( )保证交易的一致性,提供应用的( ) 。
A、连接和通信
B、应用程序接口
C、通信协议支持
D、数据交换标准
A、安全控制机制
B、交易管理机制
C、标准信息格式
D、数据映射机制
A、基础硬件平台
B、操作系统服务
C、网络和数据库
D、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答案:A B D
19、针对二层c/s软件结构的缺点,三层c/s架构应运而生,在三层c/s架构中,增加了一个( )三层c/s架构是将应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 )三个部分,其中( )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担负与应用逻辑间的对话功能。
A、应用服务器
B、分布式数据库
C、内容分发
D、镜像
A、硬件层
B、数据层
C、设备层
D、通信层
A、表示层
B、数据层
C、应用层
D、功能层
答案:A B A
20、创建型模式支持对象的创建该模式允许在家系统中创建对象,而不需要在代码中标识特定出的类型,这样用户就不需要编写一些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在不指定具体类的情况下。( )模式为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了一个接口,( )模式将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其表面相分离,这样相同的构造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对象( )模式允许对象在不了解要创建对象的确切类以及如何创建细节的情况下创建自定义对象。
A、prototyke
B、Abstract Factoty
C、Builder
D、Singleron
A、prototyke
B、Abstract Factoty
C、Builder
D、Singleron
A、 prototyke
B、Abstract Factoty
C、Builder
D、Singleron
答案: B C A
21、某公司欲开发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网站在开发数量10万的负载情况下,用户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这一场景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主站宕机后系统能够在10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站点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完成上线后少量的外围业务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与修改不超过10人日”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
A、性能
B、可用性
C、易用性
D、可修改性
A、抽象接口
B、信息隐藏
C、主动沉余
D、资源调度
A、性能
B、可用性
C、易用性
D、可修改性
A、记录/回放
B、操作串行化
C、心跳
D、增加计算资源
A. 性能
B. 可用性
C. 易用性
D. 可修改性
答案: A D B C D
22、支持多线程序的操作系统中,假设程P创建了T1T2T3,正确的是( )
A 、打开不能被T1 T2 T3共享
B、 T1栈指针不能T2共3T3
C、T1栈指针不能T2 T3共享
D、某栈指针3 T1 T2 T3共享
答案:A
23、( )属于段页式内存管理摘述。
A、一个程序是一段,使用基址极限事管理
B、一个程序分为许多固定大小页面,使用列表管理
C、程序逻辑分多段,每一段进行须使用列表管理
D、程序逻辑分多段,每一组使用基址极限事管理,基址极限对存在段表里
答案:A
24. Students(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关系模式为( )
A. Students(1,3456)
B.(12345)
C.12346
D.12456
答案:A
25. R(U,F),U={A,B,C,D,E},F={A→B, D→C, BC→E, AC→B}属性闭包成立的是( ),R候选关键字为()。
A、(A)F?=U
B、(B)F?=U
C、(AC)F?=U
D、(AD)F?=U
A、AD
B、AB
C、AC
D、BC
答案:A A
试题一
某公司拟开发一套在线软件开发系统,支持用户通过浏览器在线进行软件开发活动。该系统的重要功能,包括我的编辑,语法高亮提示,代码编频,系统调试,代码气库管理等,在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阶段,公司提出的需求和质量属性描述如下:
a)根据用户的付费情况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根据类别提供相应的开发功能。
b)在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应该在0.2s内对用户的界面操作请求进行响应
c)系统应该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措施,能够对黑客的攻击行为进行检测和防御
d)系统主站点断电后应在3s内将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
e)系统支持中文昵称,但用户名必须以字母开头,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
f)系统宕机后,需要在15s内发现错误,并启用备用系统
g)在正常负载情况下,户的代码提交请求应在0.5s内完成
h)系统支持硬件设备灵活扩容,应保证在2人天内完成
i)系统需要针对代码仓库的所有操作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期查阅与审计
j)更改系统web界面风格需要在4人天内完成
k)系统本身需要提供远程调试接口,支持开发团队进行远程排错
在对系统需求质量属性和架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公司的系统架构给了两种方案
1、
2、质量属性填入(1) (2) ( a-k)填入(3)- (6)
试题二
某企业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一套包裹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该企业通过快递收发的包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对不同快递信息的包裹单信息进行建模,其中,邮政包裹单如图:
[问题1]
请说明关系型数据库开发中,逻辑数据模型设计过程包含哪些任务?
[问题2]
请说明什么是超类实体?结合图中包裹单信息,试设计一种超类实体,给出完整的属性列表。
[问题3]
请说明什么是派生属性?结合图中包裹单信息说明哪个属性是派生属性。
试题三
互联网公司因业务发展要建立网上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对网络文化产品进行评论 (小说,电影等)交流的平台,该平台的部分功能如下:
(a)用户帖子的评论计数器
(b)支持粉丝列表功能
(c)支持标签管理
(d )支持共同好友功能
(e)提供排名功能
(f)用户的信息结构化存储
(g)提供好友信息的发布/订阅功能。
该系统在性能上需要考虑高性能,并发,以支持大量的用户同时访问,经过考虑,在数据管理上,决定采用Recdis+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问题1]
Recdis支持丰富的类型,请选择题干描述的(a)-(g)功能选项。填入表4-1中(1)-(5)空白处。
4-1Recdis数据类型与业务功能对照表
数据类型 存储的值 可实现的业务功能
String 字符中等 (1)
List 列表 (2)
Set 无序集合 (3)
Hash 包括键值对的无序列表 (4)
Zset 有序集合 (5)
[问题2]
缓存中存储当前的热点数据Recdis为每个key值都设置了过期时间,以提高缓存命中率,为了消除非热点数据Recdis选择了定期删除加惰性删除策略。如果该策略失效Recdis内存使用率会越来越高,一般采用内存淘汰机制来解决。 请用1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描述该策略的失效场景,并给出三种内存淘汰机制。
关于Web系统架构设计的叙述。
说明:开发基于Web的基业设备检测系统,以实现对多种工业数据的分类采集,运行状态检测以及相关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现场设备状态采集功能,根据数据类型对设备检测指标状态信号进行分类采集,设备采集数据传输功能: 9-11月可靠的传输技术,实现将设备数据从制造现场传输到系统后台设备检测显示功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以及报警状态进行检测并提供相应的图形化界面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支持设备运行历史状态,报警记录参数信息的查询。
同时,该系统还需满足以下非功能性需求.
(a)系统应支持大于100个工业设备的进行检测
(b)设备数据以制造现场传输到系统后台传输时间小于1s
(C)系统应在7*24小时工作
(d )可抵御见XSS攻击
(e)系统在故障情况下,应在0.5小时内恢复
(f)支持数据审计
面对系统需求,公司召开项目计论会议,制定系统设计方案最终决定使用三层拓补结构,即现场设备数据采集层、Web检测服务层和前端Web显示层。
[问题1]
请按照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三种非功能需求分类在选择题的(a) ~ (f)填入(1) ~(3),非功能性需求归类表:
[问题2]
该系统Web检测服务层拟采用SSm框架进行系统研发SSm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请从下面给出的(a) ~ (k)中进行选择,补充完善图5-1中(1) ~ (7)处空白的内容:
(a) Connection pool
(b) Struts2
(c) Persistent Layer
(d) Mybatis
(e) HTTP
(f) MVC
(g) Kafka
(h) ViewLayer
(i)Jsp
(j) Conrtoller Layer
(k) Spring
5-1:SSm框架工作流程图:
[问题3]
该工业设备检测系统拟采用工业控制领域中统一的数据访问机制,实现与够种不同设备的数据交互,请用100以内的文字说明采用标准的数据访问机制的原因。
试题一 论数据分片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分片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集划分成相互独立正交的数据子集。然后将数据子集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通过设计合理的数据分片规则,可将系统中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数据库中,达到提升应用系统数据处理速度的目的。
请围绕“论数据分片技术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软件的项目以及承担的工作
2. Hash分片,一致性Hash分片和按照数据范围分片是三种常用的数据分片方式
3.具体阐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项目,且采用了哪些分片方式,并且具体说明其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
试题二 论云原生架构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承担的主要工作。
2.服务化,强性,可观测性和自动化是云原生架构重复的四类设计原则,请简要对这四类设计原则的内涵进行阐述。
3.具体阐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项目是如何向采用云原生架构的,并且围绕上述四类设计原则详细论述在项目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大纲: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科技创新与业务不断融合,各行各业正在从大工业时代以容器和微服务架构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作为云计算服务的新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主流选择
试题三 围绕“论软件测试中缺陷管理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承担的工作
2.详细论述常见的缺陷种类及级别,论述缺陷管理和基本流程
3.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是如何进行缺陷管理的。请具体说明实施过程及应用效果。
试题四 围绕“论企业集成架构设计及应用”为题
1.概要叙述你参与的软件开发项目的及承担的主要工作
2.详细说明三类企业集成架构设计技术分列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含义,并阐述每种技术具体包含了哪些集成架构。
3.根据你所参与的项目,说明用了哪些企业集成架构设计技术,实施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