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作业三——对习而学教学方式的思考

TeamSHIT

 

“学而习" VS "习而学"

自读书伊始,一直接受的是"学而习"的教育方式,学而后习,是谓学习。但是邹欣老师说还有一种颠覆传统的"习而学"教育方式,在国内最早是由茅以升先生提出,并且已经在一些地方付诸实践了。

茅先生指出现在的教育体系下,偏工程类的工科大学生入学先学习数学、物理等抽象的理论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长再学习抽象概念少、更接近实际的学科。先学抽象再学具体,学生接受知识的顺序是从难到易,成了本末倒置。相反,如果学生入学先学习一些接近实际的学科,先知其然不求其所以然,在高年级再学习抽象的理论时回顾之前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整个个学习顺序是实际到抽象,从易到难,到最后融会贯通,是谓“习而学”。

 

我的观点

首先必须要明确茅先生提出“习而学”是在工科领域的。工科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所以不妨说“习而学”的教育方式适合那些同时追求理论和应用的领域。“学而习”和“习而学”两种不同的教务方式分别对应着先理论后应用还是先应用后理论两种不同的态度。脱离了理论和应用再来讨论要不要“习而学”是没有必要的,你不能让一个没有学过微积分的人理解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

茅先生从提出观点到论证它,看着一气呵成无懈可击,但是这都建立在一个常识上——接近实际的比抽象的要简单。古文里有种春秋笔法,我这里借用相似的表现手法也把我的基本观点亮出来了——我不赞同。

实际和抽象熟难熟易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实际也并不见得比抽象简单。事物被抽象,很多对事物本身影响不大的因素在这个抽象过程中被忽略掉:物理中讨论低速飞行气球的运行规律时空气阻力往往被忽略,只考虑气球的重力和空气浮力。事物被抽象,往往变成一种种理想话的模型:微积分讨论的函数多为连续可微,但是这种函数在所有函数中占的比例不比有理数在实数域中占的比例高吧(一种更加文艺但是通俗易懂的说话时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所以抽象的理论可能枯燥可能复杂,但是都是最经典也最简单的。抽象的事物在课本上是两个力、一条线,在现实中却是整个世界!这时我不禁要问,抽象的连续可微函数都学不好,我有什么理由保证我能处理一个现实中不连续不可微的函数?举个现实的例子,按照“习而学”的理论,软件的需求分析大概是要在大一学习的,但是需求分析恰恰是软件行业最不好把握的一部分,说它简单恐怕不好吧。

另外,现今中国的本科生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说白就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教育。我学过一门课的一年后,只记得这门课讲过什么东西,一年前的那些具体解决一个问题的思想全都丢了。从功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这种教育是种失败的教育,学过都忘了那还学什么。但是换个角度,学过收获的是整个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那如今的教育方式至少是合格的。所以“习而学”讲究的是实用性,讲究快速产出;而“学而习”更加强调基础,短期内投入产出比不高,但从长期来看投入的成品还是可能收回的。

采用“习而学”的教育方式,不可避免地将实践的地位置于理论之上。学生学理论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一种学术上的功利主义油然而生,这不利于学术的长久发展,因为那些投入大产出少的领域再也没有人涉猎。但是推动整个学术界发展的正是这些看似高投入低回报的研究。这也是我不赞同“习而学”的根本原因。

 

从“习而学”中获得的启发

我不赞同“习而学”,或许事实会证明我的错,但这一天二十年内不会到来。但是茅先生的这种逆向思维还是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现在的本科教育,特别是工科,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第一个原因我以自身经验在前文已经阐述,学过的东西一年内已忘90%,到时候用的时候还得重学,而这个过程往往会被我们忽略;第二个原因是教材的安排和老师没有刻意去追去这种联系,仅有一些联系老师以学过为由避而不讲,但是这种联系绝对不是照搬照抄——工程毕竟是接近实际的——中间的一些变化是一门课的精髓却被忽略。在这种教育下毕业的学生仍不得不独自面对夹在理论和实际中间的那道鸿沟。

现在的本科教育评价体制太过单一,分数仅仅可以衡量的一个工科学生50%水平。我们班有位大神工程能力非常强,他课余还参加了一个汉化小组,在里面是首席技术员。但是在当下的评价体制下,他却是个悲剧。如果教育要改革,评价体制问题是第一个需要面对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