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学习 3:人生哲学
-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 金钱的哲学
- 战车之喻
- 知行合一:系统与定投
- 人生的几个重大选择
- 时间管理的大一统理论
- 蚁群算法
我在学习总结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人,我认识到,个人的金钱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跟心理学有关系。
他现在是浑水调研机构副总裁,他的人生很精彩。
从清华经管学院毕业后到航天,20出头成为集团内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不过在平平淡淡和激情不断之间,他喜欢后者。
随后因缘际会,辞职到美国红杉资本,29岁管理资金已百亿美元计,后回国担任红杉中国合伙人,虽然是合伙人,但是其实是降职,没有在一线赚钱多。
30岁时拿到的奖金支票足可以在曼哈顿任何地方买任何一处住所(2亿美金)。
34岁压力积累过大,严重失眠,一点多夜生活刚刚开始,愿用全部物质财富换后半生的好睡眠,辞职到瑞士REHAB中心修养半年多。
他说,富人落魄后之所以快速变穷看我就知道了。
■ 2018年辞职后周游欧洲,经鉴定,于古董行约40万欧元购得维京剑,并捐款 200 万,赠与母校
■ 赠送木村雅美顶配宝马Z4,感谢与喜欢我三年但等我辞职时才表白的木村雅美小姐,后因前途未卜,怕耽误她的一生,分手而散。
■ 赠送宋秭侬一辆顶配 panamera 和一套东湖别墅,帮助开一家珠宝店,因为女朋友是珠宝设计师
■ 直播平台的两个公爵小号,但消费足以买辆一俩迈巴赫了(1000万),内心空虚
这些都是在我没收入的时候干的……,没办法解释,只有局中人才了解为什么有人做这么脑残吧。
他的故事说明光懂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金融界黑武士他很懂技术,如果你有很多钱,他会是你的很好的投资顾问。
可是技术对本人的金钱决策的作用好像并没有那么大。
现实是有很多特别聪明的人,赚了很多钱,而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很轻易地就败光了。
所以说,个人的金钱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跟心理学有关系。
比奢侈消费更花钱的是什么?养成了奢侈炫富的消费习惯。
我也很在意面子,就是别人眼里的好形象,目前我在有意识的调整。
我会看,周国平的哲学思考,星辰大海,宇宙之类的书,就能渐渐看淡了(之所以没看淡,是因为这几年看专业书多)。
另一方面,是学习、健身、投资带来的自身进步感追上了好形象的快感,就没那么在意了,这种感觉更好:)
最后,你还得有自己的哲学。
哲学跟财富的关系不是学哲学能让你创造财富,而是能让你配得上财富,内核够大的人,财富才多多益善。
我觉得他(Toby)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财富时代之后必然遇到的问题。
因为财富摧毁了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价值观,财富也让我们需要哲学。
社会有了财富之后,贫富差距就产生了,不平等就产生了,焦虑感就产生了,我们的烦恼就产生了。
我们大多已经放弃了简单的乡村生活,因为我们想要追求富贵,但真正富贵之后,我们却还保留的是乡村传统价值观,你会发现自己其实管理不好一大笔钱。
哲学让人了解自己,看清楚那些欲念的矛盾,扩大自己的内核,从而配得上财富。
我们怎么才能既拥有财富,又保持一个平静的内心、维持美好的人性?
我们怎么才能看着别人拥有财富而自己没有 ,又保持一个平静的内心、维持美好的人性?
决定你跟金钱的关系的,是你的行为(受心理影响),而不是你的智力和知识。
知道与做到之间有着一道鸿沟, 长期实践是跨越这道鸿沟的唯一方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用毕生所学得出的最好答案。
毕生之研:失败者拥有目标,成功者拥有系统。
人脑分为,直觉大脑、情感大脑和理智大脑。
柏拉图曾有类比说,我们脑子里住着三个自我,一位车夫,一匹白马,和另外一匹黑马。
黑马用来指导我们的身体完成各种应激反应,没有情绪,没有理智,只有 5 种应激反应,黑马其实就是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的大脑: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并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ight!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lee!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异性,那么,Fuck!
如果入侵者不是同类,管它是同性还是异性,只要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eed!
如果以上皆不是,那么,Freeze……
白马是用来生成各种情绪,包括最基本的恐惧、兴奋等等,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对各种外部刺激的高级综合反应,感受到危险要产生恐惧,以便迅速逃离;见到猎物要足够兴奋,以便身体各个部分协调起来足够有效率……
白马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大脑,如家里的宠物有情绪,它们也会开心,也会难过,也会兴奋,也会害怕……
骑手是人类最终发展出了几乎独一无二的第三层大脑,学名称为前脑额叶,不夸张地讲,一切的人类文明,都建立在前脑额叶之上或者之中。
小时候,我们的战车是这样的:
■ 黑马很强大(直觉)
■ 白马次之(情绪)
■ 那骑手还只不过是个娃娃……(理智)
所以,我们的战车其实挺烂的,跑起来歪歪扭扭,弄不好总是在兜圈圈,马不听话,骑手呢?太小,啥都不太会……
以至于,我们不能控制自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被人不喜的人。
于是,我们把理智与情绪、直觉错误地对立起来 ,搞得好像:
■ 理智最高级,我们只需要理智就够了;
■ 情绪一点儿用都没有,有也只能是害处;
■ 直觉都是错的(尽管不得不承认少数人直觉非常厉害)……
这其实非常荒谬,这就好像是骑手、白马、黑马本来明明是好好的一家人,现在非要离间他们一样。
于是,连带出现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却最终不仅不起作用还起反作用的各种理论与建议,比如,“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定要战胜自己”…… 这种说法不仅是错的,还是有害的,更是违背事实的。
他们相互之间根本不应该以干掉对方为目标,那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啊?合理的目标是,他们三个之间和睦相处。
必须接受这个事实:黑马、白马、骑手,最终谁都干不掉谁。并且,你想想啊,黑马被干掉了、白马被干掉了,那骑手驾驭谁去啊?战车还能跑吗?
我们真正的进步在于,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战车的性能!想办法让骑手尽快成长;想办法让白马和黑马一样强大;让他们三个配合得很好……
他们三个不应该是相互的敌人,也不应该是相互的仇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是,也只能是,合作关系。
他们三个之间相互合作的越紧密,那战车就越有效率;否则的话,战车就毫无用处。
最开始的时候,骑手太小啥也不懂,我们是从黑马开始,白马受到影响跟着跑,这时候就是一个动物。
等骑手长大了,纠正了错误认知,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了,骑手把正确的观念教给白马,建立正确的情绪,此时白马就和黑马一样强大了,不会受到黑马的影响。
之所以说,失败者拥有目标,成功者拥有系统。
是因为目标,是自我的斗争。
以前小说、游戏占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每天不看、不玩都不知道空闲时间来做什么……
不做作业后,成绩从年级前五降到七十,老师很着急,鼓励我为未来拼搏 ……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你现在写作业,将来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才能挣钱养家……呜呜呜,老师说的这些我体会不到,我体会到的就是写这个作业太没意思了。
害怕老师不高兴,我专注了一个礼拜,成绩提升到了三十名,不过后面直接掉出一百名,直到毕业,以至于我觉得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学习,我对学习也是心灰意冷,我这辈子就是学渣,改变不了的,那书上的知识看到就头疼,是真的生理上的头疼。
但在我离开学校后,自由学习,反倒是爱上读课外书、健身、学专业技能,探索着兴趣爱好一下子起来了,自学到的深度也远高于一般的大学生。
哈哈,天生我材必有用,原来我这么优秀、机智、上进、爱学习、健康、有爱心、负责任、会沟通、有态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
我甚至开始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自我的价值,不想像动物那样仅仅活着,不知所以的活着而后死掉,也不想按照社会上多数人遵循的模式活,有的人只活了1天,而后重复了364遍,他们根源在于不懂长期,没有积累。
我觉得,人应该有这种追求,你觉得呢?
意义是一块小石头,有了这个小石头,你就可以撬动更大的石头,随着而来,就是价值观的调整。
转换了焦点,就从厌恶学习变成做有价值的事情,都不需要意志力,小说、游戏退居二线,莫名其妙的就改变了。
可能和之前相比,是我在课外读书和体育锻炼中,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让我清晰的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知道什么是好的,那么就知道什么是差的;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也会知道什么是更差的;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就会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所谓的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我变成了一个 Be-better Type(进取型人格)。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你必须非常珍惜你的注意力才行。
因为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 帮你在人群中找到了所谓归属感,凑热闹就好;
■ 替你省去自己做决策的思考,随大流就好;
■ 带给你一些成就感和安慰,帮别人瞎操心就好。
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破坏了你获得并积累成长能力的最重要资本,注意力。
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乎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并且毫无察觉。
因为有战车之喻的举例,目标不可取,其实对于长期持续进步的人,系统比目标好。
健身:
■ 目标:跑 10 公里
■ 系统:带上耳机,穿上鞋跑起来,如果今天不想跑,在操场转转回去也是可以的
投资:
■ 目标:一百万
■ 系统:用钱投资而不是消费,感受到资金回报喜悦
目标是简单的,而系统是让人换一种生活方式。
任何事情大概如此,科学减肥的方法不是减掉体重(这个月减 10 磅),科学减肥的方法只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系统的最终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要素:
■ 定投标的的谨慎选择,标的不是一个短期最好,而是长期有用。
■ 定投计划的彻底执行,定期不定额的执行,状态不好可以少一些,状态好就多一些,终身去做的事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
最妙的是,几乎所有人生中最重要的领域,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都可以定投,也最好从一开始就定投。
事实上,绝大多数生活中的问题,都是因为最初的时候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而造成的。
因为最重要的问题从未被认真对待,于是这个问题就像种子发芽一样,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地下盘根错节,衍生出无数的 “新” 问题…… 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人们在地面上围着这盘根错节的 “问题之树”,想出了无数 “解决方案”,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着徒劳无益的事情。
人生中少有的几个重大选择:金钱、健康、婚姻、一技之长。
如金钱,投资里最重要的是 —— 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之后,一直握着 —— 不动最重要。
但绝大多数散户所谓的价值投资,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你以为买了自己喜欢的公司的股票放着不动就叫价值投资了吗?你的调研呢?你的安全边际呢?你的能力进圈了吗?你能坚持五十年吗?
感情的波动,蒙蔽了人们的双眼。
老百姓关心具体事件的成败,身处其中,人的情绪不是对什么十年战略业绩做出反应,而是对每一天的小波动作出反应,那个心理上的难受,会让你总想去做点什么。
高手关注的是一个系统,只要我这个系统合理,那么具体事件结果都是偶尔波动,长期看我一定是赢。
系统有了,执行定投,在很早很早以前买入,买入很久很久之后再卖出,低买高卖的秘诀不过如此。
没有系统的人一惊一乍,有系统的人心如止水。
系统:投资
■ 定投标的:长期持续增长的资产
■ 定投计划:买入很久很久之后再卖出,低买高卖的秘诀不过如此
如婚姻,在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他们纠结的是相貌、学历、出身等等,从未想过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 —— 很少有人把 “对方是否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放在第一位。
可真的有夫妻二十多年没有吵过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但其实啊,不是如何做到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如此的。
因为他们很认真地想过“择偶标准”这事儿。
■ 漂亮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 身材好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 学历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经过反复探究“什么更重要”?对方是不是一个能讲道理的人?
这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 因为这一条满足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不是吗?
而后来,一不小心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却竟然还是个“能讲道理”的男/女生,那就直接在一起了呗!只一刀,终生幸福。
吵架对正常人来说,大概是小事,但其实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小”,实际上根本就是大事。
我经常震惊于很多人的生活:他们天天学习如何做时间管理,天天琢磨如何提高效率,而后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家庭。
于是,自然的结果就是,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吵得翻天覆地,而后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精神都处于低落状态,弄不好一离婚,就是好几年处于低落状态…… 说好的时间与效率呢?!
系统:婚姻。
■ 定投标的:能讲道理的人 —— 讲道理,是能跟你沟通,其实我们遇到的就是“能跟我讲道理的人”
■ 定投计划:把足够多的时间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话,也花足够多的钱在她身上。
越重要的问题越容易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解决起来最简单 —— 可是人们偏偏要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那些既复杂又无关紧要的地方……系统有了,一切自然发生。
希望这些能帮助您磨练长期视角:)
世界上有些人做事的效率之高,能力之强,会让你觉得他们“不正常”,我觉得他们拥有一个体系。
如果把 100 只蚂蚁放在平面上,蚂蚁的行为就是不断往外走,互相之间碰不到,最后每只蚂蚁因为体力消耗,这个蚁群就没了。
但如果是 100 万只蚂蚁,量变产生质变,产生集体智能,1 + 1 > 2,这群蚂蚁从巢穴出发寻找食物,总能找到巢穴到食物间最短距离。
满足集体智能的条件:
■ 单体简单
■ 规则简单(简单的东西可以非常深刻)
如蚁群算法:
不断重复后,时间足够长,最终就会使得所有蚂蚁只聚集在那条最短的路径上。
■ 路径短 → 往返多 → 信息素多 ↹ 蚂蚁多
如果一生有 80 年,每天清醒时间有 16 个小时,按照 30 分钟切割,总共有 934400 时间片,而每一个时间片的你,都是一个分身。
你的一生有 100 万个分身,这就像一只只小蚂蚁,当这些蚂蚁聚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能按照一个简单个体、简单规则、大量叠加的系统,就会产生超过你本人智慧的复杂性结果。
从蚁群模型上的启发:
时间颗粒度越细,掌控的时间片就越多。
按一天为单位,时间片只有三万多份;按半小时为单位,时间片接近一百万份;一百万份和三万份是量变到质变的差别。
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 15 分钟,比如王健林;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 5 分钟,比如比尔·盖茨、马斯克。
最离谱的是,有人干脆没有时间颗粒度,时刻被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吸引,注意力只能时时刻刻消耗在身边发生的一切。
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也不知道可以有过去,可以有将来,只有现在,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如果家人就是如此,只能心疼你一下,管理好自己,调低期待。
改变一个人要从称赞开始,而后不断提醒,推动一个成年人做一件事,别跟他说道理,也别怪能力,就不断提醒他就好。
我在完全戒游的时候,一是自己有擅长的技能、二是看到一段话。
小A:我想努力学习一样东西 但是我发现现在许这个的很多是都比我年轻的初高中生 人家比我年轻水平也比我高 我现在心里很不平衡 每次想要去报班学习 到那里以后都感觉到深深的自卑感(自己现在才学 人家早就去学了 而且学的还比我强 现在就算我去学了 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照样还是一个废物) 所以我现在很自暴自弃 天天打游戏 工作也不是很上心 你说我现在需不需要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呢?
小B:去吧。我没什么可推荐的,因为这是商业行为,我不做这种推荐。
可以继续自卑三十年,肯定也就退休了,要改变就把游戏删了,认真去学东西。
看到『可以继续自卑三十年,也就退休了』,我就把游戏删除了,游戏社群也退了,我还是好好搞学习。
当你切出这个时间片后,你需要在这个时间片里极度聚焦。
因为人经常会被外部吸引,内部各种各样的想法也连续不断的冒出来,半小时大概就有 300 多个念头,很难做到简单。
我们要把 300 个念头变成 1 个念头,像一只小蚂蚁一样,一个劲的聚焦。
全面完整的事排第一,罗列整理那些为了做到 “全面完整” 而必须优先做的事。
除了这上面罗列的这些东西之外,在当前时间段,别的都不如它们重要。
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这上面的关键之时,一旦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漂移到其它当前并不重要的事项上,就马上纠正。
蚂蚁从巢穴出发到食物,从食物回到巢穴,完成一个闭环,为此就有自己系统,完成长期持续的学习、长期持续的思考。
系统是您定期要做的事情,如果有一件事情您每天都会做,这就是个系统。
在节食减肥的世界里:减掉 10 磅是一个目标,正确的饮食方案是一个系统。
在体育运动的领域里:在 40 分钟里跑完 10 公里是一个目标,适量的运动是一个系统。
在投资的领域里:先挣一百万是一个目标,用钱投资而不是消费是一个系统。
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什么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发展一个“系统”。
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本质就是大量碎片化时间的投入,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到质变。
其实所谓的整块时间不过是满满的四十五分钟而已。
但是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
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体系化的知识,即便是学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且连贯的,否则不可能产生什么进步。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上午四节课,每一节都是不一样的科目?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星期一全讲语文,星期二全讲数学,星期三全讲自然……
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关系。
比如,我学 Python 编程语言,第一本书的阅读,基本上是每天在马桶上的十五分钟,花了整整一个月搞定的。
利用碎片化时间刷抖音 由于抖音内容也是碎片化的,上一条讲的可能是生活常识,下一条的内容也是可能大不相同,吸取的知识也是碎片的,看完了,就忘了,白学了。
此外尝试并行,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敷面膜看美剧,好看时间 + 好玩时间
站立办公,好看时间 + 生存时间
写程序,好玩时间 + 心流时间
健身,好看时间 + 心流时间
全家一起做运动,好看时间 + 好玩时间 + 心流时间
最基础的是叠二层,努努力可以叠三层,高手甚至有四叠、五叠,在折叠高手身上,源源不断地发生着马太效应,时间折叠得越多,就越好看、越好玩、越心流、越赚钱。
比如顶级运动员C罗,C罗实现的就是 生存时间、好玩时间、好看时间、赚钱时间、心流时间 的五折叠。
实现时间五折叠的人,实现了生命可能性的最大化,那必然处于他所在行业的塔尖之上。五折叠,是超级R的实现,是时间管理的巅峰。
生活里,绝大多数人是把工作与生活串联起来的,工作的时候工作,生活的时候生活,反正不能同时进行;而另外一些极少数人,他们是把工作与生活并联起来的,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 他们的效率不惊人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