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测角算法(一)------比相单脉冲

在阵列信号处理中,波束形成以及空间谱估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波达方向角估计作为雷达四维,即距离、速度、方向、俯仰,中的一维,在雷达信号处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现在,就方向角的估计,简单介绍一系列常用算法,作为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总结回顾。


比相单脉冲:

比相单脉冲,正如其名,该算法需要利用相位信息进行测角。我们先假设一个实际环境,现在有两根天线阵元,阵元间距记为 d d d,有一远场源目标从方向角 θ \theta θ( θ \theta θ为目标照射到天线的方向与天线阵元法线的夹角)照射到天线阵元上,由下图可以看到天线阵元与目标的位置关系,

雷达测角算法(一)------比相单脉冲_第1张图片
正如之前的假设,目标为远场源,因此入射波可看作平面波(若是近场源,则要看做球面波,这里不予考虑)。由上图可以看到,相邻的阵元由于与目标的距离不同,因此存在一段距离差 Δ R = d s i n θ \Delta R=dsin\theta ΔR=dsinθ这段距离差导致两根天线接收的信号存在相位差(相位差由时间差引起),我们记为 ϕ \phi ϕ ,由此可得到相位差 ϕ \phi ϕ与方向角 θ \theta θ的关系 ϕ = 2 π d s i n θ λ \phi=\frac{2\pi dsin\theta}{\lambda} ϕ=λ2πdsinθ因此求出相位差即可得到角度
θ = a r c s i n ( ϕ λ 2 π d ) \theta=arcsin(\frac{\phi \lambda}{2\pi d}) θ=arcsin(2πdϕλ)
但是直接利用相位差 ϕ \phi ϕ来求方位角的性能较差
这里可以用和差通道的方法来提高方法的性能。下图为和差通道法的示意图,
雷达测角算法(一)------比相单脉冲_第2张图片
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写出 S 1 S_{1} S1 S 2 S_{2} S2的关系
S 1 = S 2 e − j ϕ S_{1}=S_{2}e^{-j\phi} S1=S2ejϕ
将上式代入和差表达式中
Δ = S 2 ( 1 − e − j ϕ ) \Delta=S_{2}(1-e^{-j\phi}) Δ=S2(1ejϕ)
Σ = S 2 ( 1 + e − j ϕ ) \Sigma=S_{2}(1+e^{-j\phi}) Σ=S2(1+ejϕ)
则相位误差可以转为由和差通道表示
Δ Σ = 1 − e − j ϕ 1 + e − j ϕ = j t a n ( ϕ 2 ) \frac{\Delta}{\Sigma}=\frac{1-e^{-j\phi}}{1+e^{-j\phi}}=jtan(\frac{\phi}{2}) ΣΔ=1+ejϕ1ejϕ=jtan(2ϕ)
取其模值,则最终可以得到
∣ Δ Σ ∣ = t a n ( ϕ 2 ) = t a n ( π d s i n θ λ ) |\frac{\Delta}{\Sigma}|=tan(\frac{\phi}{2})=tan(\frac{\pi d sin\theta}{\lambda}) ΣΔ=tan(2ϕ)=tan(λπdsinθ)
比相法就工程实现上来说十分简单,但也有其缺点,若遇到两个同频同相的目标,比相法便无法区分

阵元间距:

我们在设置阵元间距时,一般会设置为半波长,即 λ 2 \frac{\lambda}{2} 2λ。这是基于我们希望测角范围可以达到 [ − π 2 , π 2 ] [-\frac{\pi}{2}, \frac{\pi}{2}] [2π,2π]而提出的。由公式 θ = a r c s i n ( ϕ λ 2 π d ) \theta=arcsin(\frac{\phi \lambda}{2\pi d}) θ=arcsin(2πdϕλ),我们可以知道, θ \theta θ变化范围是 [ − π 2 , π 2 ] [-\frac{\pi}{2}, \frac{\pi}{2}] [2π,2π]时, ϕ λ 2 π d \frac{\phi \lambda}{2\pi d} 2πdϕλ变化范围是 [ − 1 , 1 ] [-1 ,1] [1,1],而 ϕ \phi ϕ的变化范围是 [ − π , π ] [-\pi,\pi] [π,π],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求得 d = λ 2 d=\frac{\lambda}{2} d=2λ

当然,实际上即使我们将阵元间距设为 λ 2 \frac{\lambda}{2} 2λ,在测角时,也不会将范围设置在 [ − π 2 , π 2 ] [-\frac{\pi}{2}, \frac{\pi}{2}] [2π,2π]。这是由于测角精度的限制。现在进行简单的说明。

3dB的波束宽度可由下式表示
θ 3 d B = 1 c o s θ B 0.88 λ N d \theta_{3dB}=\frac{1}{cos\theta_{B}} \frac{0.88\lambda}{Nd} θ3dB=cosθB1Nd0.88λ
其中, λ \lambda λ为波长, N N N为阵元数, d d d为阵元间距, θ B \theta_{B} θB为波束指向与天线轴的夹角。由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天线孔径 N d Nd Nd越大,波束宽度越窄,角度分辨率越好。同时,当 θ B \theta_{B} θB为0°时,波束宽度最窄,当波束指向60°时,波束宽度已变成0°时的两倍,因此,为了确保测量精度,即使阵元间距为半波长,测角范围一般也会选择[-60° ,60°]。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当阵元间距大于半波长时,会出现栅瓣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栅瓣会影响目标检测,使得测角范围变窄
雷达测角算法(一)------比相单脉冲_第3张图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阵元间距不能大于半波长。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稀疏阵列已经运用到工程中。稀疏阵列的阵元间距大于半波长,并按特定排列方式,构成如冗余阵列、互质阵列、嵌套阵列等典型的稀疏阵列,以牺牲测角范围为代价,极大提高了测角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号处理,算法,数字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