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还是支付宝?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产品思维

微信还是支付宝?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产品思维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次结账的时候营业员不再问“刷卡还是现金”,而是问“微信还是支付宝”。短短几年间,因为两款伟大的产品,电子支付已经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01 还记得那场红包大战么?

2015年的春节,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得红包”。规则非常简单,春晚特定时段派发红包,大家只需要打开微信摇一摇,就可以摇到金额不等的红包。

除夕当天,1亿人共摇出了1.2亿个红包,基本人人有奖,大家都玩儿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微信红包的用户数也从458万,飞跃到了一个亿。

现在回想,我应该就是在这之后就慢慢开始使用微信支付的。

彼时,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将近70%,微信在支付市场的占比只有3%,可谓高山仰止。不过,只是一天的时间,微信支付就达到了支付宝努力了八年的用户数,可以和支付宝平起平坐了。

其实,支付宝并非不努力,同一年支付宝其实也推出了红包,只不过规则就复杂了许多,同时还夹杂了很多广告。用户体验并不美好,所以影响力远不如微信摇一摇。

2016年,支付宝不甘失败,花了2.69亿拿下了猴年春晚的合作权,并推出了“集齐五福,分两亿现金”的活动。

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当年被热烈讨论的“敬业福”,很多人努力了半天最后都只集齐了4福,就差这个“敬业福”。那年一共有两千万人参加集福,但只有79万人集齐了5福,不爽率高达96%。

花5个亿,让近2000万人不爽,马爸爸确实是有钱任性。

可见,并非花钱多就能做出好产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用户的感受,让大部分用户满意,才是硬道理。

02 微信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伟大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微信也不是一天变强大的。微信红包一晚上时间从400多万用户激增至1亿用户,而没有出现任何硬件和技术无法承受的问题,便足见其强大。

微信从一开始的即时通讯工具,到社交网络,再到移动生活场景,直到今天的商业帝国。期间,微信经历了6次大的版本升级,上百次的小版本升级。虽然从一开始,微信无法规划自己走向哪里,但正是每一步扎实地迭代,让微信走向了伟大。

微信红包的产生,其实是个意外。腾讯内部一个小团队的一帮年轻人,利用业余时间做出了这个产品,然后在腾讯这个鼓励创新的土壤迅速开花结果。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创新环境,就不会有这样一个产品的诞生;如果没有腾讯公司内部开放的机制,这个产品无法存活下来;如果没有战略的眼光,微信红包这样一个小小的产品也就无法撬动移动支付的变革。

正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说起微信迭代,不得不提一个小细节。在微信4.0版本升级到5.0版本的过程中,除了当时还看不出多大价值的“绑定银行卡”功能外,并无太大改变。那5亿用户为何要升级软件呢?

为此,微信的做法可谓巧妙。大家一定都还记得那个“打飞机”的游戏,朋友圈各种晒图。没有找到这个游戏的人到处问身边的朋友怎么找。得到的答案就是“升级微信版本”。就这样,微信用一种全民狂欢的方式,让5亿人开开心心地完成了升级。

对比自己所管理的系统,尽管各种通知、不断提醒,但仍然有超过40%的人在用各种老版本的软件。大家都知道版本过老会导致各种无法解释的问题,但鉴于非常不良好的升级体验,用户还是动力不足。

也就是说,如果产品本身无法和用户好好沟通,那么再多的管理和KPI考核也只能是收效甚微。

03 用户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啥么?

索尼公司曾经推出过一款小音箱,为了确定主推颜色,公司用焦点小组的方式做了用户调研。现场提供黑色和黄色的样品,让大家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果是大于60%的人选择了黄色。

主办方在调研结束后,告诉在场的人走的时候可以在门口任选一个颜色的音箱带走,结果所有人都选择了黑色,无一例外。

用户为何会口是心非呢?

产品中有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叫做“角色”,每个用户除了是一个人之外,还属于一个或多个角色。一个人处于角色之中做出的决策,和其跳出角色自处时可能会完全不同。

上述调研中选择的用户,很可能因为自己被选中而被贴上“爱尝试新事物”的标签,标签让他们选择了看起来更炫酷的黄色。而当最后走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基于日常需求的,黑色低调、不挑环境等优点才是他们所真正在意的。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用户真正的需求往往藏在潜意识里。绕过意识,直达潜意识,才能比用户更了解自己,做出真正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当然,做到以上非常不容易。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共情力,有效倾听,适当引导,这些都需要产品经理在走向卓越的路上不断修行。

回头看自己所处的位置,作为甲方公司的IT,被外包化的趋势不断冲击着。在技术上,我们不可能比那些专门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更专业;在思路上,我们不可能比那些咨询公司更全面。

那我们的价值究竟在哪儿?仅仅是更懂公司的内部流程么?我想这远远不够。既懂行业发展,又深知用户需求,还要了解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上述三点结合起来,才是甲方IT的价值所在。

04 做产品的切入点有哪些?

微信还是支付宝?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产品思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逢聊产品,必提痛点。那痛点是什么?知乎高票答案是“多数时候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听起来有点似是而非。

痛点对应的潜意识其实是“恐惧”。家里有老人的肯定经历过,无论子女怎么阻止,老人们总会花很多钱去买那些一看就是骗钱的保健品。为什么?因为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单从抓痛点的角度来看,保健品可以算是个“好产品”。

还有现在很火的知识付费节目,也正是抓住了大家的知识焦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但痛点不是产品唯一的切入点。比如最近很火的两款游戏,“跳一跳”和“旅行青蛙”。玩游戏绝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出于“即刻满足”。跳一跳的朋友圈排名就是我们玩游戏的动力,旅行青蛙如果不带回点供发朋友圈的明信片,估计大家也就没什么热情了。

随手可得的分数和存在感,让我们觉得很爽。因此,提供满足感的“爽点”也是一个做产品的切入点。

再来看看最近一两年很火的直播和网红经济,各种网红餐厅、网红产品层出不穷。但很多产品我们试过后觉得就那样儿,并没有觉得产品多好、有多满足。

那我们究竟出于什么心理消费这些产品呢?比如,我们看那些大火的韩剧,会跟着女主买衣服、买配饰、买口红,心里想的是只要我们用上这些东西一定也可以美起来。这个点叫做“痒点”,是指内心那个美好的虚拟自我。

我们公司楼下就有一家网红餐厅,在大众点评上得分很高。尽管在商务区,但晚上和周末都非常火爆。这家餐厅的特点是以花为主题,餐厅配有一个小小的花店,负责每个餐桌的精巧配花。正是这个充满情调的环境,让很多热爱自拍,追求情调的俊男美女成了它的忠实客户。

产品的切入点不止有“痛点”,还有“爽点”和“痒点”。做产品一定要想清楚主打哪个点,否则只会做出些不痛不痒的鸡肋产品。

05 来,给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画个像

互联网产品有个经典的羊和狼的模型。一个产品就像草地,要先让第一只羊可以愉快地生活,而后就会有更多的羊来这片草地。这个时候就会有头羊,头羊会负责管理更多的羊群。羊多了就会有狼,这时候就可以把羊圈起来像狼收费。

拿举例,最开始因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章编辑器和平台,于是一些原本就爱好写作的人成为了它的第一批用户。之后,慢慢产生了一些写作大V,他们就是所谓“头羊”。他们作为主编,经营着各种专栏,于是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加入,羊群效应产生了。

这时候,推出了“大学堂”,原本不写作的人开始付费上各种课程;同时,开始出现很多签约作者,他们开始和出版社合作,出书变现。

可以说的运营模式非常符合互联网产品的成功模式。因此,这个平台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这一点对我的启示是,产品的试运行非常重要。在试运行期间,如果发现产品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调整。问题不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消失,只会愈发严重。反之,一个好的产品会内生出自己的生命力,随着用户的增加自建出完整的生态体系。

此外,还有一套按照行为模式的用户分类: 大明、笨笨和小闲。

京东的用户是“大明”,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对于购物网站的要求只有三个,搜索得到、价格合理、配送方便。比如我们购买电子产品,基本就是这些要求,这也正是京东起家的品类。

淘宝的用户是“笨笨”,他们对自己想买的东西只有个隐约的想法。而后,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到处逛。比如,我想买件衣服,我大概知道我是上班穿,希望稍微正式些。然后,我就开逛了,一个小时以后,我的购物车有了好几件东西,一双鞋,一对耳环和一条围巾。

微信的用户是“小闲”,很多人打开微信是为了打发时间。逛逛朋友圈、看看公众号文章、打打游戏。所以,微信的用户很容易被导流到视频和游戏。但如果让他们购物,那他们会觉得没准备好。

因此,做产品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切入点,还要考虑自己的用户是那种类型的,不同的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要求会完全不同。

06 我们为何需要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是一种底层思维,我们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事情,只要产生了结果,广义来讲都可以算做产品。

比如,作为IT运维提供的产品是系统支持服务,作为数据分析提供的产品是分析报告,或者像这样的一篇文章,都可以算作一种产品。

产品是我们与现实世界交互的媒介,也是我们为自己获取相应收益的资本。而产品思维,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条件、整合资源、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崛起的时代,好的产品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被发现、被赏识、被喜爱。而产品思维这个重要的思考框架,必将帮助我们撬动更大的机会,甚至于改变世界。

希望我们可以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做出更好的产品,成就更好的自己。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课程笔记_1

*本是天生夜猫子,却为读书变早鸟*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第14篇 】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还是支付宝?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产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