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常被“抓狂老母亲”戏谑式的焦虑包围。
“爱在外面疯玩,每次叫他回家都要拖拉扯拽,哭闹好一阵,最后只能强行把他抱回。”
“到吃饭的时间,每次都要催促很多遍,常常就像没听见一样。”
“辅导他做作业简直要命,坐了半天,连书册都没打开。好不容易开始做作业,心不在焉,不仔细审题,做5题错3题,纠正他,他还会生气闹别扭。每天都折腾到很晚,身心俱疲。”
试回想,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刻起,一路走来,我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发展心理学将父母划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父母,放纵型父母,忽视型父母,权威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意愿,孩子容易产生顺从或逆反心理;放纵型父母,过于强调孩子的快乐而努力满足孩子全部的欲望,孩子在没有外界奖励和表扬的情况下容易失去对待事物的积极性;忽视型父母,忽视儿童情感,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权威型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情感和决策上的足够的支持,而不是控制。
在专制型父母相伴下的孩子,容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感和缺乏内动力,孩子会感觉到无力与顺从,产生自卑、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在外力过多推动下,甚至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怎样才不会成为专制型父母,如何培养富于自我驱动力的孩子?这里推荐一本书《The Self-Driven Child》,系统地分析了父母为什么会过多干涉和控制孩子,而父母应该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父母为什么会过多地控制和干涉孩子的事情?其实是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信,加上与外界对比带给自己的焦虑,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者没有意识到应当划分自己与孩子的界限,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
从孕育孩子的时刻起,很多父母逐渐变得焦虑。新进父母没有任何经验,手忙脚乱,对软萌的小生命不了解,对如何才能成为好的父母也不了解,担心自己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和缺憾。因此容易向外界寻求参照,从寻求参照的初衷衍生为比较,从而有了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基本上,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是更多的焦虑。
处于焦虑情绪中的父母,会缺乏温暖和对孩子的喜爱,更容易批判孩子以及怀疑孩子的能力。
不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呈现一种恶性循环:越是对教养孩子感到焦虑的父母,越是难以放弃控制孩子,而孩子的反抗情绪会变得更加强烈,这会加重父母焦虑的感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从接触一个新的事物到掌握它会经历的几个阶段。
阶段一,不知道自己不能胜任,处于对外界和自己相应的能力都没有什么认识的阶段。
阶段二,知道自己不能胜任,知道某些事情,自己没有办法做到。
阶段三,知道自己能够胜任,知道自己能够掌握一些事情。
阶段四,无意识地胜任,掌握的事情成为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能力。
在每一个阶段的过程中,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步频,特别是年幼的孩子,他们熟悉新事物、尝试新事物所需要的时间相对来说可能更长。与此同时,父母往往觉得事情很容易,不理解孩子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重复练习,从而催促甚至代替孩子把事情完成。
理解孩子对于事物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步调,有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我们需要保持与孩子相当的频率,慢下来,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并提供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理解孩子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管理好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父母希望孩子拥有勇敢、善良等良好的品质,希望他们快乐,长大后在社会中有竞争力,并且能够掌控自己的一生。这些期望都十分美好,但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的引入很多“歪曲”的假设,进一步演变为歪曲的信念,让我们不得安心,焦虑异常。
歪曲的理念诸如:
1. 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单一,无论何时孩子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竞争力,不能有丝毫的落后。
2. 如果孩子以后希望拥有较好的生活,那么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定要优异。
3. 我们给予孩子越多的推动力,他们会越有竞争力,成年后才更可能获得成功。
4. 这个世界变得异常艰难,我们必须依据我们的经验持续不断地指导孩子,他们才不会受到伤害和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父母平静地思考时,能够识别这些歪曲的信念,它们并不正确。但是,当我们感觉到压力时,我们的正确认识则烟消云散了。我们意识到,驱散歪曲的理念,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有助于孩子内驱力的发展。孩子对事物的动力包括来自外部的推力和来自内部的内驱力。伴随好奇和探索,孩子与生俱来拥有自我管理的内驱力,需要父母的保护和激发。做一个给予孩子支持而不控制的权威型父母,孩子会获得被尊重的感觉。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父母应当秉持“你来决定”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并不是放纵型地放任孩子,而是提供一个抱持性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适时给予引导和支持。孩子是决策者,父母是孩子决策时的支持者,更像是一个顾问。
父母引导孩子决策必然会经过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
1. 父母替孩子做选择
2. 支持引导孩子做出选择
3. 放任孩子自主选择
第二个阶段,支持引导孩子做出选择,将跨越非常长的时间段,从孩子咿呀学语能够做简单的抉择,例如想要多喝一点奶,到青少年期较为重要的决策,例如去哪一所高中就读。
在此过程中,首先我们应当确定什么时候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书中提出的一项准则是:涉及孩子,并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该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同时还要注意,家长应避免推卸该负有的责任,例如应该家长做的决定让孩子做;避免家庭一切事物,孩子的意见先行。
界定好孩子的事情,我们需要在孩子处理事物时设定边界,父母或外界能够接受什么范围内的行为;提供资讯,提供选择的备选项,分析说明所做选择会带来的正反面的可能结果;最后,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父母及时出现协作冲突。
当孩子所做的事情得以达成时,因为是自己主动争取到的结果,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对事物以及对自我的控制感,形成良性循环。遭受失败时,得到父母的包容和鼓励,不论什么情况下,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无条件的爱,孩子不会过多停留在挫败感和自我怀疑上,继续接受新的挑战,不会陷入恶性循环。
上述皆为父母引导孩子而不是控制孩子的简要宗旨,更详尽的问题和可行的方法尚需要我们在生活日常里,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
最后,我想以侯世达在《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对父母的鸣谢结束本文:“我父母给予我的比任何人都多,他们是我无论何时都可以依靠的支柱。他们引导我、激发我、鼓励我、支持我。最重要的,是他们永远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