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网绝大多数的时间,可能都和Google有关。别的不说,电脑玩物使用的部落格平台就是Google的Blogger;我的信息来源是Google Reader;用的邮件系统是Gmail;待办事项使用Google日历;听音乐看影片最喜欢去YouTube;平常照片整理使用Picasa;出门旅游当然要查查Google地图;工作上还会跟伙伴透过Google文件协同作业;而遇到任何疑难杂症,当然一定会上去让我们变笨的Google搜索看看。
Google当然不会让我们变笨,但也不会让我们变聪明;Google不会加快我们的工作速度,也不会让我们生活变美好,但Google却提供了让我们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工具。
我们不是要生活在网络中,而是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这或许也是目前我看Facebook与Google不同之处:虽然相对起来交友、游戏更热门,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还是那些可能比较复杂、冷僻,但却能帮我完成工作的服务,而这就是Google。
当然,一开始我要讲的是大家都知道的「Google搜索」。
我自己使用Google搜索时几乎不用任何要打上指令的技巧,一些快捷指令确实可以加快、聚焦搜索,但如果真的要用Google深入探勘数据内容,那么应该要利用的是「左方的功能列」,还有Google的「关键词建议」。
是的,就是「关键词建议」功能,很多人以为这个功能是为了加快搜索速度,但就我看来,这个功能是让我更好的「比对不同的搜索结果」。因为一个人的脑子有限,我不可能穷尽一个关键词的十八般变化,但Google透过计算机统计就可以帮我做到。
而透过关键词变化比对,一个消息、一个材料的更多内涵与真相就可以更进一步的被挖掘出来(进阶一点的用户还可以试试看「GoogleInsights」的搜索趋势分析)。
有人说很快的搜索让我们不思考,而我的想法刚好相反,因为很快的搜索让我可以更有效率挖到更多不同面相的数据,从而帮助我不要陷入单一思考。
例如透过左方功能列,我们只要轻松几个点选,就可以从一般搜索跳到新闻搜索、博客搜索、论坛搜索、实时搜索;「新闻搜索」带来的是传统媒体观点,「博客搜索」带来的是平民专家观点,「论坛搜索」可以看到群众反应,而「实时搜索」可以追踪事情的最新变化。
如果进阶一点,还可以透过「自定义日期范围」功能,找出每一段时间内不同的消息变化,看出哪些人出尔反尔,哪些事情已经失去原始面貌。
而这样的调查,花不到我们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综合各种不同面相的观点后,许多谣言、误解、迷雾应该也都可以不攻自破。所以Google怎么会让我们不思考呢?Google搜索的快速与多面相,正是帮助多元思考最好的工具之一。
有些人会抱怨说Google Reader让他们信息爆炸,但完全相反的,我却觉得「Google Reader」正是用来过滤信息的好工具,如果再加上「Google自定义搜索」,那么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就能够获得对自己有效的信息管道与数据库。
「找出对自己有效的信息」,这一点是信息爆炸时代过滤信息的核心要旨。
如果每天只上传统新闻网站和大家一起看一样的信息,而不管你自己需不需要,这才是真正的信息爆炸。
我通常会在使用Google搜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隐藏的好网站(以部落格居多),这时候我就会实时把这些网站加入GoogleReader订阅,或者加入Google自定义搜索引擎。
这些内容累积下来,就是我喜欢、我需要、对我有用的个人资料库。
日积月累,这个数据库会收藏更多针对我个人专业需求的内容,我每天可以从里面接收到最新信息,有疑惑时也可以上这个数据库查询。偶尔觉得数据库里面有些来源变质了,也只要轻松剔除即可。
用「Google Reader」、「Google自定义搜索」来管理、储存我们的个人知识库,这就是最好的信息过滤方法之一。
我偏爱Gmail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它管理庞杂信息的能力;例如非常优秀的垃圾邮件过滤,首先就帮你把收件箱里的无谓内容清除,但这只是Gmail中最不重要的功能。
Gmail对我来说真正不可或缺的是「优先收件箱」、「自动筛选」、「工作表」这三个功能。「优先收件箱」需要一小段时间适应,然而一旦上手后,我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它,因为它真的可以帮我自动过滤出重点邮件,让我可以先忽略其它旁支而直接处理关键。
而「自动筛选」的功能让邮件快速分门别类,例如工作伙伴寄来的信件一定加上星号标记,而博客来的定期广告信自动隐藏,建立筛选的过程可以慢慢来,遇到邮件时再建立新规则即可,同样的日积月累后你的邮件系统在收信时就会非常听话有效率。
最后「工作表」帮我把同一个项目、同一个需求的邮件很有弹性的整合在一起,即使这些邮件可能是不同日期、不同地址寄出的,在收件箱中散落在各处,但只要有「工作表」,就能很好的分类统整在一起。
我把「工作表」当作邮件的备忘、待办清单,例如今天我有一个项目A,于是我就在工作表中建立项目A清单,以后陆续跟项目A有关的、需要处理的、需要备用的邮件,我都加入这个项目A的工作表清单中,并且可以随时弹性增减,然后当处理项目A时,就可以到这份清单查到所有邮件。
当然,正常情况是同时有项目A、B、C等在进行中,但只要用工作表做好清单,那么管理、区分这些不同项目的邮件往来,就会变得很轻松。
Gmail通讯录功能在几次的改版后,现在终于变得比较具有管理效率了,所以最近我开始觉得整理好自己的Gmail通讯录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是我们网络协同工作的发动中心。
首先Gmail通讯录可以和手机同步,这样我不用担心手机坏掉而导致通讯录遗失(相比起来,手机坏掉的机率,比Google账号被盗或Google倒闭要大很多)。
更进一步的,接下来我需要使用的几个Google服务,都可以透过Google通讯录联系协同合作的伙伴。
所以我会把重要的联络人名单交给Gmail通讯录统一处理。
Google日历做得很简单,不过除了可以在云端和手机之间同步这个好处外,它的一些小功能也能让管理更有效率。
例如你可以从Gmail的新邮件中,直接邀请对方参加一个会议或行程,这样一来当信件寄出后,这个邀请就会直接出现在你和对方的GoogleCalendar中。我自己会习惯在讨论行程安排的邮件中附上这样一个邀请,直接同步到自己的Google日历,方便且不会遗漏。
或者像是你可以把前面提到的邮件工作表整合到Google日历中,方便你规划时间处理。Google Calendar使用上还有一些小细节处的心得,这些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Google文件有一个小小的好康,它的制式容量虽然只有1GB,但上面以Google Docs在线格式储存的文件全部都不计容量,所以我现在虽储存了上百个文件,但使用量还是0%。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Google Docs虽然无法取代Office软件的专业字处理,不过它的在线功能还是有许多可以发挥武功之处。
例如当我要和多位在不同城市的工作伙伴开会时,我就会提议利用GoogleDocs,开启一份新文件,大家可以「共笔」会议记录,右方还有专属实时通提供对话功能;这份记录以后大家都可以一起编辑,修改版本也都会记录下来。
而云端协作的好处,就是我们不用再重复着把文件档案传来传去的麻烦动作,因为文件就是在云端的那一份,任何新变动大家都能实时看到。
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说Google Docs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没错,它还有很多局限。但只要换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原来GoogleDocs可以做这个、可以做那个,而且比以前更方便。
本来就没有工具是万能的,我也是同时搭配使用Google文件和Office软件。
前面讲完了我在数据探勘、收集,以及工作管理、合作上如何应用Google服务,那么最后补充一下Google服务的生活辅助功能。
「Google Maps」,当然不只是用来搜索地址、查看街景视图的,虽然这个搜索功能很实用,我每次出游前难免都要用Google地图查查看地理数据。
但除此之外,Google地图还有一个「我的地图」功能,可以用来编辑旅游路线、活动地点,甚至制作田野调查的地理记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我的地图」分享给其他朋友一起来合作编辑。
而「Picasa相簿」也有合作功能,你可以开放让某些朋友能够上传照片到你指定的相簿中,这样一来,例如收集大家旅游、活动后的照片,就会变得轻松的多。
当然,最后也要提到一下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诞生,它的技术与影响,确实为目前、以后的网络工具开启了更多可能性。
所以Google虽然不能让我们变聪明,但可以帮我们找出更多作为判断依据的材料。Google虽然不会加快我们的工作速度,但提供了很有弹性的管理过滤功能。Google也不会让生活变美好,只是可以帮我们与他人合作,一起创造更好的工作成果。
上面这些Google工具服务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很简单。在我自己的使用中,没有用什么密技,没有记什么快捷键,也没有安装改装外挂,全部都是用默认功能就能满足需求并完成工作。
或许,你也可以开始试试看这些Google服务能不能帮到你的忙?而如果你有更多使用心得想要回馈分享,也欢迎留言讨论。
引自: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10/12/google_28.html
您可能也喜欢: | ||||
【网页标注分享工具】重点在这里! |
我的个人知识整理工具 |
我要的不只是一键保存 |
Kindle 3试用记录 |
网易网盘还能走多远? |
无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