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创业达人”周鸿祎------给创业者泼点冷水

  360董事长周鸿祎在清华大学第一站上讲述在为大家泼“冷水”的时候,用自己切身的经历感受去引导大家。以下为发言现场:



  周鸿祎:创业邦跟我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所以今天过来跟大家交流几句,我还是觉得尽量讲真话,所以先给 大家泼点冷水,然后再讲点建议。每次提大学生创业我都非常纠结,你知道有多少成功率?所以第一个建议,大家看着现在投资很热,也有很多热钱,很多人也跃跃 欲试;但是我感觉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应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实随着行业的成熟、行业的发展,对于创业者的要求比十年前高了很多。十年前 可以说大家都傻呵呵的,中国也没有人懂互联网,基本上谁拿到一笔钱就有资格,在互联网里只要占了一块地,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剩”者为王,剩下的就是成 功的。

  但是现在有一些新的创业模式出来,江湖大佬们只要把这个模式拿来一搬,其实抄袭不可怕,可怕得是人家比你有资源、比你有用户量。 不要说各位在校的创业者,前两天有一个也算是准大佬级人物,弄了一个项目,弄得很高调;最后我们小马哥一发力(就不行了)。这都是我很尊重的企业家,但是 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的现实,你不能不承认的现实。

  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依然在,但是门槛很高,这个门槛不是钱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你能融来的钱多,你的对手融来的钱也多,这就考验花钱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看着所有的机会、看着所有的诱惑,你应该想一想,最后你能否把握住机会,取决于你的实力。

   我们看看最近这几年刚从大学毕业就创业成功,或者成功把公司卖掉,或者公司成功上市了,我们看看有几个例子?有人可以举比尔盖茨,有人举戴志康,就跟有 人买彩票中了500万人,你能说他中奖了你就去买彩票吗?比如我们拿许朝军作为例子,他是参与别人创业,跟着别人创业,交陈一舟的学费、交周云帆的学费, 花别人的钱,练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拿最近这一年的上市热潮,我们看看上市的这些公司,比如说人人的陈一舟也是十年的老兵了,当当网的李国庆更是在互联网 第一波,两口子打拼了十几年才上市。你会发现在新上市的公司里面,还是在这个市场里磨练了十几年才上市。

  所以各位不用着急,因为你们身 体好、年纪小,互联网拼的是长跑;第二,互联网是变化非常多的一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对用户的把握。今天互联网的主流用户是十几岁的孩子、刚进大学的同学, 他们天天用手机、天天玩互联网,他们喜欢玩什么,可能我们的距离都有点远了,你们最能了解、你们最能把握市场的脉搏,所以你们最有优势。但是最终你们把对 市场的理解、你的一个点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最终你希望你的公司变成一个成功的上市公司,有很多商业上的过程,有很多经验,我认为还是需要去积累。



   所以我是觉得对于大家来说,今天可能缺乏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商业上的学习和积累,这个就是我需要给大家送的一个建议,就是别把创业狭义地理解成我今 天就开个公司、给自己印盒名片,管自己叫CEO,这特别容易;但是最后这个公司能成吗?如果它不能成,这不是咱们的目的。咱们的目的既然最后是要做成功, 我的建议就是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是一种心态,是你在未来十年要怀着一颗雄心;但是今天如果你觉得你想做更大的事,你不妨考虑一下,创业有很多形式; 如果你的经验够、你的能力也足够把握,我觉得你可以创办自己的公司;但是今天这些东西都不够,只是你看到了一个机会,很有可能你就变成了一个牺牲品,你可 能是给别人趟了一条路,你可能做这个东西启发了别人,但是最后你发现你没有这种后来的能力,你没有把这件事最后成功地推进。

  我们再拿许 朝军做例子,有的时候你刚进入江湖的时候,加入别人的公司,跟别人学习创业,花别人的钱交自己的学费,学习别人的能力、积累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这也是一个 过程。随着你的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可能真的有一天你能够组建一个自己的团队的时候,你发现也不是自己就可以干的,你也要找一帮人,你可能需要一个CEO、 你可能需要找一个产品专家,你需要一个和你合作的团队。大家都希望成为下一个马化腾、下一个陈天桥、下一个丁磊,这是到了创业的最高阶段,你能有一个远 见、你能有一个团队愿意追随你,这是创业的最高阶段,但是你可能需要经过前面这几个阶段的磨合。实际上我认识的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无论是他在国外深造,还 是他在别的公司打工,我觉得如果他们都是怀着一种打工的心态,说我给别人干活就是打工,我给自己干活才认真干,那我觉得他们永远成不了创业者。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很有理想,但是他们有很具备自己的想法,他们知道自己缺什么;他们踏踏实实在别人的公司积累经验、积累见识;等到时机成熟,随着天时 地利人和,他们在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时候有成功的经验,才有VC愿意支持他们,也会有团队愿意支持你,这时候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很多。不是说害怕失败,但是 我们太多的年轻人完全没有经验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里,光是怀着一腔热血冲出去,最后摔几个跟头,我担心他们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是给大家 泼点冷水,我并不认为在场的各位都退学去创业,就意味着我们中国多了很多创业英雄;在早期创业成功的例子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我更建议大家如果 要追求自己创业的成功率,就得怀着一种创业的心态,不妨多加入一些创业的公司,去学习创业。我们在大学里一讲创业,大家都热血沸腾;但是一说找工作,大家 都愿意去国企、外企和知名的企业;但是大家为什么不去加入一些初创的企业、民营企业呢?在这种企业才能真正的历练,去做事情、去积累经验,不成功也没有关 系,其实最后你什么也没有损失,但是你学到了创业的能力,如果失败了也没关系,这里面最珍贵的就是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这样你才知道当我创业的时候应该怎么 做、不应该怎么做。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我能站在这儿跟大家讲,因为我失败最多了;确实很多人有过感慨,当时如果不犯这样的错 误,现在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上,可能就不是百度一家独大。李彦宏当时也不是大学没毕业就去创业了,在美国也干了很多家公司,人家确实在美国见了世面以后, 回国来以后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沉得住气;虽然当时我抓住了机会,当时我的很多方面也比百度大;但是当时其实对自己究竟抓住了一个什么样的机会,是没有特别清 晰地认识的,所以这就是当时没有比人家李彦宏更清晰的见识。

  所以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当时还是没有经验的我,如果同样来抓360 的机会,可能也会抓不住;之所以抓住360的机会,就是因为在那之前有过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是属于初生之犊不畏虎,但是在商业上真的不是 靠你站在讲台上唱两首歌、大家喝点酒,表现你的豪气,这不是真正的创业,而是表现了你的神经质。



  如果真的大家要创业,我再给几个建议, 这都是比较实用的。第一个,我觉得如果真的要创业,我还是那句话,特别是大家在早期创业,我觉得少一点功利,怎么说呢?不要为了去解决财务问题去创业,也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看什么模式热,也有人教大家分析市场有什么大的商业机会,我觉得这是彻底的误导大家;市场里有什么商业机会你看得清吗?你根本有没有 经验,你看看微博、媒体,那都是包装出来误导大家的。

  你真的喜欢什么、你真的看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可以解决它,这个东西可以给大家创 造价值,那你就去做;哪怕这个事做不成,没关系,因为你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不认为每个创业都一定要融到巨资、一定要上市,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所以大 家真的要在早期做创业,我希望大家更多的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去做一些确实能给其他人创造价值的事情,不要认为什么东西商业价值大,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往往 会误导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你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你原来有什么经验,基本上会决定你未来创业从什么地方起步。如果我们连10万块钱都没有花 过,非要去融上亿美金,我个人觉得这肯定跟你是不太靠谱的,这种历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每个人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都会经过几个失败,这很 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做力所能及、能看到的机会、我能够去把握住的时机,这也是我接下来一个建议。我经常收到商业计划书,我们很多同学的商业计划书都写得很 大,我相信在各位中间可能有天才,也可能我慧眼不够;但是我觉得从概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积累,点这么大的一个题目,我觉得是不靠谱的。所以改变世界的 东西在刚开始的时候,包括创办者本人一定意识不到这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比如说社交网络,人家成功以后,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他说他十年前就已经预测到了今 天的发展,十年前就已经胸怀高远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我反正是做不到,每个人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都看不到太远。

  就拿facebook举 例,据说是为了解决哈佛女生进来的时候,哈佛男生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她们的照片;所以你们看看微博最开始是为什么?包括360刚开始是为什么?我们刚开始哪 里懂安全?我们就是觉得流氓软件天天打着我们的旗号赚钱,我就要做一个免费的东西把流氓软件干掉;但是如果我们当时怀着我们要改变世界,我们真的不知道现 在在哪里。

  所以我觉得要做商业计划,要从小事起步,从细微处起步。可能你运气不好,没关系,我们从头再来;也可能你运气很好,最后越做 越大。我网上有一篇博客专门分析苹果的,在它十年前做了一个mp3播放器的时候,有没有预见到今天呢?包括乔布斯自己,他当时就已经把ipad、 iphone的路线都已经画出来了吗?我相信他也是因为做电脑做不过微软,剑走偏锋,这个创新还是很了不起的;有了ipod的成果,才有了后来苹果的成 功。所以连这么大的公司一步一步起来都是靠一点一滴;何况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积累、有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干嘛一出手就是要解决世界的问题呢?

  其 实像这种会我也很矛盾、也很纠结,因为现在误导年轻人的导师太多了,我觉得我们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一定要注意,就是要低调。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我们可能有 一个误解,其实做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刚开始最重要的是做产品;做好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找到你的用户,想办法把你的产品推销给你的用户。你的用户往往不 是你身边的人,更不是那些VC和评论家;我觉得对于初级创业者,有的时候东西还没有做出来,我就看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上新浪做访谈了,我们很多创业者就在 微博上开始洋洋洒洒去点评别人了。

  我很替他们着急,第一,没有那个功力,你讲那些话毫无意义;第二,你跟那些参加各种论坛的那些听 众,完全不是一路人。所以我真的替这些创业者着急,而且我觉得讲多了之后容易形成一个副作用,有时候谎言重复一千遍,自己都容易当成真理。你不信,你天天 跟用户泡在一起,你天天做产品,你会越做越谦虚,你会越做越知道用户在想什么,你会做出调整。你天天大会说、小会说、天天做访谈,最后你自己就把自己说服 了,你自己觉得我天下之一,你会离用户越来越远,有很多初级创业者都把自己弄得很浮躁。

  如果公司没钱的时候,吐吐口水、出来发一发 宏论,为自己的融资做准备,这样可以。但是在今天的情况下,了解你的用户、判断你的用户,这是最重要的;行业专家怎么说、同行怎么说,这个不重要,除了把 你的心态搞得很浮躁,对做事没有任何意义。我管这叫成功的患者,这个成功的患者在中国害了很多公司;它当年一做偷菜,感觉身边的人都在偷菜;问题是它也就 是中国的那么两千万人,都是高级白领;最后企鹅开始做偷菜的时候,那才叫全民都知道偷菜了,所以第一家网站就歇菜了。

  所以最后我给 大家算一个账,在中国做一个再烂的产品,弄个10万用户是不难的;10万用户是什么概念?假设你有1%的粉丝率,1000个粉丝;假设这1000个粉丝 10天来一次你的网站和论坛,一天就有100个人;如果你的论坛上每天有100个你的忠实粉丝发言表扬你,这是什么感觉?你的论坛热闹极了。天涯在一个版 块里发动20个写手,就能够把这个版块弄得很热。所以你的论坛里如果每天有100个人说你的产品好,那你还不乐开了花?你马上就觉得你自己天下独一无二 了。不喜欢你的人都不理你,最后咬着牙也要用你的人,那肯定是把你的缺点也当成优点了。

  所以我就讲在产品的初期,一定要克服这种成功的虚幻,你要找到真正的大众在在哪里;经常跟一些评论家在一起混,你只会离真正的用户越来越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