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su(大津法,最大类间方差法)

虽然很早就看过这本绿皮书,但是当时是刚入门的小菜鸟,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津法,当时只是觉得Otsu好奇怪的英文名字。
现在就来重新看看这个所谓的大津法:
n i n_i ni表示灰度级为i的像素数。图像中的像素总数MN为 M N = n 0 + n 1 + . . . + n L − 1 MN=n_0+n_1+...+n_{L-1} MN=n0+n1+...+nL1
归一化的直方图具有分量 p i = n i / M N p_i=n_i/MN pi=ni/MN.
我们有公式(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选择一个阈值T(k)=k,0 像素被分到类C1中的概率 p 1 ( k ) p_1(k) p1(k)由如下的累计和给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分配到C1的像素的平均灰度值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行的 p ( i / C 1 ) p(i/C_1) p(i/C1)表示i已经被分配到C1的前提下,i占C1中所有像素的概率,第二行为简单的贝叶斯变换,因为i已经被分到了C1中,所以 P ( C 1 / i ) = 1 P(C_1/i)=1 P(C1/i)=1,所以得到第三行的结果,其实第三行的物理意义很容易理解,即0到k的像素占总体像素的平均值除以C1占总体像素的概率,等于C1中所有像素的平均值。
同理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整个图像的平均灰度由下式给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上面的公式都是正确的我们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评价级别k处的阈值“质量”我们使用归一化的无量纲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σ G 2 \sigma^2_G σG2是全局方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σ B 2 \sigma^2_B σB2我们定义为类间方差,它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σ G 2 \sigma^2_G σG2是常数,所以我们只需要使得 σ B 2 \sigma^2_B σB2最大即可,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只需要使 m 1 − m 2 m_1-m_2 m1m2最大即可,当有多个值使得 m 1 − m 2 m_1-m_2 m1m2都最大时,我们选择其均值为最佳的分割阈值。

Otsu算法小结如下:
1.计算输入图像的归一化直方图,使用 p i p_i pii=0,1,2,…,L-1表示该直方图的各个分量。
2.对于k=0,1,2,…L-1,计算累积和 P 1 ( k ) P_1(k) P1(k).
3.对于k=0,1,2…L-1,计算累积均值m(k).
4.计算全局灰度均值 m G m_G mG
5.对于K=0,1,2,…,L-1,计算类间方差 σ B 2 \sigma^2_B σB2
6.得到Otsu阈值 k ∗ k* k,即使得 σ B 2 \sigma^2_B σB2最大的k值。如果最大值不唯一,用相应检测到的各个最大值k的平均值得到 k ∗ k* k
7.在k=k*处计算可分性度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