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有权,有人没权

斯坦福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Jeffrey Pfeffer在2010年9月出版了一本书,叫《权力:为什么有人有而有人没有》(Power:Why Some People Have It and Others Don’t?)。我扫了一眼前五章之后,在微博上说:“如果我有一个出版社,我一定会尽所有资源去把这本2010年出版的书捧红,市场上流行的成功学著作和这本比起来,都是小巫小巫。”

 

我想,如果一家出版社不能把这本书在中国卖到100万册以上,那这家出版社肯定根本不会做生意。记得,宣传上这么写:“人类数千年权术斗争经验与现代行为科学相结合,手把手教你如何达到权力颠峰。”这条文案算我免费送的,不用谢。

 

写完这条微博的第二天,有朋友在MSN上和我说:“正在看你推荐的那本《权力》,太好了,真可怜国内的读者,这么好的书看不到。”又过两天,安替在推特上说:“今天在看 @wglxh 推荐的《权力:为什么有人有,有人没有?》的确很强,也很赤裸裸,其他励志书在这本面前是不算什么。”

 

这么看来,这本书确实能唬人,不止能唬我。

 

我不是说这本书多了不起,有多好,我其实并不很喜欢这本书,但我觉得在中国的市场上,这本书一定能大卖特卖。

 

这本书和其他中国市场上流行的成功学和权术学有什么区别呢?第一是它很系统,绝不仅仅是个人经验和故事的堆积。第二是它很学术,背后有大量科学研究的支持。

 

其实这本书也没啥了不起的道理,但是就算是你已经听说过无数遍的道理,一旦用一种科学的口吻说出来,也立即会给你造成新的刺激,加深你的印象,让你觉得大开眼界。

 

我来举个例子。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听说了无数遍的道理,早就麻木到看到这条道理也没有任何反应提炼不出任何新信息了,所以虽然这是一条非常非常有用的道理,但大家都忽视了。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是中国人,大概没听说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道理,可他是怎么说的呢?我在微博上转引他的意思:“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证明拍马屁的效果是“倒U形的”,一开始上升,但拍过一定点之后,这效果就会减弱。研究结果是:数据里至今还没找到那个转折点,拍马屁效果一直良好。”

 

这么一看,是不是你的感受又不同了?

 

如果全书都是这样的道理呢?如果他的章节安排又都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教你呢?进一家公司或机构,该选择哪个部门?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建立社交网络……

 

你说,这样的书能不吸引眼球么?能不畅销么?在中国?

 

在KINDLE上看书的一个好处是,某一段落如果有很多读者都标识出来,那即使你拿的是本新书,这一段也会被标记出来。我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其中一句话有将近200人标注:“只要你能让老板开心,你工作干好干坏都没关系;但你要惹怒了老板,你干的再好也没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