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 Object-relations theory ,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这三句话中的性格,就是自我、人格等词汇的同义词,也可以是“问题”的同义词。理解了这三句话,就可以看到,命运是如何轮回和破解的。

与客体相对应的词语是主体或自体。“自体”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体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主要的组织,从超级纵向整合的角度讲,它囊括了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自体 Self ,自我 Ego ,这样翻译的话,可以把我们有点混乱的术语体系都统一起来,“自体”就成了通常理解的“我”,而“自我”就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你自己。当你发起一个动力时,你这个动力必然要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不过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也就是你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是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弗洛伊德认为,对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是妈妈,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或事情。

一个人的重要客体很多,但正常养育下,父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所以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视为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这两个概念,是由此而来,可以视为是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通俗化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最初的时间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到6岁前。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不过,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所以有了第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所以,第三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去年,我在北京跟一位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学习,她讲了她的一个治疗故事: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有极强的破坏欲,他在幼儿园和家中会大肆破坏,也会攻击小朋友,于是被送来治疗。

在治疗室里,他也一样把房间里的建筑模型弄塌,把东西丢了一地,还弄坏了一些东西。

除此之外,他有一个不断重复的仪式化行为。他会把纸巾撕得粉碎,然后再将碎末塞进一个电风扇里,很自然的,电风扇的风,会将碎末吹开。

一次,看着小男孩再这么做时,分析师问他:你不断地把纸巾撕碎再放到电风扇,让风把它们吹散,这是你的感觉吗?你靠近妈妈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常觉得,妈妈身上像有一股冷风,会把你吹得粉碎?

这个小男孩说是。他的破坏性行为因此被理解了,之后,把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仪式化行为就消失了,其他破坏性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

这位分析师是怎么理解了小男孩的行为的呢?因为她看到,电风扇圆圆的,很像乳房的形状,而且中间有一块凸起,这也像是乳头的象征。最重要的是分析师还了解到,小男孩的妈妈患有抑郁症,虽然很有意愿照顾孩子,但情感总是冷冷的。

一切都是一切的隐喻,把这些信息串到了一起后,分析师联想到,小男孩将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行为,可能就是他在生命最初靠近妈妈乳房时感觉到的隐喻,他对妈妈热情的渴望,像是被一股冷风给吹散撕碎。

之所以能这样联想,也是因为她的客体关系理论的素养,从理论和体验上都知道,妈妈的乳房对孩子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有些特别,可能你会想,这和我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举一些普通的例子。

有时候,我会在饭桌上玩识人游戏,说某某某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在这个游戏中的准确度,常常准得有点可怕。这种识人的准确度,是怎么来的呢?

我认为来源有两点:一个是我的直觉,一个就是我有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素养。

这个概念最简单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这有很强的对应性。比如在吃这件事上,就会变成:你当下和食物建立的关系模式,重复着你童年时和原初食物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怎么吃饭,反映着你曾经怎么吃奶。对于吃货而言,这句话很要命。

这还有更普遍的对应性。比如,你现在怎么和女人打交道,这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女性家人打交道;你现在怎么和男人打交道,也常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男性家人打交道。

我们今天主要讲了理论,明天和后天会深化理论,讲更多例子,来帮大家形成一个意识:通过一个人想在当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真有了这个意识,你就有了一双精神分析师的眼睛。

今日得到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去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于是,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 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附录: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研究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被视为经典的精神分析。他的重点,是放在3-6岁的俄狄浦斯期,重视的是孩子和父母的三元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作为精神分析的第二阶段,重点是放在了三岁前的母亲和孩子的二元关系上。经典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会认为这个阶段父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力不大,父亲的价值是给妻子提供支持。

精神分析的第三阶段,是自体心理学,其重点放在了孩子自身上,因此可以视为研究的是孩子自身的一元关系。

很多人会问,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研究的。首先,精神分析师们都是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他们因而会积攒大量的个案,这是他们思考研究的一个基础;

其次,特别重要的是,从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开始,精神分析特别重视对母子关系进行观察,像温尼科特,一生中就观察过6万对母子关系。

婴儿观察带来了很多东西。例如,婴儿观察最初的个案,是“小约翰(little John)”,他只有17个月大,他妈妈为了生二胎,而把他放到了托儿所9天,研究人员拍摄了他这9天的表现,清晰地展现了他心理崩溃的过程。由此,研究人员后来提出了一个观点:三岁前,如果妈妈离开孩子两周以上,那就会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转的创伤。就是说,不会因为妈妈回来,孩子会自动痊愈,而是要妈妈做很多工作,才可能疗愈孩子的创伤。

实证,是任何学科都必须要的东西,心理学也是,精神分析也不例外,只是研究人类主观意识的心理学,很难套用从物理学上发展出来的严格的科学检验标准。

现在学精神分析,“婴儿观察”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培训。方法是,精神分析学习者找到一个有新生儿的家庭,约好一个固定时间,每周一次,至少持续一年的时间,观察这个婴儿。并且,只是中立地观察,不做任何干预。

一个需要介绍的背景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位精神分析师,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位真正的心理治疗师,弗洛伊德的病人主要是成人,他接触的孩子很少,并且没处理过三岁前的孩子。

但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不同,他们多数是女性,并且都是有过大量的观察婴儿的经验。并且他们还提出一个口号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婴儿这回事,有的是母婴关系,婴儿总是要和他的妈妈(这里指的是养育者)一起成为观察研究对象才行。

并且,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母亲的乳房,认为在婴儿早期,婴儿没有能力将妈妈视为一个完整客体,而是将妈妈的乳房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客体一样,而没有意识到,乳房只是妈妈的一部分。所以说,妈妈如何哺乳,是一个生命的头号原初关系,极为关键。

我从2005年开始,持续写了12年的文章,后来之所以后来越来越集中在介绍母婴关系上,是因为这是精神分析后来的研究重点。

【注释】

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是由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和他的追随者们创立的,被视为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三阶段,但这不等于是精神分析发展的高级阶段,实际上有些精神分析师并不那么认可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做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为“自恋”这个词正了名。在他以前,当精神分析师们使用自恋这个词时,就像使用一个贬义词一样,但在他以后,自恋被视为一种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人性动力。

完整客体(Whole object),是指把一个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好的客体的一种领悟;这意味着,领悟者具有一种处理矛盾心理的发展能力:能够既接受客体的好的方面,又能接受客体的坏的方面。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挫等多面性时, 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完整客体。

与完整客体对立的,是部分客体(Part object),因为婴儿一开始仅能理解真实客体的某一特征,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并且部分客体要么“好”,要么“坏”,不能同时被知觉为有好有有坏。

这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见,很多人喜欢你时,认为你全好,不喜欢你时,认为你全坏,这就是把你视为部分客体,而不能完整地认识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