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你能抓住吗?(但给你放飞诗和歌的机会时的哦)

我们讨论了什么?

PL同学主持了昨天的自由讨论阶段,他有问及大家有什么学习经验可以分享,结果大家一溜儿顺下去,介绍了自己的考试经验、课堂学习经验。毫无疑问,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热烈的讨论,每个人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发言,并且贡献了自己很好的方式,比如CZ有提到上课效率和课后提问非常重要,CQ提及要有优先级,JW提到根本就不怵考试,平时好好应对,考前稍整理就好,AZ提及一定要抓重点,数学先抓大题目,而且错题一定要复习,AL提到他喜欢数学课,CSZ刚从繁重的公立学校考试中解脱出来,相信对考试是有很多自己的体会的.......对中国的学生来说,考试是千年不变的人生要事啊!

PL主持的时候,每次都会把大家的话再归整一下,这一点做得也特别好。他分享自己的青春期表现之一:有时候会脾气大,有一次发现数学7题里只会1题,就有点失控,在寝室里挥舞网球拍,后来当他平静下来时候,发现这些题都变得亲近了,然后也很自然地就解出来了。AZ分享了有时候考试中会轻微不舒服。这或许就是心理和生理的紧密关系。

However,CQ最后提及,讨论有点跑偏了,其实呢,我理解,这不是跑偏,但是太Focus了,发散性思维和内容的趣味性没有出来。At least,学习是有三个类别的,但大家的思路,基本局限在课堂里了。

我的反思--提问的艺术、有趣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中的觉醒

这让我想到了提问的艺术性,其实讨论就是要不断聪明地提问,比如,你喜欢学习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能分享你非常独特的学习经验吗?你有想过为什么要学习吗?不喜欢学科,考试又很重要,那怎么办?学习了,分数不理想,很丢脸怎么办?这些问题如果能够顺藤摸瓜,那么我们的讨论深度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问题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讨论的高度和深度,可以达到这个范畴吗?我们的讨论时间允许有这么多的发挥吗?

这又让我思考了我们Life Coach课堂的组织目的。Life Coach的课堂讨论和其他的聚会讨论,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呢?我们每周花1.5小时,有什么目的?可以达成什么效果?

显然,我们到这里,一是找到共同点,找到共同的生活经历,彼此交流信息,为日常生活减压或加油,毫无疑问,这个可以实现一点。但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怎么样才可以心满意足地离开这个课堂呢?怎么样才觉得,哇,今天的讨论太有意思了。我想,无非三点,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趣的讨论方式。

地球上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每个人都在彼此互相影响。在这里碰到的人,是我们生活的缩影,但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个周末的小圈子,尽情地放纵自己,做那个自由而有趣的灵魂?我们的言论,是否可以超纲,超出日常的客套,放飞想象力,比如学习,这么多的学习方式,再继续讨论考试,嗯,接地气是接地气了,但生活如常啊,生活如常,压力如山啊.....

我们可以跳脱开这些日常吗?比如分享一些自己非常独特的经历,我自己在美国数次独骂30天就是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经历,每天都有好多好多想法,喷涌而出。另外,都说美国人是“做自己”的典范,那么他们如何活出自己呢?我们学到什么呢?有没有一本特别有趣的书,让你发现有趣的灵魂,让你发现彼此可以隔空握手,Wow,这是我期待的方式,这是我想成为的人,这是我想做的,而暂时没有做成的事情,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但当给你放飞诗歌的机会时,你能抓住吗?

另外,在一个圈子里,我们如何时刻保持警醒,发现“集体无意识”?当我们集体围绕着一个问题打转时,有没有人跳脱出来,有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机智而不失面子地转移话题?这都是特别有趣的话题。

从讨论方式来说,一个挨一个的讨论,无疑是很好的方式之一,但有没有其他方式,比如辩论,比如随机主题演讲,比如用画画、视频等表现方式,表达的时候,也可以站起来,对吗?我想这是非常开放的场合,可以接纳、允许任何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还有,我们要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参加这个活动呢?来听一听?带来想法来表达?在这个实在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点什么?.......每一样不同的心情,都会是不一样的投入,不一样的收获。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的Life Coach已有4位学生主席和2位文字编辑,这是多么好的事情,此后,我们就做个观察者,看这个天南海北学生组成的群体,能够发酵到什么程度。

作者:周雪飞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dd11cd4e5e0

来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你能抓住吗?(但给你放飞诗和歌的机会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