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过马路,该不该闯红灯? | 探寻道德和规则的边界,做个特立独行的人

深夜过马路,该不该闯红灯? | 探寻道德和规则的边界,做个特立独行的人_第1张图片
图Sherman YangonUnsplash

此文源于一个小困惑。

早些年网上时常流行一类文章,似下面这种标题:“全世界半夜十二点不闯红灯的只有德国人”,此外还有一些称赞日本人素质的,相信大家都看过。

其实在网络尚未普及之前这些故事就已经流传甚广了,在笔者的记忆中,中小学老师就讲过类似的故事,用以教育我们遵守道德规范。作为一个从小乖巧听话的好学森,德国日本的道德神话被深深嵌入了笔者的脑海中。。。

说回那个小困惑,笔者曾在广州的萝岗区工作生活多年,彼时作为新区那里还是荒野一片,尤其是晚上九点之后就几乎见不到车来人往。

恰巧那时笔者经常加班,每次下班回家都会遇到上述故事中的情境:在可见的范围内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但是人行横道上的交通灯是红色。

所以,到底是过还是不过?

此时仿佛头脑中出现了两个小人在打架,A君说:“大半夜路上没车没人,这还不过,是不是傻?” B君说:“你的道德呢,让狗啃了?”

一时间双方激烈交火,大脑瞬间短路。

其实要想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追溯交通规则的来源和遵守规则的根本目的。我们之所以需要交通规则是因为道路资源有限,例如十字路口,一方通行时另一方必须让道,不可能双方同时通行,否则大家的通勤效率都会严重降低,甚至整个交通系统瘫痪。所以交通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多数人的通勤效率,这是其存在的意义。

然而吊诡的是,这本来是外在物理世界的规则,但人们却把这种外在规则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如果某人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闯红灯,大家首先会觉得这人没素质,没道德,而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人的行为影响了交通效率。

一般来说,这种将外部世界的规则内化的做法也没什么,毕竟大部分时候道德规范和外部规则所导致的行为是一致的。但问题是,自从内化为道德开始,外部规则和道德就发生了错位。我们需要红灯停绿灯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遵守外部规则的必要性,但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道德上的是非对错,全然忘记了“初心”。

在周边没有人和车的情况下,不顾红灯过马路,提升了自己的交通效率,同时没有影响任何其他人的交通效率,从外部规则这个本源出发,这就是可以做的一件事。

如果读者朋友仍觉得不舒服,可以这么去想,不远的将来,当你深夜过马路时,这个交通指示灯应该感知周边的环境,给出最优方案,直接显示为绿灯让人通过,这在技术上不难实现,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一定会让我们的交通系统更加智能。

延伸到德国司机半夜不闯红灯的问题,将来半夜没有多少车辆的时候,交通指示灯应该智能地做到一路绿灯。

剖析了这个困惑之后,容易进一步想到到,有可能我们平日里遵从的一整套道德文化规范之中,夹杂着大量已经被我们忘记了“初心”的,没有必要遵守的准则。

人们从小遵从很多规范和道德,但是已经忘了这些道德背后到底是什么,到底从何而来,我们只是为了遵守而遵守。而聪明人一定会问个为什么。

那些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和庸众之间的差别会不会就在于此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实笔者并无意教唆读者去违逆道德,而是强调重新审视那些内心的条条框框,感知外在规则和道德的边界,做到去伪存真。

如此,才能活得更明白,更自由。



请相信我:活在未来,你将永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夜过马路,该不该闯红灯? | 探寻道德和规则的边界,做个特立独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