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8日,为了更好开展从化亲子公益活动,受从化仁爱之家、家庭教育文化促进会委托,就河源明智学堂亲子诵读公益活动如何开展,专门派我与华哥、娟姐、雪敏、旻婴一行五人到河源实地取经学习。这次的游学活动让我感受很深、获益良多,在高学长引领下的河源团队,他们身上那份无我、利他、担当的精神,无论是在学堂或是户外游活动,时时刻刻都呈现着。参加游学活动的有来自深圳、东莞、广州共有30个家庭约70人。
众所周知河源的明智学堂搞得有声有色,现已成立10个学堂15个班。每个学堂约30-40人,设1个班主任,负责学堂主讲带读及掌握所有学员的打卡情况,另配3-4个领读老师。一般安排在周末,时长建议2个小时左右,共分2节,1至1.5个小时诵读经典,其余时间安排活动,如讲绘本、讲故事,分享收获,或学唱正能量的歌曲。为了提高兴趣,活动和诵读经典可穿插进行,孩子特别喜欢绘本,建议找当地培训机构商量合作,由其提供师资。若找不到可选在家常讲绘本的家长担当。在这个时间段,基本上是孩子参与,学堂务必要利用好这个时间组织家长沟通交流,约10-15分钟,有事说事,无事分享,也可以是小型沙龙的形式举行,将师父平常教给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分享给家长们。
下午我们要观摩的学堂为雅居乐中学的孝雅学堂,恰好今天是学堂《弟子规》班开课第一天,约有十多个家庭参加。按照河源的做法,开课第一节都是黄曼瑶老师负责开讲,目的是破冰以调动氛围。第一节开课流程:1、主持人欢迎词。2、领读老师上台领读学堂规。3、大家齐读学堂规(所有领读老师上台领读10遍)。4、老师解读学堂规和课程规细则。包括课前约定、课间约定、课后约定、轮值约定、学堂诵读规范五个方面。让新学员熟悉及自觉遵守学堂纪律,特别要向新学员灌输定能生智、静能生慧的理念。课堂中提醒学员多用正面引导:敬净静,能生慧。静有三个标准:1、静:嘴巴不发出声音;定:身体不发出声音;净:物品不发出声音。示意要求学员停止一切行为时用“收”的手势,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曼瑶老师还引用了《女史箴》中写到的“服美动目,形美动神;天道祐顺,常予吉人”,意思是美丽的服饰能够令人赏心悦目,行仪优雅能够展现神韵,上天总是庇佑遵循规矩者,而常降福给好的人,引导孩子们做个大声分享、安静聆听的男神、女神。约定《学堂纪律》时学会向孩子提问:如能否提前10分钟到学堂、食品、水杯能带入学堂吗?当孩子们自己回答不能的时候,就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用手指帮助孩子牢记诵读五要素:大声、清晰、慢速、准确、指读(一年级以下的孩子)。这节课老师还特别示范上课礼,包括尊师礼、请经书礼、拜孔礼。每个学堂配有一个小铃铛,仅限老师和值日家庭使用。尊师礼:上课时由值日家庭家长带头喊:起立、礼(说完礼再鞠躬行礼),其他学员跟着仿效。下课时所有学员起立弯腰说谢谢老师。鞠躬行礼时男生双手放在双腿两侧,女生双手重叠放在腹上,右手在前。请经书礼:双手传递时,经书要高举过头,双手弯腰迎接,接书后后退两步。拜孔礼注意要揖深圆,拜恭敬。
第二节正式诵读经典。第一个环节为拜孔仪式;第二个环节是恭请经书,第三个环节是正式诵读。平常诵读新内容前要复习:一是背诵上周所学内容,二是按七循环要求串背。可采用集体背诵或抽查的形式进行。学长建议每节课内容不要多,建议100-150字,最好能在课堂读25-30遍,同时也让孩子容易背诵有成就感。在孝雅学堂的经典诵读活动中,主讲老师将导师援予的“赞美不停,鼓励不断”两把刷子用得非常好,无论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都能找到对方的优点加以赞美。在诵读过程中要采用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方式以增加趣味,如一年级以上的学生齐读、黑衣服的家人齐读、爸爸陪着来的齐读、妈妈陪着来的齐读,让每个家庭都有一次带读机会以展示自己。最后是布置作业环节,一百遍不能少,每周还要有一条力行的约定,如父母呼,应勿缓。打卡情况统计表设共享文档,由家长自行填写诵读与力行情况。鼓励家长发亲子诵读的视频、照片,最好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学会找到赞美孩子的亮点并给予赞美鼓励。诵读经典的过程是树立孩子正确的信念,让孩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有德君子。
晚上我们还到公园国际小区参观知行学堂,此学堂为热心的物业负责人免费提供给河源智慧父母团队使用,还赞助了桌椅及电视机,简洁而又实用。河源家人善于整合利用资源,在楼盘物管或社区居委会开设学堂更容易操作。晚上我们在那召开次日户外游家长沟通会议,进一步讲解活动流程与注意事项。“行无痕,游有德”——是“明智学堂”智亲团的团呼,也将成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基本守则。《无痕规》倡导环保意识,每人备一个垃圾袋随手捡垃圾,同时还要敬畏自然万物。
“穿越金秋”游学活动流程如下:
(五个环节·十大体验)
一环节:8:30前签到;8:30-8:50诵经典(听领队安排)8:50-9:00听指导热身,9.00点活动开始(提示先上洗手间)二环节:9:00-11:00徒步3.5公里(按分队排序走)(1)1.5公里林区公路(静能生慧)。与孩子准备止语,商定止语“方向、喝水“等手语。(2)转入山林.(各家庭开始止语~阅山色),约1.5公里山路.约需走50分钟。(3)抵达小山坳:交流止语的感受(与孩子)(4)辩足迹(动物足迹.不宜停留,边走边看:路边山捻树),后抵达枫树大草坪。
三环节:11:30左右。停留在枫树大草坪(约进行2个半小时的“智亲团专区“活动。(1)问金樱.(梗、叶果等N个特征)(2)享野餐(交换食物点心)(3)升阳气(家庭为单位:晒背·午休30~60分钟》(4)诵经典(按各学堂诵读任务)
四环节:14:00从枫树大草坪出发1.5公里彭叔山寮(没有指示牌)听树语:家长和孩子轮流红领中蒙眼互助带路(细声)五环节:在彭叔山寮(1)说收获:以学堂为单位组织分享(学堂负责人主持)。孩子分享一>享茶点一>家长分享(四好家长)(2)16:00左右等待团队车辆接送返回络点。
第二天的游学活动中,给了我许多的启发。第一是安全意识。首先体现踩点选址,高学长为保障活动安全,曾三次去现场踩点。其次是召开家长沟通会,提前将注意事项告知,让家长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精神上的,适度的苦行是磨炼人的意志,人要想改变就要离开舒适区。二是物质上的准备,宜轻装上阵。此次游学更注重的是将经典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除为自己准备食物外,还鼓励家长让孩子为老师也准备一些,让孩子学会分享,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三是以防队员走丢或掉队,每小组设前、后两个队长,各组队员不能超其他组队旗。第二是教机意识。整个活动环节设计十分巧妙,处处是教机。家长在每个环节中,有没有利用好每一个发生来引导孩子,有没有用真爱表达。在观山色止语环节,因事前家长需与孩子沟通约定止语时间,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也请孩子来监督家长,家长这次过程中,除了止语以外,也不能接听手机。家长尊重孩子,孩子也会自觉遵守自己的承诺。
第三是照镜子意识。在听树语(红领巾蒙眼走路)环节,能从学长与孩子的表现照射出一些问题。孩子领家长走山路,因孩子思想较纯粹,不会人为设限,家长被蒙着眼,只能相信孩子,故都很顺利就完成。当家长解开红领巾回头看所走过的路时,才发现那路是有多么的崎岖与陡峭,由衷地感受到只要家长给孩子信心,相信他们有能力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信赖产生的力量。而当家长领着蒙着眼的孩子走,能照射出平常的亲子关系良好与否。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给到孩子方向、力量、耐心,相互之间是否有默契。问金樱环节中,我很有幸能坐在学长旁边,目睹他如何引导与发掘孩子的想像力,让孩子有更好的觉察力,通过自然教育延伸到感恩教育。
整个户外游当中,场面最为震撼的是约80人的大队伍在山林草坪上齐读经典《弟子规》,朗朗的读书声久久还回荡在山野当中,真正体现天地人,一家亲。相信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次很深刻的体验,最好的教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