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免团队的集体“懒癌”?

一个学校,如果“懒癌”泛滥,也就是这个团队停止成长的时候。因此,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实际就是成长的问题。

当一个学校上下开始将“差不多”挂在嘴上,体现在不肯认真、不肯计较、不肯付出、不肯负责的行动上,个个都成了和稀泥、躲懒、出世的“圆通大师”时,也意味着这个团队抱残守缺,创新精神缺失,质量滑坡是必然的结果。

首当其冲该负责任的,当然是领导者。

领导者让自己做事,如思考清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需要用脑。但让所有的人能够一起,为“正确的事情”,付出努力,去正确地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用心。

领导者不能“偷懒”。

领导者之用心,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真诚地关心。尽可能“关心”所有人这一事上,领导者是不能偷懒的。集体的懒癌,往往始于领导者的懒惰、和稀泥。

爱和信任,对于团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呢?优秀的领导者往往会做到:

——每一天,尽可能用积极向上的语言、非言语(如笑容、大拇指、握手、拥抱)表达感谢、成功的喜悦。

——当自己内心深知自己达不到理想状态时,会鼓励别人多提意见。

——认可每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有些人的行为不理想时,也会及时给予反馈,并把乐观、期望以关心的方式传达给那个人。

这意味着,领导者要修炼好“慈悲空”。

“慈悲空”——慈悲和空不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而是一种积极的忘我的态度。慈悲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从一种无我的状况出发,对周围的人、环境做出回应。我们的头脑中越能清空“我”,我们越能迅速地做出反馈——如果一个领导者,和一个强势、追求完美的母亲一样,认为自己总是会做得比孩子更好,对孩子的每一件事情,总是参杂太多自己的意见,则往往会让孩子情绪低落、阻碍孩子成长的主动性。

很多时候,人们是不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仅仅想要找人倾听一番。“慈悲空”,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行动——倾听,帮助对方排遣焦虑,不必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这就是一种沟通。也是爱与信任的团队文化的培育。

领导者必须学会“偷懒”。

爱和信任,体现在日常中,是不能替代他人思考。太能干的领导者,往往也容易带出一批“懒癌”患者。

有人说,人生的价值是由他真正的兴趣点决定的,因为那是他花费了最多生命能力的事情。但在学校这个团队中,显然,不少人的兴趣点并不在于教书育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点,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还有一批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每天茫茫然混着日子,校长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则需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其自我发现兴趣,并且信任他,会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好正确的事情,让其在团队中获得价值感。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己去极力追求人生的价值,我们应该让团队中所有人都分享到价值感。

学会“偷懒”则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鼓励、指导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独立思考,积极行动。领导者需要做的只是,坦率地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赞赏。也为他们可能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样的团队,才能因为更多人的成长而成长。

案例1:

上海某校,不仅学业质量优异,而且不断往外输送学校领导者,从校长、副校长、到教育局领导。究其原因,校长对于每一个学校中层乃至学校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给予了较为充分的指导。

某天,学校即将要挂出几条横幅。这天晚上,负责的老师问校长“横幅上写什么”?他不停地发短信、却又耐心地等待校长的明确指示。但校长给予的回复往往是:“你说呢”?该教师憋了几十分钟,终于列出了3、4条横幅内容,发给校长看。校长的回复是:“你觉得哪条好”?第二天一早,学校各处已经悬挂上了比较合适的横幅。校长和我说,我不能代替他们思考,他们必须先自己思考。一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到可以给我提供几条选择,我给予一定的修改、示范,但最后,我的目的是,他们再做类似的事情,不再需要再三请示我,只要把最后的结果报备给我就行了。以此类推,我是领导者,也是培训者,也是促进思考的导师。如此,我的团队人人都能在各自负责的岗位上得到成长,他们做好了事情,也有了成就感,做事情就会更积极努力。而我,只是那个必要的鼓掌者。

案例2:

江苏某校。我们正在讨论学校题库的建立。学科组长将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教师表情不一,因为暑假是大家都渴望休息的时间。学科组长一一询问,哪些人愿意负责哪一版块。大家开始沉默,逐渐找借口、抱怨,到最后,将目标都指向学科组长,大家都笑嘻嘻地说,“你最认真负责,水平也最高,还是你做吧!你做大家最放心,校长也最放心”。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显然,大多数人都极其希望学科组长承担下这一任务。学科组长听到大家的抱怨,即便有点为难,却已经有点松动,准备答应下来。这时,坐一边旁听的校长,打断了他的话,说,“这件事情,还是每个人做一点比较好。原因有1、2、3……”

事后,她留下学科组长,问他为何准备承担下不该他做的事情。学科组长答,“他们不想做啊,只好我来做嘛,反正我也做习惯了……”校长等他说完,耐心地和他解释,指出他的不对之处,“你揽下所有的工作,貌似你是个英雄人物,但是你却剥夺了他人为这件事情出力的机会。未来评优评先的时候,他们未必会觉得你是最辛苦的。因为是你,让他们在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自我评价的时候,少填写了一项工作,少了一次获得表扬的机会!最关键,你这样带自己的团队,是在鼓励他人偷懒。你应该做的事,是坚定地把任务分配给所有人,你负责揽总、修改。尤其不能有这样的思想——他们做得不如你好;他们交上来的东西,你修改花费的时间更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你没有给予别人出错、改正的机会。”

懂得适时“偷懒”的领导者,一定程度地表示自己的“无能”,才能让更多人的才能激发出来,在努力、付出中,体验成就感。

领导者要选对人。

团队中层的执行力是最关键的。

真诚和认真,是一个团队戒免懒癌症的良方。团队上下,可以原谅一个人的许多东西:无能、无知、不靠谱、或者行动粗鲁,却都不能原谅一个人不正直、不真诚,尤其对学校的中层而言,真诚和认真,是最重要的选拨依据。

如果一个人对“谁是正确的”这一问题比“什么是正确的”看得更重,那么这个人不能被任命为团队的中层管理者。因为这个人,一旦在执行任务中发现犯错了,便会立即选择“掩盖”,而不是采取纠错的行动,糊弄过去、马虎应付。长此以往,也鼓励其团队所有人,谨小慎微、懒于思考,习惯等待。

一个团队的中层,能力可以不是最高,业绩不必最佳,也可能缺乏判断力和创新力,但是,他必须真诚且负责,只有这样的中层的执行力,才不会损害学校的利益。一个将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的人,可能是聪明博学的,但是缺乏正直的品格、真诚的态度,却会极大破坏学校最具价值的资源——团队精神。

最后,领导者要鼓励“反对者”。

如果一个学校,笼罩着一种“害怕”、“紧张”情绪,必然引起“懒癌”集体泛滥——既然我怎么做不重要、既然我做了总是错的,那么我就等着你发号施令就好,马马虎虎应付就好……

很少有人敢于在团队中大声发表不同的观点。求同存异,躲在大多数人后面,是大众最基本的心态,因为感觉安全。但是,一个没有不同意见、不敢对错误抗辩的团队,长久之后,必然没有活力。

领导者要敢于主动为“反对者”免责,形成“学术研讨”的风气,对事不对人;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尽可能说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所以,领导者往往要创造非正式氛围,竖起“天线”,尽量接收不同频道的信号,并及时给予反馈。

当真相、事实、真正的关心和激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集体懒癌才能被强大的团队精神——爱与信任“化疗”掉。

也只有这样,团队会不时有“任务冲突”,而不是“关系冲突”。前者,大家关注的是争论的具体内容、为行动提出不同的角度;而后者则常常把分歧归咎于他人的人格、秉性和动机,从而引发争吵、激发个人情绪的波动,最终隔断团队中相互信任、共同成长的文化培育。

总之,爱与信任,是团队杜绝“懒癌”的核心要素。领导者,必须知其大(目标),守住小(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戒免团队的集体“懒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