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15章

第十五章九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59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與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凙;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凛呵,其若浴。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组还原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溺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严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庀以迬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字】

豫:乐也。《尔雅》旧说“豫”兽名,性疑虑、慎重。

犹:猶,愑属。《说文》旧说“犹”兽名,性警觉、戒备。

其若:如此怎么样呢?其: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若: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严:郑重,庄重,不放松,认真。

涣:流散,散开。

屯:(zhūn)迟钝

朴:意为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

坉:“土”与“屯”联合起来表示“用土来围合”。

浊:本义饱含泥沙杂物的污水。浑浊。

庀:治理。

迬:[zhù]:行止。 [wǎng]:古同“往”。

【校】

古之善为道者:帛书乙本“善”字残,甲本全残。竹简作“善为士者”后接“必”字。

通:帛书、楚简皆作“达”。

夫唯不可识:楚简中无此句,后作“是以为之容”,后无“曰”字。帛书傅奕皆有“曰”字。

豫兮:帛书作“與呵”,楚简作“豫乎”。

犹兮:帛书作“犹呵”,楚简作“犹乎”。

涉川:帛书作“涉水”,楚简作“涉川”。

俨呵:竹简作“俨乎”。傅奕“俨若客”当缺“乎其”二字,楚简作“严乎”。

涣,若冰将释:帛书作“涣呵,其若凌凙”,楚简作“涣乎其若释”。

敦兮:帛书作“沌呵”,竹简作“屯乎”。

旷兮其若谷:楚简中无此句。帛书作“凛呵,其若浴”,在下句。

混兮:帛书作“湷呵”,竹简作“坉乎”。

孰能浊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帛书为简句“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楚简作“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庀以迬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楚简作“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夫惟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楚简中无此句。帛书作“不欲盈”。

【注】

得道之人,在人群中没什么两样,不好辨识,只能大概做些描述。

【译】

古时候善于遵循道的人,一定是通晓微妙深邃的道理,高深难以识别,所以我只能大概说说他们的样子。迟疑起来就像冬天趟水过河那样,警惕起来就像害怕周围邻近的人。庄重起来就好像去做客,潇洒起来就像冰雪消融。(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谁能把浑浊平静下来慢慢变得清澈?(孰能庀以迬者,将徐生)遵循道的人,不会可以追求全部充实。

【解】

本章楚简相对完整,译文从楚简。

【未解】

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浊。

孰能庀以迬者,将徐生。

求见教?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识《老子》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