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tat - sar- mpstat - vmstat - 系统工具

iostat

$ yum -y install sysstat #下载拓展包

用法:iostat [ 选项 ] [ <时间间隔> [ <次数> ] ]

常用选项参数:

-c: 只显示系统CPU统计信息,即单独输出avg-cpu结果,不包括device结果
-d: 单独输出Device结果,不包括cpu结果
-k/-m:输出结果以kB/mB为单位,而不是以扇区数为单位
-x:输出更详细的io设备统计信息
interval/count:每次输出间隔时间,count表示输出次数,不带count表示循环输出


rrqm/s: 每秒对该设备的读请求被合并次数,文件系统会对读取同块(block)的请求进行合并
wrqm/s: 每秒对该设备的写请求被合并次数
r/s: 每秒完成的读次数
w/s: 每秒完成的写次数
rkB/s: 每秒读数据量(kB为单位)
wkB/s: 每秒写数据量(kB为单位)
avgrq-sz:平均每次IO操作的数据量(扇区数为单位)
avgqu-sz: 平均等待处理的IO请求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IO请求等待时间(包括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毫秒为单位)
svctm: 平均每次IO请求的处理时间(毫秒为单位)
%util: 采用周期内用于IO操作的时间比率,即IO队列非空的时间比率




## mpstat
是实时系统监控工具。其报告与CPU的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系统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状况信息,而且能够查看特定CPU的信息。

# 用法:mpstat [-P {cpu|ALL}] [internal [count]]
-P {cpu l ALL}      表示监控哪个CPU, cpu在[0,cpu个数-1]中取值
internal            相邻的两次采样的间隔时间
count               采样的次数,count只能和delay一起使用
--------------------------------------------------------------
$ mpstat -P ALL 5 2
表示每5秒产生一个报告,总共产生2个

CPU     处理器ID   
%usr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用户态的CPU时间(%),不包含 nice值为负进程    
%nic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nice值为负进程的CPU时间(%)    
%sys    在internal时间段里,核心时间(%)   
%iowai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盘IO等待时间(%)   
%irq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中断时间(%)  
%sof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软中断时间(%)  
%steal  显示虚拟机管理器在服务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处在非自愿等待下花费时间的百分比   
%guest  显示运行虚拟处理器时CPU花费时间的百分比
%gnice      
%idl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CPU除去等待磁盘IO操作外的因为任何原因而空闲的时间闲置时间(%)    

vmstat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1)用法
用法: vmstat [选项参数]
或: vmstat [选项参数] [数字] [数字]
(2)功能
功能: 报告虚拟内存的统计信息,关于进程、内存、I/O等系统整体运行状态。
(3)选项参数:
1) -d:         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2) -a:       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3) -f:        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4) -p:       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5) -s:       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6) -m:       显示slabinfo

$ vmstat 2 5       每二秒显示一次系统内存的统计信息,总共5次

1.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2.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3.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4.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kb)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注意: 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如超出1024k),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
5.system(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注意:上面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6.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user time) 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超50%的使用,那么我们就该考虑优化程序算法或者进行加速。
  sy: 内核系统进程执行时间百分比(system time) sy的值高时,说明系统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多,这并不是良性表现,我们应该检查原因。
id: 空闲时间百分比
   wa: IO等待时间百分比 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块操作)。
   st:来自于一个虚拟机偷取的CPU时间的百分比




## sar
是目前 Linux 上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之一,可以从多方面对系统的活动进行报告,包括:文件的读写情况、系统调用的使用情况、磁盘I/O、CPU效率、内存使用状况、进程活动及IPC有关的活动等。

# 语法: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其中:
    t为采样间隔,n为采样次数,默认值是1;
    -o file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file 是文件名。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v: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d:输出每一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r: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b:显示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a:文件读写情况
-c:输出进程统计信息,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R:输出内存页面的统计信息
-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w: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 要判断系统瓶颈问题,有时需几个 sar 命令选项结合起来
怀疑CPU存在瓶颈,可用 sar -u 和 sar -q 等来查看
怀疑内存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r 和 sar -W 等来查看
怀疑I/O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u 和 sar -d 等来查看
sar cpu资源监控

$ sar -u -o test 10 3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需键入如下命令:

CPU:all 表示统计信息为所有 CPU 的平均值。
%user:显示在用户级别(application)运行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nice:显示在用户级别,用于nice操作,所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ystem:在核心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iowait:显示用于等待I/O操作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hypervisor)为另一个虚拟进程提供服务而等待虚拟 CPU 的百分比。
%idle:显示 CPU 空闲时间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1. 若 %iowait 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2. 若 %idle 的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 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
  3. 若 %idle 的值持续低于1,则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如果要查看二进制文件test中的内容,需键入如下sar命令:

##### sar   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监控

#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核心表的状态,需键入如下命令:
$ sar -v 10 3

#输出内容:
 dentunusd:目录高速缓存中未被使用的条目数量
 file-nr:文件句柄(file handle)的使用数量
 inode-nr:索引节点句柄(inode handle)的使用数量
 pty-nr:使用的pty数量
sar 内存和交换空间监控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 sar -r 10 3

输出项说明: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memused: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 sar   内存分页监控

#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 sar -B 10 3

# 输出项说明:
  pgpgin/s: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pgpgout/s: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fault/s: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majflt/s: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pgfree/s:每秒被放入空闲队列中的页个数
  pgscank/s:每秒被kswapd扫描的页个数
  pgscand/s:每秒直接被扫描的页个数
  pgsteal/s:每秒钟从cache中被清除来满足内存需要的页个数
  %vmeff:每秒清除的页(pgsteal)占总扫描页(pgscank+pgscand)的百分比
sar I/O和传送速率监控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缓冲区的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 sar -b 10 3

输出项说明

tps:每秒钟物理设备的 I/O 传输总量
rtp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
wtp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总量
bread/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bwrtn/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 sar   设备使用情况监控

# 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设备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 sar -d 10 3 –p

 #输出说明
 参数-p可以打印出sda,hdc等磁盘设备名称,如果不用参数-p,设备节点则有可能是dev8-0,dev22-0
  tps:每秒从物理磁盘I/O的次数.多个逻辑请求会被合并为一个I/O磁盘请求,一次传输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rd_sec/s:每秒读扇区的次数.
  wr_sec/s:每秒写扇区的次数.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扇区).
  avgqu-sz:磁盘请求队列的平均长度.
  await:从请求磁盘操作到系统完成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消耗时间,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1秒=1000毫秒).
  svctm:系统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时间,不包括在请求队列中消耗的时间.
  %util:I/O请求占CPU的百分比,比率越大,说明越饱和.
  1. avgqu-sz 的值较低时,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2. 当%util的值接近 1% 时,表示设备带宽已经占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iostat - sar- mpstat - vmstat - 系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