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之目的手段---2018.12.1

前几天老师在我写的《阿伦森效应和动机的关系》点评中建议可以结合许又新教授的目的手段再加深认识。我当天晚上回家看了《心理治疗基础》中关于原因和目的这一节的内容,看完了还是不知道目的手段化和手段目的化跟阿伦森效应有啥关系,今天又看了一遍,虽然还是不知道如何很好的关联,但是确实跟前几天看完的感觉不一样了(有些书籍李老师看了上百遍,我真是想象不出来,他老人家的主观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因必有果,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因果观,都隐含着决定论。一个人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行为结果是因为他曾经如何如何,在这样的因果思维框架中,人的行为是由原因决定的,人没有了自由的容身之地,他的行为成了必然的结果,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或者实施指导也失去了意义。目的观认为人的行为有原因,也有目的,对人行为的目的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许教授的书中通过两个例子说明了对外目的和内目的定义:商人做买卖,目的是挣钱,这是外目的;儿童跑跑跳跳,目的在于活动本身给他快乐和满足,这是内目的。

目的和手段可以相互转化,先有内目的,后有外目的,就是目的手段化,这往往意味着人的生物性之社会化。在这个例子“我们把喜欢画画的孩子人为的分成两组,一组在画好画之后可以得到一张证书,另一组则没有。几天后,我们再让两组孩子画画但是不再给予奖励时,曾经得到奖励的一组孩子们明显没有未得到过奖励的一组积极,而后一组孩子对画画变得更加感兴趣了”中,第一组孩子因奖励减少而消极情绪增加,产生了阿伦森效应,这个效应产生的过程也是目的手段化的过程。由于外部奖励的刺激,画画的内目的趋于消失,拿证书的外目的日益起主导地位。在目的手段化的过程中,孩子为了拿证书而画画,体会不到画画的乐趣了,乐趣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农村娃为了改变命运挑灯夜读,他一开始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逃离那个穷山僻壤,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满足和愉悦,读书变成了兴趣而不是改变命运的手段,这个先有外目的,后有内目的的过程就是手段目的化,意味着社会价值之个人化或者奖励的内在化(自我奖励)。在这个手段目的化的过程中,读书由不得不做的事情慢慢演变成能够带来身心愉悦的事情,先贬后褒,先抑后扬,产生了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即阿伦森效应。

如果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外目的,没有内目的,那无聊苦闷、精神空虚是他必然要面临的境遇。

动机、目的、手段轮番出场,阿伦森效应负责背锅。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伦森效应之目的手段---20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