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

《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晚我参加了一场我堂弟的辞行宴,直白点说就是一群人一起去吃宵夜。谈到聚餐,或者说是中国的餐桌文化,又让我想起了上次28班战友哥斯拉的那篇文章《感情深 一口闷》http://www.jianshu.com/p/eec700b8a2de——话说回来,我还欠着她我好为人师的给建议的债呢。其中谈到了一个点,就是只有真正把你当成可以信任的朋友,才会真的真心实意与你干杯,直至喝醉也不怕。毕竟,酒后吐真言是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的。

      还有就是我的同桌那篇文章《十二年后的同学聚会,我们谈了什么?》,http://www.jianshu.com/那晚8月29号参加了一场我堂弟的辞行宴,直白点说就是一群人一起去吃宵夜。谈到聚餐,或者说是中国的餐桌文化,又让我想起了上次28班战友哥斯拉的那篇文章《感情深 一口闷》http://www.jianshu.com/p/eec700b8a2de——话说回来,我还欠着她我好为人师的给建议的债呢。。。。。。其中谈到了一个点,就是只有真正把你当成可以信任的朋友,才会真的真心实意与你干杯,直至喝醉也不怕。毕竟,酒后吐真言是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的。

      以上两篇文章,我也是在写就此文时,不知为何脑子里就冒出来的,也许是被她们俩人真挚且清晰地话语所打动,以至于在心间引发了感动,脑海中留下痕迹。写到这里,结合我最近阅读的书《万万没想到之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里面说到或许“浅交情”才是真正的有效人脉……

《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里大概是这样阐述的,人们都喜欢强联系,不太看重弱联系,但是,经过许多次的研究证明,弱联系传递的有效信息,从而合作并产生的创新率比强联系要高多得多。

        比如,书中这样写道:这是一项新研究。2012年6月,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冈珀斯(Gompers)、慕克哈(Mukharlyamov)和轩于海(Yuhai Xuan,音译)发了一篇名为《友谊的代价》的论文[插图]。这篇论文考察了3510个风险投资者,以及他们在1975年到2003年间的11895个投资项目。有些人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比如大家都是名校毕业;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曾经的同学、同事,或者仅仅因为两人是一个种族。

        这个研究发现,按能力搭档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率,而找熟人搭档,则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这些人愿意跟什么样的人搭档呢?能力是一个参考因素:如果两个人都是从名校毕业,他们发生合作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5%。但更大的参考因素是关系:如果两个人是同一个大学的校友,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0.5%。而关系亲还不如种族亲!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个种族的,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加22.8%。

        那么,不同类型的搭档关系,对投资成败有什么影响呢?两个风险投资者中如果有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其投资的这个公司将来能上市的可能性会提高9%。如果他的搭档也是名校毕业,则提高11%。所以按能力选搭档,哪怕你把能力简单地用学历代表,都的确能增加成功概率。可是如果选一个以前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干过的同事搭档的话,会让风投成功的可能性降低18%。如果选校友,降低22%。如果选“族人”,降低25%。看来,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

        所有人都喜欢强联系,哪怕是风险投资者和斯坦福MBA也是如此。我们愿意跟他们混在一起,我们愿意给他们打电话,我们愿意转发他们的微博。但是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说回我此次的经历吧!大家刚开始坐下,先没点吃的,而是要了两大瓶可乐(后面又再要了两瓶)和一副扑克,开始了打牌劈可乐的暖场活动。一共11个人,轮流发牌,最后三名各喝一杯200ml可乐。就这样,玩了一个多小时,每个人至少喝了两杯,最多的是十杯左右。我还好,喝了六杯,只是有三局连着喝了三杯,可乐冰冻过的,入口刺喉。喝下去不久,肚子有点涨,想吐,最后打了几个嗝,气消了也就没事了喝完了可乐,他们点了吃的以后,又接着三个人或四个人聚在一起打牌,而剩下不打的,比如我,就一起当观众。

        这期间,也是欢笑声、叫喝声不断,大家也玩的比较开心。等到点的东西上完后就开吃了,每个人也都不客气,我也从刚开始的有些拘谨,变得放得开了,变得一起大口喝粥、大碗吃菜、大声谈笑,倒也自在。吃饱喝足后,却也没有谈及各自奔向各自道路的种种寄语什么的,反而是说故事、谈过往云烟聊得热火朝天,也许这就是年轻人该有的一种洒脱吧!

        反正现在科技交通等都那么发达,是吧!况且,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所有的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相遇,不是吗?于是,他们便有的讲述着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毕竟,每个群体都有那么几个特别适合也很乐于调动气氛的人,类似于主持人或是分享嘉宾,而剩下的就是观众或评论员了——“很不幸”,我至今还在观众席为他人喝彩。

        这里面,有讲到自己在校叫别人“帮忙”洗衣服、打别人而被记过,然后被开除,最后又回去就读,哦,也就是九月一号开学的A同学(也就是和我堂弟一个学校的同学、朋友加兄弟,暂且叫他A同学吧!)。也有在刚吃完宵夜,就有一个他们以前一起玩的B同学来向A同学借一百块钱,从而引发大家对B同学口诛笔伐,进而又引出A、C同学与B同学的借钱还钱故事。还有C同学在外打工(好像是美团),虽然只做了四个月,但是每个月6000块钱工资,一定寄3000元回家里的故事……(故事好多,一下子说不过来肿么办,这次就讲一个吧!)

《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一声短促的铃声响起,接着铃声主人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战争”——信誉讨伐战 。

      情况是这样的,B同学想向A同学借100块钱,因为B同学知道A同学刚刚做完暑假工领了工资。但是,由于B同学的“斑斑劣迹”,所以,A同学就推说没钱了,并且还发了个我们刚吃完宵夜“没钱付账”的小视频给他,然后,B同学就只能回复了“呵呵”两字。接着,就是A同学说出了不借钱给他的缘由:不想因为借钱这事弄得朋友都没得做,而且还会害了他。

      怎么说呢?原来这位B同学初中没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到现在差不多两三年了,不仅没有能力向家里汇钱,有时还向家里要钱。实在要不到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没钱用了,就向这些朋友同学借了,而且借了钱要还的时候却一拖再拖,最终也有些不了了之,以致于在场的借了钱给他的很多都不再借给他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借到钱还好,如果借不到就会在背后说这位不借钱的同学朋友不够意思,刚发了工资连这点钱都不肯借......巴拉巴拉一大堆。那感觉就像是借钱给他就是理所当然的。并且,B同学借到钱只是为了过几天逍遥快乐的日子,比如,唱个k、吃顿大餐、抽条好烟和买部新手机等等。等我们讨论的差不多了,也就各回各家了。故事也暂时告一段落了。

        最后,回家路上,我想幸好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也没有真切地感受到这类人的这种行为。同时,我认为自己真的很难融入到这个社会里,因为我发现我对于参加这类活动毫无兴趣而此类情况“漠不关心”。所以我说自己还没长大就老了,而且还社会不起来。然而我还是在脑海里感叹了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由此可见,就如万维钢老师在他书中提到的:“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就这一点而言,的的确确校友录不是一个扩展人脉的好地方,甚至可能是带给你糟糕心情和影响的地方。

《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没长大就老了》之我真的社会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