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坛三才的华山论剑(四)——燕山诗话拾芹

大唐诗坛三才的华山论剑(四)——燕山诗话拾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上面做了方方面面的分析,有人会说,你这评价纯看身世和社会地位,不是评诗。那我说,三才的作品你就敢说谁的那首诗一定胜过谁谁吗?别说是三才之间,就是孟郊、贾岛的诗作你也难说就比他们差吧?自古文无第一。如果说有第一,那就是随意_徘徊老师文章《写作,是记录生命最简单的方式》写的某人吧——数量第一:平均每天1.3首?      ……晕,系统居然显示是敏感词,割一截吧。

      其实,我们现代人真正要客观评价三才的高度,我认为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以后的发展轨迹。让我来说,与其说是三才之争,不如说是三教之争。天才、地才、人才说,简直是狗屁不通!     

    看他们的作品,除了才华横溢、写法纯熟以外,在最后的哲理思辨上,或者说人文关怀,三人是大相径庭的,也就是各自的皈依不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三人对事物看法的世界观各自不同,具体体现在儒佛道三教的理念上。 

    首先,杜甫家出自白衣秀士,爷爷就是诗文起家,如果不是政治选错了边,他家的发展一定不会低于另一个本家诗人杜牧的。(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所以,他所本无疑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儒家思想。

    李白呢?他从小接受著道家的薰陶,大概在他十五岁左右吧,他就和一个所谓逸人东岩子的隐於岷山学剑也学道,(大家是不是想到了王重阳的全真派?呵呵),他后来一直有许多道教朋友和炼丹士,比如他诗中可以看到:元丹(就是丹丘生)、元演、紫阳先师、盖寰、高尊师、参寥子。道教的思想,只有老庄的无为自然思想、和稷下学派的神仙方术思想两块。合二为一的地方就是淮南。后来在理论上出了两个大人物,一是后汉作参同契的魏伯阳,一个是晋朝作抱朴子的葛洪,分别对应这两地。所以,我们现在搞明白了李白为什么喜欢往安徽与山东走的原因了吧?那就是寻道!关于李白的诗中体现的道家思想,我想这个就不用我科普了吧,什么三山啊、鲲鹏九万里啊,比比皆是。所以李白有个号叫青莲居士。

  道教里有许多根本概念,其中主要的一个是“神仙”。儒家以为性命是固定的,是没有人力可以作用的余地的,道家却以为不然,他们认为性命可以改移,所以主张性命双修。到了葛洪,关于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就完成了,所以说,李白所处的时代,正是道教发展趋于成熟的时代。

    正因为他们两人的所学不同,大家还记得他们初次进献给玄宗作为晋身之本的文章题目是什么吗?杜甫进献的是《进三大礼赋》,说的是国家郊庙之礼仪,这个方面的前贤大家想起了历史上哪个文豪没有?对了,就是屈原!而李白献的是《大猎赋》,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理,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看到了没有,他们两人面对着仕途上唯一的拼搏机会,都展示了自己生平绝学,杜甫的是儒家典籍、李白的道家学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唐诗坛三才的华山论剑(四)——燕山诗话拾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