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业,高盛的雇员中已有超过25%是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平台替代了投行分析师的部分工作;在医学领域,BM的沃森在医生录入病人情况之后的30秒内,就可以把诊疗意见列出来,每种意见还会标明出处,并用置信区间告诉医生自己有多大把握。
机器已经可以学得这么快,我们人类还需要学习什么?
一、网络时代我们应学些什么?
二十年前,我们流行的是神奇记忆法,电视广告里充斥着各种能够记住圆周率后1万位的记忆专家。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开始说“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用来思考的”。实际上,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快,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记住每一个知识。
在今天,原本很多由人类掌握、支配和使用的知识,正在被机器替代。在金融业,高盛的雇员中已有超过25%是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平台替代了投行分析师的部分工作;在医学领域,BM的沃森在医生录入病人情况之后的30秒内,就可以把诊疗意见列出来,每种意见还会标明出处,并用置信区间告诉医生自己有多大把握。
所以,我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价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更多是探索未来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更多是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何种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更多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首先,正像我们之前说的,学习无外乎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价值观。
1.知识的学习:具体某个领域的、用来阐述道理或解释事情或完成仼务的相关信息。
2.能力的学习:这里的能力是广义的,既包括特定领域的技能,比如打篮球、写程序、画插画,也包括超越具体领域的通用能力,比如思维、沟通、计划等。
3.价值观的学习:整体的心智模型和价值体系,也就是,对事物的判断。
这三者的区分对于学习和信息获取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连这个分类都没有弄明白,极容易进入低效学习的误区。比如让你膝盖中枪的以下三点误区:
误区1:知识零散化,导致信息饥渴症以及信息过载
比如,你想学习如何与客户打交道:看微信公众号“与客户见面之前,可以先对着镜子给自己做个增强信心的姿势”,很有道理,收藏;资深同事说“介绍公司的时候,要多强调我们很牛×,客户才会买我们的东西”,赶紧记下来;刷知乎,看到“与客户沟通的时候,不要总是自己说,而要多提问、让对方说”,很不错,记笔记等等。
这样,你很快记满了成百上千条知识,你不停地学习,不愿放过任何渠道收集来的任何知识。一段时间后,你突然觉得:啊!为什么有这么多要注意的?我学不完了,好挫败。
你之所以会对这些碎片信息孜孜不倦、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要记住是因为你没有一个知识结构。倘若你能够知道,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无外乎三个方面:信心、能力、匹配,就不会有上述情况。
一方面,你能够按照这三方面对信息进行归类,而研究表明,大脑的长期记忆容量其实是无限的,只是零散信息太多,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调用,而分类之后就可以方便调用了。所以,这样分类之后,你不会感到信息量太大。
另一方面,你也不会再有这种信息饥渴,因为从这三个方面,完全可以自己推出上面那些小技巧,比如,做一个提升信心的姿势是为了给客户信心,介绍公司的牛×是为了证明公司能力,而多提问呢,则是确信我们的产品/服务能够匹配客户的需求。
听以,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碎片知识饥渴,或者明明有很多这个领域的知识,但遇到问题还是无从下手,你就该知道,不能再吸收零散信息、而必须要建立知识体系了。
误区2:只学价值观,忽略知识和能力
“有趣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你还没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这些都有道理。但是,如果只是学习这些“道”,却没有相应的“术”和“器”来支撑,你会发现,道理都是别人的。
如果你认同“有趣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那么就去思考、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如果你认同“你还没成功,是因为不够努力”,那就去寻求努力的方法论。
虽然“道、术、器”,“道”在最前,然而,“道”是你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悟出来的,倘若没有“术”和“器”,即便知道了“道”,又有什么用?
我们很多时候想一步登天地掌握“道”,其实登上的只是空中楼阁。
误区3:将知识与能力割裂
比如,我们学开车,教练跟你讲了很多注意事项,解释了刹车、油门、档位,这些都是知识。然而如果你没有学会开车,不具备开车的技能,那这些知只完全没有用处。
再比如,我在结构化思维里面讲过MECE原则,我们很多人也知道MECE原则,可并没有在说话和思考的时候用上它、让它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那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仍然没用。
所以说,有些知识可以只是知道就好,比如“牛奶是白的”,然而大多数知识,就像如何开车、MECE原则这样,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几乎是毫无用处的。
而且,这种不能转化为能力的知识,学得越多,只会让你信息过载、浪费时间、感到挫败,倒不如,就选择一个知只去学习,将它真正变成你的一部分。
三、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如何能够避免上面这些低效学习误区,在碎片化的环境中保持深度思考呢?唯有建立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能帮我们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相互间的联系、举一反三,从而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最终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从以上的图我们可以看到,零散的知识吸收,是跳跃式的、点状的、相互割裂的;而有了知识体系之后的学习,是结构化的、网状的、相互关联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那么,如何建立出这种知识体系呢?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方法一:明确自己的学习背景
当你刚开始学习一个领域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有的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如果你学习的东西不能用到,你会没有动力去学,而且就算学了也很快会忘记。
比如,此前我的本职工作是咨询,咨询领域是组织设计,业余时间开公众号、研究个人提升方法论,所以我就会有两套知识架构在脑海里,任何知识进来就自动在脑海中、笔记里补充到以下模块。
比如咨询的:影响组织效率的六大方面:
比如个人提升的:—个人需要具备的技术以外的能力:
当然,这两套架构之间也是有联系的,这种架构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类比。
比如,我把个人提升看成企业提升的微观版,其中组织设计里的各领域人才要素,相当于个人能力提升里面的专业能力要素。我知道,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会针对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进行大量投入,而对其他人才,保持行业平均水平就好。由此我会想,个人的专业能力提升其实也一样的,讲求“T”字型,横向上,各领域都懂一点,纵向上找到自己赖以谋生的专业领域去深挖。
总之,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很难建立起知识架构的,因为你很难知道,这个知识是用来解决哪个领域的问题、跟你的个人目标到底有什么关系。
方法二:通过各种可靠渠道建立架构
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你可能会想:在我对这个领域不了解的时候,我要如何建立起这样的架构?答案是:通过高质量信息渠道,找一个已有的体系,而不是自己搭建。
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大学里面学的一些课程,好像听懂了,然而好像又不知道怎么用,也不知道各门专业课之间到底是什么联系,它们是如何组织在一起解决问题的。
教材占很大的原因,如果你不读本校老师编撰的教材,而是去读一些经典教材,比如经济学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心理学看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豁然开朗。这就是高质量信息的作用。
那么,在建立知识架构的时候,什么是靠谱且高质的信息源呢?答案是:专家、专业网站、经典书。
1. 专家
你摸索数月而不得入门,可能还不如专家跟你讲1个小时收获更大,因为他她研究很多年了。通过专家跟你讲,你可以直接借用他们的知识体系。至于说,去哪里找专家,现在社交网络这么发达,还有不少付费咨询的互联网产品,只要领域不冷门,不会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2. 专业网站
如果你找不到专家,那你还可以在知乎、 Google、 Quora、Wikipedia或者其他靠谱的网站,找到相关领域的信息。
3. 经典书籍
你可能会喜欢读科普类、趣味性的文字,然而,如果你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小问题,而是真的想系统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那么,经典教材不读就很难建立起架构。一方面,趣味书籍往往选取某个细分角度,无助于你认识全貌,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趣味性,必然在一些难懂的知识上迸行模糊处理。
方法三: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架构
你可能会说:别人的知识体系,未必适合我用啊。是的,所以,在你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需要不断修正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上面提到关于组织设计的知识体系,是按照影响因素来建的,实际上,也可以按照流程来建。过去,很多企业找咨询公司,常常是一下子建全套体系,所以用流程是合适的。但后来,很多企业更多是问题导向,哪里有问题就处理哪里,所以影响因素就是更合适的。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最终形成的知识结构可能也不同。
方法四:在架构中填充知识
现在,我们有了架构,那么如何在架构中填充知识内容呢?我建议的一个方法是:
首先,把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在手机里,用什么软件都无所谓。记的时候不需要组织语言,记关键词就可以,这样最快。如果是微信文章里的,你可以直接截图保存。
其次,每天对当天的知识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地列到某个应用,比如EVernote里面(如果你在上一步中也是用 Evernote,那你需要分开不同的文件夹)。
最后,定期回顾,如果是重要的知识,再记入到知识架构里,作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然,这也是另一个文件夹。
用这种方式,即便是碎片化信息,也能够进入到知识体系。
方法五:将知识之间、知识与问题之间进行关联
很多人都觉得:我明明学了很多知识,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思路?为什么有人学一个知识,就可以轻易举一反三地解决很多问题?
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知识,是因为知识和问题之间是脱节的。那么,如何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呢?答案是:二者都向对方靠。
1. 知识向问题靠
每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比如,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你可以用来管理下属(分析他们的需求层次,并据此激励他们),也可以用来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处的需求层次,从而确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还可以用来分析奢侈品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买奢侈品,满足的不只是物质需求,
还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这样思考的话,以后你真的遇到这个问题,就能回忆起,可以用什么知识解决了。
2.问题向知识靠
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不要抛开过去的知识坐着苦想,而是回到你的知识体系,去查看哪个能帮你解决问题。多次之后,你就知道某类问题该用哪类知识解决了。
如果能够常常做这些“向两边靠近”的思考,不仅能够建立起问题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会逐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它们不再是割裂的众多点,而是可以放在一起去解决某个问题。
四、为什么我没有提工具
很多知识管理类的文章都会介绍工具,而这里,我几乎没有说工具。我一直认为,工具从来不是最大的障碍,倘若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方法论,你自然会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但假如我们只会工具,却不懂得方法论,那工具也发挥不了作用。
工具很容易学,比如画思维导图、用各种记笔记的应用软件,这些会给你成就感,但也会有错觉,让你觉得会用工具就真的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实际上,任何知识体系,都不会像工具那样,看个说明书就能会。
总结:
1.技术和互联网如此发达,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不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更多的是探索未来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更多的是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何种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更多的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2.从学习来说,分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类学习。这三类内容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倘若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同,就会出现如下误区:
误区一:知识零散化,导致信息饥渴症以及信息过载。
误区二:只学价值观,忽略知识和能力。
误区三:将知识与能力割裂。
3.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有知识架构、有知识内容、内容之间有联系。
4.建立知识体系的步骤:明确自己的学习背景、通过各种可靠渠道建立架构、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架构、在架构中填充知识、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问题之间进行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