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道德经》39

第七章4 我们一生的修炼课题|解读经典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聊《道德经》。在第七章里,老子前边讲“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然后老子接着总结说“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这是《帛书》乙本的讲法,“不以其无私欤”是一个反问句,难道不是正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私利,然后才能够真正成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私利吗?所以,这是老子总结性地讲了一下这个法则,就是你放下自己为大家先付出,反而大家来成就您,最终能成就您的事业,您说您个人利益真的损失了吗?没有,个人利益反而增加了,所以老子讲了一个智慧,就是舍和得的智慧,一定要先舍才能得,这是人世间的一个法则。

前边我们一直在讲做领导者应该怎么办,就是“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为私欤?这是反问句,故能成其私,我们今天就不讲领导者了,大家说总说领导者,都是领导的事儿,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老百姓明白这个,人生也会不同的。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就这个私字,影响我们很大,我们看这个私字怎么讲,什么是私?什么是公?公和私是对立的,大家看这个私字,左边是个禾字,禾苗的禾,当庄稼讲。右边一勾一点,这个字读什么?这字就读厶(sī),私有财产的私,原来就右边这个一勾一点,最早的写法是一个竖,往下走的时候然后向左边画一个圆圈,向右勾,勾出一个圆圈来,这就是最早的私字。后来,画了一圈,左边再加个禾苗的禾,意味着庄稼有归属的人,这叫私有财产,所以这个私就跟圈地一样,勾了一个圈向右,这个就是个人的。公在私的上边,大家看这一勾一点上边,左边一撇,右边一捺,向两边分,跟它正好相反的、分给大家的,大家共有的,这叫公。所以,叫背私为公,跟它正好相反的就是公。

私就是个人的私有财产、私有利益,这个私影响我们特别大。就拿我们健康说事,私有的概念在我们的心里一出现,您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患得患失,我们总想得到,又怕失去,因为我有拥有的感觉了,在这患得患失之间会出现七情,叫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都跟个人利益相关。怎么可能呢?所有的情绪难道都跟自己的利益相关吗?都是这样的!

我们来看喜,为什么会喜?因为我获得了什么东西我会喜,这个喜字就像战胜了敲鼓的状态,叫“喜”。

为什么怒?怒字下边是个心,跟情绪相关,上面左边是个女,右边是武器的状态,“又”在过去是一个武器的状态,这俩和起来叫奴,这种奴役的状态、心态是“怒”。

忧和思都跟我要获取什么东西相关,我会处心积虑地想,忧、思、虑,都和我自己要获得什么相关,我为了获取什么而去设计谋去想,这种状态叫思虑。

悲字下边也是个心,上边向左、向右两侧的两个羽毛,意味着分离、分开,为什么会悲伤?因为我失去了什么东西我会悲伤。

恐和惊都是什么来突然惊吓到我,可能我的利益突然受损失了,这个时候会恐和惊。

大家看这些七情大多数都和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会有关的。所以,在意自己利益的时候,您七情就会越来越多,您体会一下,如果您不在意,您心里就不会有这种喜、怒、忧、思、悲、恐、惊了。

古代有个小故事,说一个将军,征战沙场,胆量大的惊人,什么都不怕,有一天将军自己在府上玩一个古玩,一个瓷器碗,很漂亮,结果一失手,这瓷器马上要掉地上了,他一把给抓住了,可虽然是抓住了,这心脏噗通噗通跳得不得了,然后他坐那就反思,他说这奇怪了,我每天打仗征战沙场对方千军万马我都不害怕,我心脏都没这么跳过,怎么因为这一小小的东西我的心脏就跳成这样呢?为什么?仔细分析自己,原来我在意它,这是我的财产,多么珍贵,我越在意它越觉得心里边会跟着波动。所以,在佛教的《心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什么意思?就是您没那个挂碍,您心里也不跟着波动,无有恐怖,您要是有那个挂碍,您的心就跟着波动。这七情一多了,会影响气血运行,然后会让自己身体出现问题,怎么影响运行?七情会影响气血运行,比如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聚,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大家看,您说这气机会紊乱,它会伤五脏,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忧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大家看,五脏受伤了,这七情实际是我们很多人生病的根源,我们越是在意自己的获得,自己的所有财产等等,可能这七情就越重,越容易生病。另外一种状态是什么?是我不在意它,我放下它,忘记它,没事,我为大家多做工作,您放心吧,世界会给您回馈的,而且越回馈越多,您会越做越好,因为您不在意它,没有任何的纠结,您会做的非常的顺畅,非常的坦然,会大步往前走。

所以,这种无私的状态是一种养生的好状态,这种状态是让我们去了解的,实际上我们所有人都明白这道理,但是我们不容易去做到,因为我们天生就有为自己获取的这种本能。我们人大脑进化有三个阶段,一个阶段叫爬行动物的阶段,是脑干,小脑主要是这一部分,负责动作,跟鳄鱼、蛇是一样的。再进化到哺乳动物的时候,边缘系统特别发达,这边缘系统就负责狩猎、进食、各种冲动、欲望等等,这个跟原始的一些本能相关,比如食欲、性欲等,获取利益的力量强,所以,在哺乳动物里边,比如说大猩猩群体,它的边缘系统就非常强大,大猩猩永远只为自己,动物学家从来没有拍摄过一个照片,一个大猩猩抱着另外一个大猩猩,然后去摘树上的水果,然后两个大猩猩分着吃,永远不会的,永远是抢,有食物了就会抢,然后暂时相安无事,所以这种为自己谋利的状态是动物发展到了动物极点的时候,边缘系统会特别的发达。

但是人跟它不一样,人经过很漫长的进化,进化出了一些更多的本领,就是最后一个大脑,我们形容是三个大脑,最后一个大脑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化了很长时间,我们动物学家一直搞不清楚,人类在最近的5万年里边,大脑容量增加的没有想象那么大,可是为什么人类就突然从动物里边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主宰了?原来人类一直在进化这个最后的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负责什么?负责各种关系的协调,情感的协调,比如爱情,并且克制欲望,克制边缘系统的冲动。因为人类有了大脑皮层这种能克制欲望、冲动的,负责协调的复杂系统,人类才能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大猩猩最多二、三十个在一起生活,人类几百个、几千个,成为部落,联邦,建立国家,对抗恶劣自然环境,互相帮助,最后进化成功,成为人类。

所以,这个从私到公的转变,是人类进化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大的法则,老子一直在讲这个法则。我们人类生下来本能就在乎自己的私利,一般让1岁的婴儿分东西,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会公平的给大家分,多出一个礼物他都会把它毁掉,绝对公平,这是遗传来的本能。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他会给自己多分,不给别人,这是动物本能。所以,克服私心是我们一生需要进行的修炼。有的人说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就要培养他的领地意识,我觉得不用的,你放心吧,这个边缘系统极其强大,克服一辈子,未必都克服得掉,谁能够把自己的私心尽量克服掉,为大家着想,这个人就符合自然法则,就一定会成功的。就是简单的从身体结构来讲,这样的人心里比较坦然,不纠结,患得患失很少,他的身体就会更健康。

所以,我们看那些百岁老人,各种生活习惯都有,有抽烟的、有喝酒的、有吃肉的,但是所有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性格特别好,不勾心斗角,绝对没有没有斤斤计较的那种性格,乐于助人。有的老人就这样,邻居借什么东西拿去用,就说给你拿去用吧,没关系,没关系,自己炖个鸡,大鸡腿先给邻居的孩子吃,这样的老人就长寿,他没有纠结,七情特别平淡,所以他气血就平和,这是养生的法则。

今天聊了很多内容,实际这里边每一个内容要聊都有很多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开个头,老子告诉我们,“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正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为大家做事,结果大家反而来成就他,能够让他的私人利益最大化。

注:本文章来自“大伦书院”,感谢罗大伦博士的细心讲解,这里分享的是文字版,语音版可以关注公众号:罗大伦频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大伦《道德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