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声告白》遇上《生活在别处》――母爱的结局会怎样

当《无声告白》遇上《生活在别处》――母爱的结局会怎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6.20  星期三  天气 晴

《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读这部作品,平易简单。

《生活在别处 》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残酷、纠结集于一体。

    也许把近几年畅销的小说《无声告白》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别处》联系在一起似乎很牵强,这个想法是我看完昆德拉小说一周后看到我当时写的关于《无声告白》的读后感而产生的,很疯狂,在看到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当时的震撼与思考,同时也将近期结束的这篇小说联系起来,说到底有点忘记《生活在别处》中的男主人公,但却对当时描述的一种近似于恋母情节的故事牵绕,想想既然这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某种隐形的联系,就试着来说说我的看法与想法。

    当时想到这种联系的时候,自己也挺惊讶的,觉得是不可能联系起来的,但脑海里传递出来的信息引导我还是提笔了,这种内在的震慑力对我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无声告白》遇上《生活在别处》――母爱的结局会怎样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擦出微妙火花

    在《无声告白》中作者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这在《生活在别处》中的主人公身上也同样适用,不同的是《无声告白》中描写的是一对母女关系,母亲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加于女儿身上,对莉迪亚抱有很大的希望,从不问她的兴趣与爱好,为她安排好所有的生活,然后女儿就重复着这样的日子渐渐成长,女儿的听话也是害怕失去母亲的成全,而母亲从未站在女儿的立场上考虑,还有隐性存在的种族歧视,自己性格内向,这种母爱带给她很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导致自己选择自杀,寻求解脱。

    故事是倒叙进行的,整个故事都在寻求真正的凶手,其实是施加给他巨大的精神压力,母亲过于期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将爱变成了强迫与压力,这种爱无疑是种扭曲,也是种过分的期待,母亲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生活的不甘与失望,决定将这些都加在女儿身上,这种想法在一开始就不应该独自主张实施,所以最后的凶手应该是母亲过于极端的期待。这种母爱是很累的,也会很委屈、很压抑,所以最后自杀来逃离,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从这个故事里,我对母爱又开始重新审视了,对于梦想、家庭、期待、种族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母女之间的爱与被爱,都是悲伤地,都是让人不愿意回忆起的,都感到满满的惋惜与同情。

这种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将自己的梦想加于儿女身上导致悲剧的发生,在母亲看来这是爱的倾注,是爱的表达方式,其实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都有选择喜好的权利,不要因为一些事情的牵绊而迁就自己,屈服于他人,委曲求全,这样终究会失去自我,造成痛苦的结局,对母爱会有所曲解。

当《无声告白》遇上《生活在别处》――母爱的结局会怎样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而在《生活在别处》中同样表现出了母亲的过分期待与过分的爱,以至于我们会看到文章中出现的恋母情结,雅罗米尔还未出生时,母亲就为他规划好了未来的路,她告诉自己儿子是一位诗人,因此从诗人的诞生、诗人的成长、诗人的死亡都是母亲所期待的样子,儿子活在母亲伟大的爱里,也在母亲无所不及的关怀里长大,这样的生活同样被剥夺了自由,而母亲知道诗人需要自由,但由于对这种自己亲近的骨肉的依恋扭曲为情人的感觉而近乎疯狂,她的感觉与爱早都超越母亲的界限,形成一种变态的爱恋,她怀念让自己兴奋地小生命,依恋哺乳时带来的快感,她将儿子看成是小情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以儿子的喜怒哀乐来过自己的生活,但同时又渴望性爱的刺激而与画家偷情,又不放弃对小情人的关注,她害怕的事情会随着儿子的成长顺其自然的发生,似乎从母亲变成了偷情的人,这样的心灵是有缺陷的,偷看儿子的日记得知她已经恋爱时近乎疯狂的状态都体现出了对母爱的扭曲,我想这是一种心灵的疾病,治愈的只有自己。

    这也是她不能控制的悲剧,她孤独、寂寞、渴望刺激、渴望被爱、渴望顺从,所以满足这一切的只有雅罗米尔,只有自己一直期待的诗人,诗人的生活却与常人是不同的,他们的世界里注定孤独流浪,注定要有刺激才能有灵感。

    所以雅罗米尔也经常会在各种场合里发现新的刺激,寻求那灵感爆发的一刹那,因此生活正如做梦般,从一个梦过渡到另一个梦,从一种生活进入到另一种生活,而这一个个的梦是完整的,互不干扰,一种生活也是独立完整的,他的灵感来源于女性的刺激,他想通过女人来拥抱世界,想通过梦境来重构自己的诗歌体系,这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压抑与不自由,而恰恰这些郁郁而终的东西是自己的母亲倾注的爱,不能拒绝又无法解释,面对母亲的一系列猜疑与强迫还有表现出的母爱,他只好顺从,他的痛苦也只有母亲理解,也许倾诉会让他更能逃避这种束缚,更能逃避母亲咄咄逼人的目光,更能让自己在顺从的伪装下获得自由。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漫长的等待,显然伪装是不能达成目的的,诗人的痛苦没人会理解,诗人终将孤独。诗人见证了伟大的一刻,获得了人们的期待,成为万众瞩目的诗坛一员,这就意味着他更加孤独,更加需要自由,需要新的刺激,所以在母亲的这种期许里,他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诗人的死亡。

故事就在诗人之死中结束了,诗人是一个特殊的身份,从诞生到死亡,他们的命运都是短暂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关怀,自己的期待。而在这种期待里关乎整个人类与世界,当一切变得不是自己内心渴望的样子就会选择死亡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给灵魂安身之处,这就是诗人的一生。

    故事的结局都是死亡,一个倒叙一个顺叙,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之所以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是觉得故事的结局与悲剧都同样对我产生很大的震撼,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自杀与一个诗人的死亡无疑都是寻求心灵的那一方净土为了摆脱自己的生活,这让我有点凄凉。

    两者都在母爱的包围中解脱,母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爱可以是一切,可以是生活的全部,然而他们错了,他们既不能将梦想当做是爱,也不能将刺激当做是爱的表达,这是一种心灵的扭曲,终将导致悲剧,产生不可救赎的错误。

古灵精怪的想法

  从这一角度他们是有共同之处的,于是在这个安静的晚上执笔肆意的洋洋洒洒了这么多的文字,其实这也是牵强的联系。两个生活在极度不同的生活时代的里所关注的事物是有极大不同的,昆德拉生活的法国捷克一带是有战争的发生,人们在战乱的年代里最确实的就是爱的刺激与鼓励,那个战乱的年代需要心灵的安慰,于是画家偷情、母亲偷情、丈夫偷情,似乎这样的生活才会满足战争带来的创伤,战争的纷扰,人们内心的惶恐不安更需要一种安慰,也许那就是性,它能带来刺激的同时也能让人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这是凸显自己唯一的重要的方式,这种生活是唯一的选择。

    而伍绮诗生活在七十年代的美国,那里和平安静,唯一不好的事丈夫是中国人,从一开始就突出了这种种族差异,在这样的家庭里无疑会产生小涟漪,事实是种族的差异与母亲的强迫导致悲剧的产生,两个时代,两个国家,这样的联系让我更加思考了人性、道义、种族、母爱、与自由,人性在现实里是那么丑陋与自私。道义的只是自己终将背叛的再也回不去的关心,种族似乎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的自权主义,也是一张永远撕不掉的标签,这个标签从一出生就是无期死刑的宣判,从一出生就是一辈子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母爱,伟大而自私,但有很多变态的关怀,我们会强加一些令人讨厌的东西,然后做一辈子的承诺,期许那个终将期盼的梦成真时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通过孩子来找到生活的希望而让他们失去自由,最终压抑成伤。

自由,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抛弃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由的权利,自由就是找到自己,完满的期许来拥抱生活,拥抱这个世界,拥抱自己终将努力得到的生活。我们终其一生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我们热情、热烈的拥抱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无声告白》遇上《生活在别处》――母爱的结局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