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

在翻开《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之前,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小到一管牙膏,大到一台打印机都配有完整的使用说明,而伴随我们一生的大脑并没有任何手册教会我们如何使用。英国人Tony Buzan正是因为这个疑惑,于上世纪70年代创建了思维导图。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在6年前就听本科一个学习编程的小伙伴儿的推荐过思维导图,距离它被发明近50年之后,当时的我本能的拒绝了。当他兴冲冲的向我展示怎样绘制思维导图时,我的心底的一连串反应是,我画画很烂,这对我来说太难了,它真的有那么好用吗?直到拿起矢岛美由希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我真后悔没有早点儿绘制我自己的思维导图。为了提醒自己,我画的第一幅思维导图(如下图)便是回答之前我心中的那个疑惑“思维导图对我来说真的有用吗?”。当我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画完我的第一个思维导图后,答案一目了然,当然有用。

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_第1张图片

也许是思维导图推荐人的学术背景把我吓唬住了,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我天真的把它划归为一种编程工具,就像电脑编程是一种专业技能一样,思维导图必定需要经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方能运用自如。倘若我能早点儿翻开《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可能会嘲笑那时候自己的无知。

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_第2张图片

思维导图并不是如C语言、JAVA一般的高级编程工具,它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大脑使用手册。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是非线性运行的,而传统的记忆及思维模式是训练我们按照一种线性的逻辑分析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必然容易忽视信息的本质,即其互相关性。思维导图将问题与关键词从横向、纵向多方位展现在一张纸上,符合我们的大脑运行规律,帮助我们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方便查缺补漏。

l不会画画

我相信有一大波小伙伴儿和我一样,因为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持怀疑态度而迟迟不敢下笔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首先,思维导图的重点不在“图”而在“思维”,换句话说,思维导图展现的是大脑处理问题时的思考过程,而这个过程究竟是用图像还是文字展现没有硬性规定,你只用告诉自己会写字就能画思维导图。

就在我读《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的同时,随手搜了搜手机APP,发现“思维简图”已经能够完美解救和我一样提起画画就发怵的孩子们。

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_第3张图片

一个手机APP的下载安装过程不到2分钟,此后,就再也没有理由拒绝思维导图了。为了方便思维导图的保存,可以安装思维简图PC版,再注册一个Taguage账号,就能实现随时画,随时导入导出了。共享一个思维简图PC版下载地址:

https://yunpan.cn/cqcmpp26sXqpb访问密码3d70

l不知道画什么

安装了思维简图APP后,我发现思维导图能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读书笔记。不用像之前看书同时在边角留白处写写画画,直接创建一本书的文件夹,用一张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感想,有感触的句子和需要记录的页码标记。也许,一本书读完后放在书架上很难再翻开,而手机随身携带,时不时翻看那些思维导图绘成的读书笔记,又能唤起当时阅读时心中感慨。下图就是我在读吴军的《硅谷之谜》时画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_第4张图片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的书中,作者分别从生活,工作,学习三方面用大量实例展示了思维导图的用处。这本书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它并没有用长篇累牍的文字说服你接受思维导图这种思考方式,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向我们证明思维导图的生动灵活。它是Tony Buzan发明的一种工具,但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改变思维导图的应用场合和绘制方式。

l怎么画

矢岛美由希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书中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总结为七条规则,而根据我的实践经历,我觉得这七条规则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部手机+一双手。现实生活中,随身携带一沓A4纸以及色彩丰富的画笔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而手机已经是我们的生活必备用品,准备好手机APP,加上一双熟练操作手机按键的双手,就能够绘制一张自己的思维导图了。而且,这样的思维导图不受地点、环境、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地铁上、公交车上、开会间隙、排队等餐时,也就是任何我们刷微博,浏览朋友圈,聊微信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记录头脑中的思维导图。这张图可以计划去超市的购物清单,下一次的旅行计划,甚至可以用来分配年终奖的使用。

健身和读书已经成为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投资,而思维导图是教会你怎样帮助大脑高效运行的指南,若是把健身和读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那将是一副令人期待的身心合一的绚烂景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导图-大脑的使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