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

《狗十三》前天上映,昨天看了一篇观后感,就有了去看的冲动。今天正巧全家人都休息,本来想全家一起去看,结果孩子约了同学去吃旋转火锅,就只剩我和老公去看电影了!

我俩11点出门,天气特别的好!走在路上可以尽情享受冬日的暖阳,天空浅蓝透明,让我想起飞机穿越云层后的那个“九重天”的颜色,今日重见更觉美不胜收。

可惜这么美的日子,路上行人不多,也许气温低,休息日都待在家里“猫冬”呢。到了影院更是冷冷清清!我们这一场一共就三个观众,除了我俩还有一个大姐,差点就以为“包场”了呢。

狗十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狗十三》因为一篇令人感动的观后感而来!说实话,我是带了足够的纸巾来的。因为本就是一部青春片,和“青春”搭边的事应该都是美好而感动的。再说,我本就是个爱“激动”的,所以必须有备无患。可是,观影了三十分钟,我确定,是因为我特意看了时间,三十分钟过去了,真没觉得影片有那么“好看”。甚至还没那篇观后感写得好看呢!倒让我想起那篇观后感里的一句话:“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这部电影对我说:它到底在讲什么,为什么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尤其看到父亲暴打女儿那段,我的眼泪终于默默流出来了。作为一个家有十六岁女儿的妈妈,特别理解片中父亲的愤怒,因为那些“气”我也受过,当时,只知道孩子到了“叛逆期”,她的“不懂事、坏脾气”都是“叛逆”的表现,却从没认真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只是从没那么打过孩子,但也曾被气得“嚎啕大哭”过,伤心至极。但是,因为影片一开始就是以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这时的我,就像“上帝”在俯瞰众生,公平的心态让我“看清”了这父女之间的是是非非。一边理解气愤动粗的“爸爸”,一边又更加同情孩子心里的苦和她不被理解的委屈。这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了。

影片中每当孩子考出了好成绩,竞赛得了奖,父亲及全家人都眉开眼笑,差点就把孩子捧上了天。把当今最典型的“中国式父母”表现的淋漓尽致,总把爱孩子挂在嘴边,却永远只爱优秀懂事的孩子。这里,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真是惭愧啊!

还有影片中父亲为了一个“重要的”饭局,失信于女儿。看着那虚伪的饭局,再看看失望伤心的女儿,一旁的老公摇头叹气地说: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得做到啊!

是啊,每部影片,不同的观众都有不同的观看角度和触动心弦的看点。孩子在成长,每个时期都需要父母不同的爱;父母人到中年,处于人生的爬坡期正负重前行,对女儿的关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所以,没能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表现出了“叛逆”的一面,受到挑战的父母急于发挥家长的权威。于是就:“你乖,你优秀,要什么我都满足你。你不听话就是欠揍。我打你,也是因为爱你。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任何时候你都要服从我的安排。”

为什么这个电影让人有如此强烈的共鸣,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足够真实。狗十三的字面意思,就是狗日的青春。

青春是美好的,不应该像影片中这样:“她仿佛一夜之间,就从童年进入了成年,而成长,就是一场残酷的自我阉割,割掉身体最尖锐的那部分,去迎合这个庸俗的世界。”

青春不该是悲剧,青春的悲剧更引人深思……

狗十三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狗十三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狗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