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30

董卓的成与败

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这是对年少时的董卓的评价。从这里不难知道,为何何进在讨伐十常侍的时候,会选择召董卓进京来助力。他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从他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来看,初见刘备时,明明被兄弟三人救下,听闻是白身便怠慢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登上京城的政治舞台,是在讨伐十常侍之后。赶在何进有勇无谋献身之后,夺过他肃清宦官,皇帝无权软弱的大旗。他早年的战场经历,心狠手辣,让朝堂中百官忌惮,当时的曹操,袁绍还在他的掌控之下,还未真正据一方成长起来。当时的京城是董卓的天下。

但他夺得大权的之后做的事情,实在差强人意。首先是不顾百官阻挠,废帝以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得不说,董卓这一举动虽过于强硬,不得人心,但这是董卓称霸的必须一步。从进京遇陈留王的短暂几句抚慰之言,所体现出来的沉着理智,他就明白如若陈留王仍留在这高堂之上,那他董卓的权力始终会被阻碍。

董卓终究还是在战场上厮混的人,也明白好的谋士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但方式太过粗暴,求蔡邕,却以灭族相挟,武将的直肠子和简单粗暴,是他继续走下去的一个隐患。再说废帝之后,此时董卓已经完全掌握了京城,烧杀抢掠,淫乱后宫,夜宿龙床。只顾享乐,占领了京城,掌握着傀儡小皇帝,正是号令天下,赢得人心的好时机,也难怪止步于此,被其他青年才俊替代。

从董卓手下走出了很多后来称霸一方的人物,在袁绍、曹操起了异心的时候,他还沉迷于享乐,未能站在高处审视局势和英雄。后半段,董卓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却也是酿成他一死的事情,就是以一匹赤兔马,黄金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收买了个便宜儿子吕布。吕布作战英勇,却见利忘义,董卓在收下吕布时利用了他这一点,却在后来不防他这一点,最终死在王允一计反间。

说来也可笑,父子相称,最终兵戈相见。横亘其中也不过金银财宝和大势已去只为活命。而董卓以灭族相挟,强留的蔡邕却伏其尸而哭,文人知大义,却也谢知遇之恩。武将空有一身武艺,胸中却无道义,大概也是董卓这般收场的一部分原因吧。

�T���X�Ź$

你可能感兴趣的:(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