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180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这篇讲了一个小故事。崔杼弑庄公的故事,关于史官的故事,关于陈文子的故事。

孔子用案例教学,没有说明明确的关于仁的标准,说了几点算不上仁的行为,或清,或能,离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人性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其实要看日常的修行。丁大卫的故事,在中国很流行,雷锋的故事,在中国很受人熟悉,白求恩的故事,包括很多的道德模范,或者说仁人志士,都是心中有大爱的人,给社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和他们相比,自己太渺小,自己的力量也很有限。昨天听同事说了句,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主体是一位投资有道的老专家。这句话点醒了自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这种情况持一种羡慕赞同的观点,其中的价值观判断,就是钱多是好事。结合昨天成处所说的现实与现象的关系,自己对于一件事的认识还是要全面深入一点,要避免面具化模式化认识和分析世界。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每日反省改进提升的工作先落实好,自己的目标使命方向道路先落实好,在遇到困难考验的时候要做哪些,要注意哪些先考虑好。尽量避免简单前面评价别人,或者给别人贴标签。标签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内心的反映或者说映射。

关于如何做一个不纠结的人。自己在有些事情上就是比较纠结,罗老师给出的建议有几点,或者说画了几个维度,前进的方向明确,知道自己的终点,行进的路面知道,有自己的指南针,前进的保险知道,有自己的金丝雀来给自己提供防护,还有一点就是选择尽量标准明确单一,不要变来变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918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