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炫技”似的自说自话,做个正常人,不香吗?

哲学家马克·奥勒留曾对自己说: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得体的大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丰富内核,低调做事,凡事经思考。但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将自己贫瘠的学识,硬生生当作炫耀的资本。

收起你“炫技”似的自说自话,做个正常人,不香吗?_第1张图片

今早,在公司楼下用餐,中途进来一位中年大哥,想必也是写字间里的“打工人”,坐下来开始了自己单方面的独角戏。

先是跟餐厅阿姨聊了美国现阶段的疫情情况:累计确诊多少、单日新增多少、累计死亡多少。阿姨礼貌性的回应着他:是啊,美国从国家到个人层面,都不重视。

接下来,中年大哥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话题“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阿姨显然没有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中年大哥又重复了一遍。

接着,大哥开始谈论起对该项协定的看法:

“有利于整合亚洲国家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挑事,逼迫东南亚各国选边站的时候,东南亚顾虑更多……”

还自言自语道,“这就有意思了。”

“同时有利于降低各国商品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对老百姓来说,前期关税较高的商品目前来看会更便宜一些。”

……

整个过程,阿姨先是“嗯/啊”的附和一下,再后来,直接沉默。

隔着几张餐桌我都能感受到阿姨的尴尬……

阿姨之所以沉默,无非是因为中年大哥的话题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再者,整个交流过程中,对方自说自话、完全没有照顾到自己的情绪。

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曾说过:交谈如果超过理解的限度可能就是一种破坏,一种炫耀。

真正学富五车、有阅历有涵养的人,反而低调的很,他们会在适时的场合说着令人极其舒适的话语,他们绝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相反,他们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一种叫做“移情”的东西,体谅别人的所思、所想、所感。

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就像我们在面对一个三两岁的萌娃时,语速会不自觉的放慢很多,声调也会变得“奶声奶气”,无非是切换思维模式,以孩子的眼光与孩子交流,以孩子的心境来思考问题。

中年大哥的话题伊始,阿姨就表现出了抵触情绪,可他依旧单方面进行着“发表观点”的快感,炫技似的做着一场“无效沟通”。

具备出色沟通能力的人首先是一个话题高手,其次,善于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在谈话过程中不冷场,不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适。

如果中年大哥跟阿姨谈论的话题是“柴米油盐”、“怎样挑选食材”、“某道菜的做法”,那阿姨绝对是专业的,说不定会侃侃而谈、也会“传授”给中年大哥些许“新知识”,双方的信息交流也将会是对等的。

有时,当某些人炫技似的自说自话,却得不到任何反响时,或许会在心里默默说一句“对牛弹琴”。但在听众的眼里,他们会认为面前自说自话的人不过是个演着独角戏的小丑罢了,并在心里默默的留下一句:“对,牛弹琴”。

(文:原创/图: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起你“炫技”似的自说自话,做个正常人,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