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女儿小米粒从一岁多就对有音乐的动画剧表现出极度的热爱,每天但凡有点空闲就叫喊着要看《宝宝巴士音乐剧》,虽然那时候的她还不会说话,只会张牙舞爪的喊着“巴巴士,巴巴士”,全家人都知道她又想看音乐剧了。
一开始让她看音乐剧的主要原因是想让她多听音乐,培养一下她对音乐的敏感度,顺便“偷懒”,压根没想过让她在音乐剧中学习到什么,毕竟那时候的她才1岁多。
直到有一天偶然听到她在看音乐剧的时候,竟然跟着动画里的声音唱了起来,虽然大部分的字都不会说,但是从音调和几个单独的字里面听出来唱的是《小星星》。小米粒的“唱歌声”让我意识到,宝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远超我的预料。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会的歌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对音乐动画剧表现出了“痴迷”状态,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一直吵着要看。但是她唱的却越来越好,动画里讲的道理她懂的越来越多,甚至经常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就哼着“小曲”,让旁人看起来惬意的很。
有一点我必须要承认,自从小米粒看了这些音乐剧,的确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不光是歌曲,还有一些生活小常识和行为习惯之类的道理。
现在的小米粒已经快要2岁半了,今年过年因疫情在老家困了一个多月,从刚开始的忙里忙外到后来的无所事事,关注点才从家里转到孩子身上。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小米粒看视频的内容不再是“音乐动画剧”,而是有着背景音乐的手工制作和玩具介绍类视频。
发现这个现象是在老家的一天晚上,按照惯例,睡觉前都会看10分钟左右的《宝宝巴士音乐剧》才会主动自己睡觉,可是那天晚上,手机里的声音突然从“启蒙音乐”变成了真人的说话声,听说话的内容好像是在介绍着什么,当时并没有在意很多。
后面的日子就逐渐发现,小米粒看音乐动画剧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短,但是看手工制作和玩具介绍类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多,直到现在可以用“热衷”来形容。
现在的她经常一边看着视频里的手工制作,一边学着里面的动作,有时候她会用玩具上演做饭做菜,有时候用“乱七八糟”的东西表演打针。
作为新手妈妈来说,我对她的这种变化从刚开始的好奇逐渐成了担忧,担心她既学不到东西,又染上“手机瘾”,毕竟我的初衷的为了培养她的乐感。
宝宝的这点转变让我对孩子喜欢的内容多了一些关注,经过对孩子生长发育的认识不断加深,也理解了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对她的很多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甚至应该高兴才对,因为她已经“长大了”。
孩子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小米粒近一年的一系列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由自身的大脑发育程度决定着,她喜欢的东西都是大脑发育所需要的,并且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发生对所关注的事物不断变化的现象。
然而因大脑发育首先引起的就是对外界的认知方式的变化,那么孩子自出生后,究竟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感知外界呢?
声音是第一认知途径
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就要做一项听力筛查,最早的筛查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在安静的房间制造声音,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反应,是否有惊吓或者细微的表情动作。当然,现如今的医学手段是通过高科技耳声发射(AOE)测试的。
众所周知,宝宝在胎儿时期就已经能对外界的声音做出反应,5个月左右,胎儿的听觉就已经具备,虽然还不完善,但也能接收到来自母体各个器官的声音和母体外界的声音。
也正是这个原因,胎教才被广大准妈妈接受,并且整理出比较科学的胎教方式。而胎教的内容都是以向胎儿播放音乐为主,让胎儿被动的听到音乐的声音,通过音乐引发胎儿身体机能的进步。
研究证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这种振动能够转化为大脑能量,并与大脑深层产生反应和共鸣。大脑的中枢神经和大脑内分泌都集中在“间脑”,宝宝在接收到声音的振动刺激后会产生新的脑神经突触和新的神经元回路,能让宝宝产生更加敏捷的思维和对接收到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而音乐则是有规律,有情感影响的声音,更容易被孩子的大脑接收。
法国著名的思想启蒙家卢梭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一种语言。
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都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宝宝一岁左右的时候,但凡听到比较有节奏的音乐响起,都会随着音乐扭屁股,有的还能跟上其中的节奏上下起伏。很多家长都以为是孩子喜欢听歌,有音乐天赋,其实,是孩子天生对音乐就比较敏感,更容易被大脑接收,产生身体上的无意识行为。
有色彩的图案是对外界信息的具体化
心理学家罗伯特.范茨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孩子对于色彩和图案的测试:选择几个6-12个月的宝宝,分别放在不同的小房间内,在宝宝能看见的范围里不断用各种各样的东西进行测试宝宝的反应。
最终的结论很明显:所有的宝宝对于颜色鲜艳,凹凸感强的物体有强烈的反应。他们喜欢弯曲的线条胜过直线,喜欢凹凸有致的立体物体胜过平面的图片。
从这个测试中不难看出,宝宝对外界的感知方式中,听觉和视觉是最为直接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刺激,也更容易被宝宝接收。虽然宝宝的视觉发育是一个比较持续的过程,但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视觉主要关注点都不相同。
“音乐动画剧”到“手工制作剧”的转变是必然
拿小米粒最开始痴迷的《宝宝巴士音乐剧》来说,只要她看到动画熊猫的样子,就会指着说“巴巴士”,只要听到《宝宝巴士》的开场音乐就情不自禁的转过头去看。
不难看出来,小米粒对于音乐动画剧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在她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轮廓,但凡是能跟她认知中的轮廓相匹配,就能引起她的注意。
“音乐动画剧”之所以能够吸引宝宝,是源于动画内容始终保持着固定的角色的同时,场景一直在变化,通过不同的色彩和景物搭配,在宝宝的脑海中以图画为轮廓,以音乐为铺垫的方式,更容易让宝宝接受。
“音乐动画剧”以色彩鲜明的图案塑造形象,具有强烈的色彩冲击,音乐旋律又是朗朗上口,加上展现的内容都是和孩子的日常行为相关。因此,才有巨大的“魔力”占据宝宝的大脑,让宝宝对此表现出“痴迷”的状态。
而“手工制作剧”却跟“音乐动画剧”不尽相同,它所展现的内容更倾向于想象和实践,也就是教宝宝如何玩转一件玩具或者动手做一样东西。虽然都有着类似的背景音乐和色彩丰富的物体搭配,对宝宝产生的影响却完全不同:前者主要是感受,而后者则是想象和行为。
从宝宝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宝宝的感知能力首先是通过感官被动接收外界事物,逐渐向将接收的东西进行联想发展,最后以模仿的行为方式展现出来,这里所说的联想也就是宝宝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实际上,宝宝从出生后,大脑就始终处于快速的发育,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在宝宝3岁左右,大脑发育就已经可以达到成年人大脑发育程度的70%。快速的大脑发育要求宝宝对外界事物的需求也会产生快速的变化。
如此,也就有了小米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痴迷“音乐动画剧”到“手工制作剧”的转变。正是这一不起眼的转变,让我有了发现小米粒成长的机会,这个转变也因此成为必然。
“按需分配”才能更好的帮助宝宝成长
“按需分配”指的是对宝宝所需要的东西要按照宝宝每个阶段不同发育的需求给予宝宝相应的东西,助力宝宝的成长,反之则会限制宝宝的成长。
随着科学育儿的普及,家长们对宝宝的发育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都知道宝宝的发育是分阶段的、有步骤的渐变过程。但是,很多家长只懂得这些,却不知道怎样给予孩子成长的助力,哪怕是给宝宝买玩具,也总是抱怨买回来根本就不玩。
在小米粒1岁半的时候,老公就经常给她买玩具,积木、绘本、玩具车、炒菜做饭的玩具、洗衣服的玩具等等,买回来之后,小米粒基本上都只玩一两次,就再也不玩了。老公还经常抱怨说,以后再也不买了。
这个情况到今年过年这几天却有了变化,自从她看“手工制作剧”开始,就到处找一些可以当做玩具的东西,学着视频里的内容炒菜做饭,一边做一边还自言自语:“这个给妈妈吃,这个给爸爸吃”
直到这时候老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给小米粒买的玩具买早了,以前不喜欢的东西现在当成宝贝。
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所需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只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1岁之前:用感官探索世界。1岁之前的宝宝是各个感官发育最快的时候,接收外界的信息也主要通过感官被动接收。因此,这个时期内的宝宝是本能探索,对色彩鲜明,有声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1-2岁:对刺激肢体行为的事物比较热衷。宝宝在1岁以后,由于身体的发育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更喜欢可以产生行动的事物。比如玩皮球、积木、餐具等等。这个阶段的宝宝展现出惊人的精力,爬来爬去的,就像不知道到累一样。
2-3岁:有意识的模仿阶段。通常在2岁左右,宝宝的大脑发育已经初步完善,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日常玩耍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图画和物体,更多的是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模仿。因此,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于故事、比较复杂的玩具感兴趣。
3-5岁:强烈的肢体活动。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各个器官和骨骼基本发育稳定,精神力也处于井喷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内的孩子主要以消耗精力和体力的运动为主,蹬车、踢球都是这个时期喜欢的活动。
只有更清楚的了解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选择更有利于成长的东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喜好其实都是自身发育所需要的东西,不能只看到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不要因为孩子的突然转变感到忧心,也许那是孩子在长大。
正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才能给孩子提供助力。
我是90后静儿妈咪,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孩子教育、培养的路上一直在前进。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文|90后静儿妈咪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