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下乡看农民割麦,写诗一首,把同僚全都得罪了

唐代诗人有两座高峰,一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李白,一为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杜甫,在他们之后的唐代诗人们,多多少少受到其二人的影响。

公元770年杜甫去世,两年后,白居易出生。白居易是唐代另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将杜甫的现实主义进行到底,并且更加深化,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并以74岁的年龄,活到老,写到老,为世人留下3000多首诗歌,数量为唐朝诗人之最。

白居易下乡看农民割麦,写诗一首,把同僚全都得罪了_第1张图片

固然“居易” 却始终将目光投向“居不易”的人群

与杜甫不同的是,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几经贫困,而纵观白居易一生,虽然因为耿直上书得罪权贵树敌颇多,继而遭到贬谪,但还未至于如杜甫一般的窘迫境遇。

当他初到长安时,因名字叫“居易”受到调侃:“少年,京城物价很高,居怕是不易哦。”等看到他写的“离离原上草”,又说“有才如此,居亦易矣”。

可难得的是,白居易固然“居易”,但却始终将目光和笔投注于普天之下“居不易”的人群。《琵琶行》写歌女泪,《卖炭翁》写烧木炭的老人求生的艰苦,白居易写诗从来不来虚的,就是直接上手怼。

要说白居易还真是把“作诗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践行了个彻底,他就是要让人正视无法回避的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他的《秦中吟·轻肥》一诗就用八分之七的笔墨书写内臣大人们赴会的欢欣与席上酒食的丰盛,却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结语,多么触目惊心,多么得罪人。

看割麦作诗一首

再看他只是下乡看农民割个麦子,都要写一首《观刈麦》,揭露民生时弊,如今读来,当年割麦的场景历历在目,“居不易”的大有人在,端看有没有人去关心。

看了这首诗,也就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总是在“仕”与“隐”间挣扎,他们固然需要入仕来实现自身的功名抱负,但手中的笔要书写良知与民情,就不太可能在官场之上拥有稳固的地位。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所作的一首叙事诗,诗歌语言浅显,一读就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前四句写田家辛勤耕种,五月尤其忙碌,因为小麦黄了,到了丰收的季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家里的女人们担着饭食,小孩子提着水壶,去给地里劳作的汉子们送饭。汉子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脚下背上一片火烤,如同置身于蒸笼。“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刻不停地劳作中根本顾不上热,只是希望能快点将麦子割完。

以上都是较为正常的割麦场景,古今一同。可接下来的几句,才是字字泣血: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就在这茫茫割麦大军里,诗人将视线投射到一个贫困的妇人身上:只见她抱着孩子站在旁边,左手臂弯上悬着一个破筐,右手拾着别人遗落的麦穗。听她所说的话,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家里的田地已经因为赋税的繁重而没有了,只有凭借捡拾稻穗来聊以度日。

赋税太重,有老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收,丰收季节尚能捡拾麦穗,农闲季节又何以度日呢?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视线一转,将矛头对准自身,我不事农桑,没有功德,因为做官却能拿到三百石俸禄,一年终了甚至还有余粮。想到这里,如何不自责?如何不羞愧?以至于终日无法忘怀。

这样写诗,道明了现实,却又如何不得罪人?身居官位、高高在上的又何止你白居易一人而已?白诗如此浅显直白,任谁都能读懂,大唐的官员们应该都会感到膝盖中了一箭。

注民生疾苦,痛陈现实,敢写人所不敢写,敢言人所不敢言,写首诗就能把人得罪完,白居易被贬也是不冤。

但当世之百姓,与后世之生民,会永远感谢有白居易这样的诗人曾经出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居易下乡看农民割麦,写诗一首,把同僚全都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