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Just do i点儿

上次我们提到“先有”,在《精益创业》中提到的类似概念叫做最小可行产品(MVP)。

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

如果让你糊好100个信封,把100封信折起来放进去,再粘贴好邮票,

你觉得是A 装完一封装一封快,还是B先糊好所有信封,再塞好所有信纸…这样快呢?

书中的答案是,前者快。

不谈这个例子是不是虚构的,但是从道理上来看,前者快确实有道理。

可能我们的第一想法是想到流水线作业,想到在富士康车间里快速装配一个个螺丝钉的工人,那速度多快啊。

但我们可以以信封为例,设想一种情况:

如果按照后一种情况,最后一步塞信的时候,发现信封糊的太小,信太厚折起来很难放进去,放进去了也糊不上,甚至根本一开始的信封纸大小和材质就选错了,那所有的工作不是都白做了吗?

带回到富士康的例子里,车间流水线作业之所以高效,有一个我们都习以为常但很重要的发生条件:

我们确认这种方法是能【有效】地做出来一个产品的。而流水线是在【有效】的基础上,通过拆分和人机配合,变得【高效】。


而我们面对的多数事情,其实是信封这种,不论这个事情本身是否复杂,如果你不确定我们现在的方法是有效的,都有可能到头来做无用功。那么最好先做出来一个最小的、可用的,确认后再复制、再精益求精。

所谓最小可用,以信封案例为例,可以理解为你不需要把第一个信封非常精美地做完,而只是需要大致糊好、保证信纸能塞进去,哪怕歪歪扭扭粘上都可以,因为“最小可用——装好信”已经达成,至于在此基础上的完善,不是MVP要考虑的问题。


做到这点非常重要,我在工作里也开始常常提醒自己:你的信粘好了吗?


但只有意识也是不够的。

例如我今天录制课程,视频分成了好几小段,我需要用剪辑软件拼合再导出。

我意识很清晰地想贯彻MVP,所以先剪辑了第一段,就导出看效果。

当时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复制了剩下几段。

但等到最后导出后,直到上传,我才发现300多M的视频被压缩成了80M。

我又开始检测80M是否能清晰播放,开始查资料看问题出在了哪里,最后又经过了两次返工剪辑,最后一次导出的视频才变得足够清晰,这个过程用了一个小时。

结束后我反思:不是我没有MVP的意识,也不是没有动作,甚至我很自信判断第一次是没问题的。但其实我对于第一次是否“可行”的判断是错误的。

而这个判断标准并非简单看一眼画面质量就可以,并非看一下信能不能装进去就行,而是需要多看一眼视频参数,并且做一些推断,当时的我其实是缺乏这个“专业上的知”。

因此,想很好地贯彻MVP,除了清晰其重要性,以及积极应用之外,还需要积累和学习如何判断“这个最小的已经可行了”的知识,同时不能太过自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006-Just do i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