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1张图片

 - 世界四大诗人 -

莎士比亚的5分钟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2张图片

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幼年时期,伊丽莎白女王重视平民教育,推行文法学校。

因此,莎士比亚有幸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涉猎逻辑学、修辞学。

有了一定文学基础,加之后天勤奋与社会实践,成年后去到文化中心伦敦的他,从乡村来的马夫做起,成为领工资的配角,最后摇身一变拿下“戏剧之父”的桂冠。


英国格律诗,为了讲究押韵,有时会过分在意工整,拘谨而乏味。

莎士比亚反其道而行之,台词多用“素体诗”。“素体诗”没有字数限制,可以不讲究押韵。

二者如,宋诗与宋词,流动性的语言能使得作品情感充沛,表达满分。

有教授曾统计过莎翁文学作品的词汇量,使人大吃一惊的是,莎士比亚作品里的词汇量是《圣经》词汇量的四到五倍。

除了要感谢少年时期的语言环境,还要感谢莎士比亚自己博览群书与超凡的创造力。

举例吧,丹麦语当中的“花环”一词,莎士比亚借用到英语中引申成为“戴花环的少女”,有着纯洁、美好的象征意味。

当然,语言天才莎士比亚自己也合成词语,词语的叠加使用一举二得,字词变简洁、语气更强烈。

除此之外,莎士比亚还喜欢和读者玩文字游戏。

隐语、双关、同音不同意,用在人物身上,鲜活生动意味非凡。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3张图片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4张图片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5张图片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6张图片

我们虽然不能回到过去,但感谢莎翁用他细腻动人的笔刻画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世界。

他的作品不止是在写时代,更是再写人性,写命运。

权利、嫉妒,傲慢、天真,一切如此脆弱如此不堪。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尽管掀起了“是生存还是毁灭”如此沉重而又高贵的思想风暴。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行动的侏儒,总是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这何尝不是我们,总是说的多,做得少。

《奥赛罗》酣畅淋漓的向世人展现了两个字的恶毒力量,那就是,“嫉妒”。

“从前的姑娘把手给了你,于是心也就给了你;现在世道变了,得到一位姑娘的手,不一定能够得到她的心。”

乍一听谁会觉得这样的话不对呢,但实际上,爱是你的能力,相信,却是爱的能力。

《李尔王》的悲剧充满着金钱意味,“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直到今天,亲缘之间因为利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是八点档上演的无休止肥皂剧。

《麦克白》里说:“为了骗过世人,就得装作世人的样子。”

从台词到人物,从出场到拉幕,启承转折每一处都显示着哲学矛盾的存在:

人是一个个体,但任何人都具有社会性,于是我们身不由己,于是他们生不逢时。

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_第7张图片

莎士比亚的晚期作品,故事如梦一般欢喜,这并不是真的快乐,这只是乌托邦式的幻象。

一切的和谐圆满,来自远处的灾难与奴役。

快乐的英格兰一去不复返,想要反封建反王权,却是如此的复杂艰难任重道远。

歌德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题目叫做《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如果想要好好说一说莎翁,五分钟、一个小时、一个月、一年都说不完。

不过,多读一点,多听一点,绝对没错。

还是用莎翁戏剧创作的基本理念作为总结吧

——莎士比亚的创作,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没有人可以一来就成为大师,所有大师都是从龙套做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莎士比亚 5分钟看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