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人

等公交是一件挺无聊的事,尤其是15分钟一辆的公交。

时针指向6号数字,天已经暗了下来。街道旁的路灯散发着橘黄色的光,一只飞蛾扑来扑去碰撞着塑料灯壳,影子在人脸上晃,显出光斑处一只略显焦急的眼睛。

该死!刚停没几分钟的雨又下了起来,这鬼天气,恨不得把整个夏天的雨都留在寒露前下完。

雨势渐大,候车的人已经溢出了公交站,慌忙撑起雨伞。不多时,候车亭外就围了一圈雨伞,昏黄的灯光下,有直径大的伞可以遮住整个成年人;也有直径小的伞,堪堪遮住刚放学的高中生。那伞大概是学校出售的二十元一把,伞面薄软,雨打在上面声响并不大,像是打出了一个小坑,那声音被那坑给埋了。这伞面多少显出黄色,晃的人眼晕。

公车总也不来,耳边尽是雨打伞和人交谈的声音,有时雨声大,有时人声大,雨声稍大时,人声也大起来,像是要互相比个高低,重重叠叠的,耳朵嗡嗡作响。

那公车还没来,有等不及的人咬咬牙上了出租车,一番口水砍价应是砍了不少下去,没有八块也该有五块。这些出租司机也真是,你比平常价儿稍微贵个五块八块便好,赶时间的人跺跺脚也就上了。你偏要贵上十块钱,为这两块钱多等上半小时,仔细算下来是不划算的。你想,六点多了,拉一趟来回得两个多小时,回来得八点半,你再等上三四十分钟,降降价儿也能再拉上一车。再来回一趟拉个夜间客,找顺路的那种,到家也就十二点多一点这样子。如果每趟都再加上半个多小时的拉扯时间,算下来要少拉一车人,也就少挣一车人的钱。多辛苦点,少加点车费,可不就多挣点嘛,你高兴,乘客也不觉得吃亏,皆大欢喜,何必冒着风雨在候车亭走来走去、说来道去,走的人眼更晕、说的人心更烦。

这群候车人中有四个学生,拉着两个行李箱,可能是大学生。谈论着军训的趣事,讲第一天报到如何如何,宿舍如何如何,学校如何如何,学校周围如何如何,结识了某个学长学姐,加入了某个学校组织,某某高中同学现在如何如何。一边聊着,一边玩着手机。丝毫不见焦急神色,也可能是灯光太暗没看清,也可能是手机太好玩,也可能是和小伙伴聊天不愿散。总之,他们大概是这群人里最淡定的一小撮人。

候车亭贴的公车行程路线图前围了一群人,不住地用手机灯光去照那辆要上的车的路线图,好似能把车从路线图某个站给照出来一样。也许是在看某班车还赶不赶得上,也许是在猜测还有几个站,也许就是闲得无聊数一数这条路线有多少个站,然后脑袋里自动出现这些站的位置。好似幼时玩的拼图游戏,只不过有大部分的拼图碎块都是长相相似的,灰灰的水泥路面和两边绿绿的景观树。

人群中不时有孩子的声音传出来,有笑的——应该是六七八九岁的,觉着这群人傻站在一个地方三十分钟很不可思议,“他们不应该去踩踩水坑、用手摸摸雨吗”他的脑袋里可能这样想。有闹的——可能是两三岁的幼儿,刚睡醒就看见周围围了一圈伞,黑咕隆咚的,吓得宝宝直呼要走要走。

除此之外,还有一群不认识的大老爷们聊着天南地北的天,你一句我一句,东拉拉西扯扯,竟也能扯出不少事情。宿迁人的热情真是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十个人有五六个是自来熟,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你哪里的”“俺xx庄的”“给哪里个哎”“就给xx区,旁边有条渠”“哦哦哦,知道了,俺家有亲戚也搁那边住”“来城里跟么带(干什么)”“......”若不是公车到了,聊到明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老爷们的唠嗑是丝毫不比老娘们来得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候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