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生不负如来不负己

愿此生不负如来不负己_第1张图片
阿弥陀佛:)

文|与君成悦

01

巴博山上的尘净寺,庄严的佛像面前,我再三跪拜,一遍遍诉说着自己的忏悔,并求福祈愿。Q君就在旁边,替大家解说着有关这座寺庙的点滴。

我和Q君相差20岁,之所以能和他亦兄亦友,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相识的一千个日子里,我见证他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而他见证着我的成长和飞跃。他懂我的艰辛,而我懂他的不易。

想起以前在c城的日子,被他时刻关照着,只要有困难同他倾诉,他总能替我解决。这一份深情,我时常铭记于心。

我并非是个容易人云亦云的人。他对我有恩,所以在我的心里,我认定他就是一个心善的好人。捐资助学,帮扶聋哑儿童,给各大寺庙捐赠黄花梨,供佛物品······这样一个有善念的人,都不得幸福安生,我不信。

所以,在他人生事业落入低谷时候,我亦选择不离不弃。因为,我对他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可是,我能力弱小,暂时无力回报他的恩情,而他亦不要我回报,在他看来,世间的付出,并不是每一样都渴望得到回报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没给他送过什么东西。到他这个年龄,财富自由,妻儿安康,已是天伦之乐,什么都不缺。如此,物质上的回赠并不是他想要的。相反,一份由心底对他最强烈的崇拜和真挚的祝福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人世间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种介于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感情,或许可以称作心心相惜。这一份心心相惜里,我崇拜他像个英雄,他则疼我像个孩子。

他不善长表达情感,所以很少把感情挂在嘴边,但却是什么好事都会想到我。能被他记住,已经是一种别样的幸福,更别说当成亲人一样。

02

我人生的三十年,遇见如同Q君一样的人,说不多也多,说不少也少。

他们在我生命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或者有些人去了就不再回来了。

但无论怎样,几乎在我每次经历人生低谷期时,上天都会安排一个所谓的贵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毫不犹豫地拉我一把。

有些是直接帮助,有些则是间接影响。这些人里有一部分是生活中遇见的真实的人,有些却只是书中的虚拟人物。但无论是以什么形式走进我生命的,我都籍着他们的精神,鼓励自己勇敢地站起来。

而对于现实生活的人,我每次想要回报他们,却都被委婉地拒绝了。后来,我的经验告诉我,金钱和物质买不来所谓的真情。所谓的贵人是最贵的,因为他们的感情是无价的。

而我,对他们所谓的回报不过是把这一份爱延续下去,也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如此一来,我也因此成为了别人的贵人,亦成为了自己的贵人。有人因为你改变,有人因为你成长,这就是爱的力量,善心的价值。

人活着本来就很不容易,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婆娑世界,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无奈。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在这人生的八苦里,没有谁能够逃离。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每念至此,烦恼也少了许多。世间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缘的人,不远千里都会来到你身边,无缘的人,来的也会走,想留也留不住。

所以,对于生命中有缘的人,且行且珍惜!

03

巴博山上,尘净寺旁边,十几座禅房古香古色,别有特色。

寺庙里祭拜后,我同Q君他们一同上山。山顶上,凉风徐徐,令人神清气爽。

我站在山顶上,俯视山底,竟然有种想哭的感觉。绝美的景,宁静的心,让人忘记了自己仍为世间之人。

我和Q君说,我想留下来,不下山了。我就在这山上禅修,与世隔绝,粗茶淡饭过一生。如此,便好!

他笑了笑,说我太累了,应该放轻松点。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每个字却都直击我的内心。从三月份以来到现在,开课,做社群,当我每日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是扑天而来的信息,一波接着一波,将我覆盖。

二宝出生之后,既要管大宝,又要照顾小宝,家里的老人还时不时这喊疼那喊痛。

我每日坚强地活着,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为人子女,却也只能为他人而活,唯独不能为自己。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过:“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实,女人的苦不比男人少,中年女人内心敏感,脆弱,更容易孤独,更需要依靠。

但父母老了,再不能成为我们依靠的人,孩子还小,尚不懂体贴我们的辛苦,也无法给依靠。丈夫终日为事业奔波,也很难时刻关照到自己的内心,也很难成为可以依靠的人。

而所谓的蓝颜知己,也各有家庭,除了在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安慰几句之外,别无他法。因为,很多感情过了就会越界,越界了就会失去原本的美好。所以,他们更不能成为我们的依靠。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真正可以依靠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靠山。但,这终究是孤独的。

人到中年,我们总在赶路,却很少停下来关注自己的内心,甚至忘记当初自己是为什么出发。尘世间,我们不负天下人,却负了自己。

我亦有如此强烈的感觉,所以修心对我而言是在一地鸡毛的日子里最温暖的也是最珍贵的抉择。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经常去寺庙里的原因,除了安静之外,我能同自己的灵魂对话!

04

年纪渐长,能力渐增,负重越大越要走得沉稳。每一场奋斗,都是向死而生。

我在寺庙里,时常会思考死亡的意义,确切而言,是生命的意义。这一生我们有舍有得,拒绝过很多东西,却无法拒绝死亡。

前段时间在看吴军的《见识》一书,书中“向死而生”这一节里讲到死亡这个话题:无论你贫穷或者富裕,都不得不死。一些富豪虽然投入了巨资试图找到衰老的基因,逆转衰老的趋势,但是在可遇见的未来里,这种努力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正常人的寿命只有115岁,用人类长寿公司、基因泰克公司等一些顶级专家的话来讲,衰老最后体现在人类身上的全面崩溃,就像一面千疮百孔要倒的墙,即使能修好一两个基因,也不过是堵住了一两个小洞,对那面要倒的墙没有多少帮助。

所以,人到了年龄诸多毛病不是修复一两个病变基因就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库兹韦克尔说要坚持到人能够永生的那一天,可能更多的是安慰自己罢了。

如此,想来我不曾畏惧死亡。也深知:死亡的悲剧就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人一出生,死期已定。”

然而,人固有一死,何不在生前活出夏花般绚烂?也对得起自己的灵魂千辛万苦投胎来人世走一遭了。

生命既然有限,就必须要明白我们没有时间做完所有的事情,对于不重要的事情,就应该懂得舍弃,把重要的事情做在前头。

对此,我总在想,于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是谁?想到这里,也就宽心许多,也不再为得失计较着。

爱我的人,疼我的人自然会理解我,无论我多么地焦虑不安,甚至暴戾恣睢,他们都能懂我。

知道我喜欢安静,爱极读书码字,在我工作的时候,也只是轻轻推开门,续满一杯清茶就关门离开,在门外默默等候着。

知道我容易伤感和孤独,也总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告诉我,就算生活再不济,还有他们守护着我,别怕!

尾声

山岚深深,晨钟暮鼓,这一片清修之处,在我年老之际,或许会成为我常来之地。

我曾和刘书记说:“我们于红尘还有使命,所以做不到任何事情不管不顾不问,待年老之后,使命完成,家产一散,咱们就做一对僧门净侣。”

到那个时候,或来寺庙修行,或不来修行都只是形式,真正的灵山在脚下,真正的修行在心间。

人这一世,能在死亡之前,于心间有一场真正的清修,平日里多关照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使命,也已经是此生不负如来不负己了。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与君成悦,访问yuanben.io查询【VAQ2A31W】获取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此生不负如来不负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