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这是美国的战争片,外国的战争片对待战争一般是严肃的,把战争残酷的一面展示出来,当然这部电影作为豆瓣高分,质量也很不错。

具体的剧情: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作为邪恶轴心重要成员的日本,其嚣张态势已成强弩之末。是年,决定战局走向的冲绳岛战役拉开序幕,成千上万斗志昂扬的美国大兵被派往冲绳,等待他们的则是敌军重兵防守、凶险异常的钢锯岭。

在这群人中间,却有一个不愿拿起武器的军医。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来自美国的弗吉尼亚。太平洋爆发之际,瘦弱的戴斯蒙德志愿成为救死扶伤的军医而应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终不愿拿起枪支操练,为此宁愿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军事法庭。几经周折,戴斯蒙德最终和战友来到了钢锯岭。枪林弹雨,转瞬之间无数人应声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仅凭一己之力拯救了数十条濒死的生命……

如简介所说,这是一个军人,他不想拿枪,却希望上战场去救助人们,这种想法当时不为很多人理解,我想甚至现在也很少人理解吧,正是因为这种行为,稀少并且难,所以才有价值,并且被拍为了电影,让世人铭记。

刚开始看的时候,看的有点纠结,有一段队长和戴斯蒙德的对话:

队长:我和大家一样相信这本书(圣经),我的良心也会挣扎,但你所珍视的都饱受摧残,你该怎么办?

戴斯蒙德: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的价值观在饱受摧残。

队长:我不在乎你有什么原则,因为日本人根本不在乎,如果日本人攻击你,或者你受伤的战友,你要怎么做?用圣经打他们?

戴斯蒙德:我准备好为战争牺牲了

队长:可是靠牺牲是赢不了战争的

队长这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你所珍视的都饱受摧残,要不要继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电影其余部分讲述的就是戴斯蒙德坚守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拯救了数十条生命。

最后

剧情上比较容易理解,抛出来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边是周围的人,一边是自己的价值观,那一个更重要?

放到真实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和老婆吵架了,有的人相信大男子主义,这时候一边是老婆的心情,另外一边是自己的价值观,要不要退一步说说好话,抛弃什么男尊女卑的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血战钢锯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