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人生导师莎士比亚先生说得对。
如诸葛孔明先生,我家老太太看了央视三国演义后觉得,人怎么能这么聪明呢?可惜太短命了,再活二十年怕不是汽车都能发明出来!
一位热爱网络小说和三国MOBA游戏的朋友则认为,“诸葛亮算个XX,司马懿和郭嘉比他牛X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内政水平勉勉强强,军事能力菜的一X”,“益州疲敝全因诸葛北伐”等等肥猪流言论,不一而足,不值一驳。
OK,我们先弄清楚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孔明先生的描述有哪些区别。
另一位人生导师,一切中文名言的最终解释权所有者,鲁迅不姓周先生,曾经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发表过说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毫无疑问,人生导师就是人生导师,说话好听且有道理。
蜀汉三大巨头,三国演义描述刘备用了“仁”字,关羽用了“义”字,而诸葛亮则占了一个“智”。
为了突出诸葛亮之智,罗贯中不惜将一代枭雄刘备写成爱哭鬼娘娘腔,以将其博望坡击败夏侯惇之功偷到诸葛亮身上;也不惮把刘备、周瑜、关羽的赤壁之战,江陵之战全换算成诸葛亮的计谋;更靠着借东风、石阵退陆逊、空城计等等情节,把诸葛亮这么一位文武双全的统帅,写成了一个右手拂尘,左手合十的妖道;连唐代军神李靖都拜服的八阵法,在罗贯中笔下亦成了当代玄幻小说里各种奇幻阵法的鼻祖。
其实这倒不是罗贯中的错,毕竟对诸葛亮的神话,是从西晋就开始了的一个千年工程,比如诸葛亮的空城计,传说最早的版本就出自司马懿的儿子司马骏之口,只不过这是裴松之的一家之言,历代史学家不采信罢了。但罗继祖先生可不是史学家,写小说的就爱野史,没野史谁还看历史小说啊?
但是,罗先生写的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史料也不是研究生论文。《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神乎其神的智慧,天马行空的计谋,用浓墨重彩进行了描述,却对诸葛亮从内政、发明创造,后勤、练兵、排兵布阵、统帅能力,这从政治到军事几乎一条龙的,全面到恐怖的能力,却或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不得不让我感叹罗先生入宝山却空回,还明珠而留椟啊!
当然这也不能怪罗贯中,毕竟罗贯中的小说在他那个时代叫话本,意思是由说书先生讲给百姓听的本儿。所以它的受众,大多是以文盲为主的平民百姓。如果他真写什么内政啊后勤啊之类的专业论文。恐怕连出书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来看看真实历史上诸葛亮的才能,凭什么会被一干绝对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古人那么推崇!
先说说他的内政能力,内政囊括很广,而且非常专业。泛泛而谈未免过于轻浮,专精可能又太过深奥,我也说不好,金融货币什么的,咱也不是那个专业。
我们就来看一件事,都江堰,大家知道吧。每个稍微学过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我国古代最重要,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因为维护得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兢兢业业的为四川人民发挥作用。
但是你知道,都江堰的维护守则是谁定下来的吗?没错,就是诸葛亮。《水经注.江水》云: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设堰官。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还签署了一份政令拓本,立于都江堰。其内容详细程度足以让人怀疑他起码是个二十世纪工程师穿越回去的,包括每年几月几日清理淤泥,应该清理到多深,都有详细论述。自诸葛亮之后两千多年,一直到现代,清理和维护都江堰的工作,仍然按诸葛亮所定的规则严格执行,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不锈钢标尺替代了一直沿用的石质标尺。
一项法规被严格执行两千年,不止中国,恐怕全世界也别无分号吧?
除此之外,诸葛亮的内政能力在他死后也看得出来。他死后,刘禅出于叛逆心理并不想给他立祠祭祀,阿斗先生当年发牢骚的时候,可是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种话的,想必他对诸葛亮的不满恐怕早已有之。然则架不住民间百姓纷纷自发建造祠堂,祭祀这位昔日丞相。眼见就要因为这事失去大义名分,在百官的劝阻下,刘禅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今网络的历史发明家们往往抨击诸葛亮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看来蜀国百姓智商可能都是负数,都民不聊生了,还冒着惹怒统治者的风险自发祭祀一个已经去世的官员。这种情况,中国数千年历史总共只出现过两次,另一位是谁,我不说大家想必也知道。
最后以《三国志》的记载,为诸葛先生的内政能力结尾:“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再来说说后勤。我每每被网上一些言论逗笑,比如这位:
在键盘侠们看来,后勤似乎是个很简单的东西,能力很差地位低下的人,才会去管后勤。汉高祖刘邦哭了,他评功臣时,留守后方管后勤的萧何排第一;曹操也哭了,头号谋士荀彧干的也是这个。结果到诸葛亮,就成他只能干这个了。
事实上,后勤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有人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粮草什么时候先行,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汉末怎样征集粮草,在交通极其不通畅的时代如何让辎重先行,怎么才能在辎重输送过程中,保护它不被那个时代四处可见的难民、蛮族、乃至敌方军队袭击等等等等。一个难度极高,极其复杂的工作,绝不比在前线统领万军简单。
诸葛亮做的如何,可以对比一下蜀汉前后的后勤质量。在诸葛亮坐镇后方的时代,无论刘备伐蜀还是汉中之战,汉军从未有过后勤方面的担忧。而诸葛亮统领前线大军后,则几乎每次出征都要为后勤所累,第四次北伐更是在大优局面下,因为后勤不给力不得不退兵回朝。
最后我们来看看军事能力。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几次了,说过的不重复,这里说点不重复的吧。
军事能力其实是个大类,包括但不限于上面说的后勤、治军练兵、排兵布阵、士气管理、安营扎寨、情报系统、气候地理等等等等。涉及到的学问,用当代的分类可以归纳为军事学、管理学、心理学、气候学、地理学等等,至于很多人看重的武力,实际上对统军将帅来说,即使不是最不重要的特质,也差不太远了。
先上一段直至今日仍被古今中外历代将领视为至理名言的治军理念: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兵法二十四篇---将情》汉诸葛亮。嗯,这段话最近一次被引用应该是十几年前的热剧《士兵突击》。
这段话充分概括了诸葛亮治军思想:与士卒同甘共苦。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诸葛亮之后近两千年历史,能做到这句话的军队也屈指可数。无非宋代岳家军,明代戚家军,以及GCD领导的PLA等寥寥几支而已。
毫无疑问,每一支能做到这点的军队,都是极其强大的存在。诸葛亮做到了吗?看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了。
众所周知,晋宣帝司马懿可不是什么无能之辈,无论平辽东,败孙权诸葛瑾,还是杀孟达,司马懿都是走千里奔袭,一战而下的路子,根本不给对手反应机会。他麾下的魏军也绝非弱旅,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更不用说汉晋时期,天下几个最好的兵源都在魏国,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天下雄兵出青州,赳赳老秦关中兵。与之相比,冷兵器时代的川军,确实有点不够看。
然不世出的名将司马懿,志得意满,拔剑四顾,携不败战绩,领天下精锐,而且兵力数倍于蜀军的情况下,却在与诸葛亮的野战中屡次吃瘪,数折大将,连当时曹魏军方的二号人物张颌都被射杀。无奈之下,只能和诸葛亮玩起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以守代攻,以拖待变,甚至为了安抚急于求战的部下,还玩了一出千里请战的好戏。
司马懿的这种战法,是冷兵器时代名将面对战斗力略高于己方的军队时,普遍采用的战术。前有廉颇在长平拖秦军,后有哥舒翰在安史之乱时死守潼关绝不出战,可惜无论廉颇还是哥舒翰,都没有司马懿运气好,后面有个深明大义的皇帝支持。
事实证明,诸葛亮带出来的蜀军,正面战斗力是要强过魏军一筹的。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了,战斗力强于对方,却无法取得最终胜利,还是诸葛亮临阵指挥能力不行啊。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诸葛亮不擅长出奇制胜,连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都不敢尝试,军事上缺陷太大。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曾评价诸葛亮:“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我们先来看看传的神乎其神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段文字基本已经成了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的罪证,被历史发明家们开发出了诸多引申含义。比如诸葛亮嫉贤妒能,看不得部下比自己强,处处打压魏延,最后把魏延害死。
关于“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我以前也做过回答,这里再补充一下,子午谷奇谋,曹魏也曾实施过。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曹真四路大军伐蜀,其中一路就是走的子午谷。结果没走一半路,就遭遇大雨,无奈退军了。
无独有偶,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派亲信司马勋自汉中出子午谷进击前秦,自己则出襄阳,经河南,直扑武关。对关中前秦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其成熟度与成功率远远大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毕竟恒温手下兵力和前秦的对比要比蜀国和魏国差距小得多。然而还未出谷,司马勋就被苻雄设伏击败,几乎被全歼,司马勋本人仅以身免,桓温两路夹击的计划破产。
还不止,明末农民起义军闯王高迎祥为抗击围剿的明军督师孙传庭,亲帅主力大军5万余人,由汉中经子午谷直扑陕西老家,结果被孙传庭以新招募的万余新兵伏击。高迎祥部基本被全歼,本人受伤被俘后押至北京凌迟处死,从此世人只知闯王李自成。
子午谷全长600余里,以古代军队的行军速度,即使最精锐的部队,也需要最少一个月,其全程几乎都是下图模样。
这种地势,在兵法上被称之为死地。只要走漏一丝风声,对方就可以随意设伏,无论你来多少人,几乎都是有死无生。偏偏子午谷本身又不是荒无人烟,无人知晓的山间小道,它是王莽时期开辟的商路,路上来往客商络绎不绝,魏国的情报系统自然也不可能将其无视。所以,魏延此策,就连我这种门外汉都觉得漏洞百出,纯属厕所里打灯笼,更别说诸葛亮这种军事大家了。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被历代兵家奉为圭臬。其含义: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
说的更直白点,意思就是你做得再好,也只能保证不败,但要取胜,则必须敌方出现失误。所以孙子兵法里那句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不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历代读书人(包括陈寿这样的史官),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充满了浪漫主义想象,觉得自己看了36计就天下无敌了。却不知计谋之所以能成,一般而言都是敌方出现了巨大的破绽,而且恰好被我方抓住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均为当代军事大家,自然都深谙此道。尤其是司马懿,历来喜爱奇袭致胜,卤城之战实际上就是司马懿和张颌兵分两路奔袭蜀军,希望趁蜀军收割关中小麦时打一个措手不及,却被诸葛亮反手打了一个歼灭战。“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这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要知道仅仅几十年前,袁绍击败公孙瓒的决定性战役,界桥之战,也不过甲首千余。而官渡之战,当时军阀中实力最强的袁绍,甲首也不过万余人。注意,甲首不是首级,而是特指带金属头盔的敌军精锐首级。
卤城之战后,司马懿开始稳步固守,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主场作战,而且司马懿本人也并非庸将的情况下,诸葛亮想找魏军破绽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操劳成疾,被司马懿拖死在了五丈原。
对比一下演义中和正史中的诸葛亮,个人觉得无所谓谁更恐怖,侧重点不同而已。演义追求猎奇,把诸葛亮写成了妖人,正史里则几乎是一个全才,放到当代唁文里必然会带许多个家的那种。那么,到底哪个才是你喜欢的呢?
最后,以史学大家钱穆先生一句话收尾吧:“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嗯,钱先生才是千古第一葛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