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秘诀之三:借题发挥喻事理

作文秘诀之三:借题发挥喻事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面对说理性的作文话题,除了按照惯例写成议论文,如果写作者有较好的写作功底,“借题发挥,虚构故事来说明道理”也是不错的选择,敢于剑走偏锋,往往能险中取胜,重申一下:这么做的前提是,有较好的写作功底,自以为好的不在此例。

一、作文材料(选自2014年3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二模考试试卷)

    一位游客主动与船长搭讪:“船长先生,您在这河上航行了这么久,经验这么丰富,我想您一定对河中的每一处暗礁、浅滩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了吧?”

  这位船长说:“不,先生,我并不完全清楚。”

  “您说什么?”游客疑惑不解地问,“假如您连哪里有浅滩都不知道,那您怎么领航呢?”

  船长微笑着说:“我只要知道深水区在哪里,就可以了。”

       游客追问道:“难道这样就足够了吗?”

二、材料分析

    这是一个反问式结尾的材料,出题人的倾向性是明显的,即船长的话就是出题人的倾向,至少是非常重要的写作角度;除非真能得心应手,尽量不要从反面立意。破解这个材料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是抓住关键词“深水区”“暗礁”“浅滩”,并赋予他们具体的比喻意义:如写生命,“深水区”就是生命中安全环境,“暗礁”“浅滩”就是生命的磨难、无法预知的困惑等等。这是作文立意的前提。

    二是“清楚”和“不清楚”,是一种选择,清楚“暗礁、浅滩”意在躲避,清楚“深水区”意在靠近,无论清楚什么,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保证航船的安全。很显然,“清楚深水区”比“清楚暗礁、浅滩”更具有主动性和建设性,船长的选择就是“清楚深水区”。这是深化立意的关键。

    三是“够不够”,这个需要考生自行回答,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一点,才能让文章的立意一以贯之。这是行文需要直面的问题。

三、作文提纲

    题目:知道深水区就够了

      1.借题发挥,虚构故事:我儿子上高三;

      2.儿子的困惑,语文考试已经结束,儿子对作文放不下;

      3.父亲耐心引导,儿子豁然开朗;

      4.点题:写作也要了解“深水区”。

四、下水文

                  知道深水区就够了

    我儿子上高三,今年十七岁。今天早晨,我跟他一起出门,我去上班,他去参加二模考试。

    中午下班回到家,我看到儿子满腹心事,就问他:“怎么啦?”

    他说:“第一场考语文,作文可能没写好。看着材料,不知道怎么立意?”

    “什么材料?”

    “我刚才在网搜索了一下。材料是这样的,你看看。”

    我接过材料,同时,我要求儿子复述一下材料。儿子说:“材料讲的是一个游客和船长的对话,游客询问船长是否对行程上所有的浅滩和暗礁了如指掌,船长告诉游客说不知道,自己只知道深水区在哪里。”

    “你是怎么分析的?”我问。

    儿子说:“我觉得这个材料不能写成散文,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写散文不知道如何下笔;也不适合写成说明文,材料是一件事情,不是一个事物,不能写成说明文;我觉得写成议论文也不好,因为我不明白材料要说明什么道理。”

    “嗯。从你的叙述,我看得出,你用心思考了,并且是多角度分析。”我说,“只是,你还没有好的思路,如果你就是船长,写作文就是你的‘领航’任务。你想想看,你思考的方向是否应该修正一下?”

    儿子陷入了沉思......

    午饭时间到了,妻子盛好饭菜,一边说:“儿子,吃饭,别想了,吃完饭再说。”一边有自言自语:“科学食谱还真管用,白酒和鲜柿子掺会中毒,辣椒和黄瓜放在一起会闹肚子,洋葱与蜂蜜同食会伤害眼睛,吃完羊肉最好别吃西瓜......”

    我打断妻子的自言自语:“亲爱的,你能不能换个思路,多记一点怎么搭配更有营养,不是更好吗?”

    “你别管!你又不做饭,别叨叨我......” 妻子有点不满地抱怨。

    “老爸,你刚才对我妈说什么?” 儿子大叫起来,“换个思路?多记食物怎么搭配有营养是吧?我也应该换个思路,不考虑材料不能写成什么,而应该考虑适合写成什么。就像材料中的船长:知道深水区就够了。”

    “想明白了?”我笑着问。

    “是的。老船长关注的是,哪里是深水区,行船安全,而不是如何避开浅滩和暗礁。” 儿子兴奋滴说,“知道深水区就够了。做饭,知道怎么搭配有营养比知道怎么搭配不利于健康更重要;写作文,知道能写成什么比知道不能写成什么更重要;做别的事情道理也一样,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比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说得好!儿子,考试已经过去,结果已经不能改变。你能做的就是调整一下心情,下一场考试好好发挥。”

    “就是,得吃饭了,下午还有考试呢。” 儿子说着,端起了饭碗。

五、自我点评

    这篇文章符合材料的暗示性,借事喻理,娓娓道来,需要交代的是,文中“妻子”关于食谱说法,构思提纲的时候没有想到,是临时加入的,当然,加入的很合适。其实这个材料非常适合写成议论文,只是做题的时候我苦于没有思路,只好急就章,虚构了一个小说性质的家庭生活片段来说明自己的思考。

    当然,考场上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有一点是非可控的——阅卷老师是否有耐心看叙述过程,如果字体再差点,这篇文章很可能会有遗珠之憾。 不过,借鉴一下老船长的智慧,我知道怎么样把事情做好就够了,至于最后的结果,随它去吧。

      (2014年3月24日 构思于阶梯教室,5月11日定稿于办公楼201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文秘诀之三:借题发挥喻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