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不是潘金莲感》

我之前看冯导的电影并没有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而是一种娱乐一下性的去观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只从看过他写的那本半自传式的《我把青春献给你》这部书后感觉冯导是一个有趣既世俗又保持清醒的人,是愿意去表达大的社会和这里面生活的人发生的真实的东西。于是便开始带着思考去看他拍的电影,看到这部《我不是潘金莲》后,我觉得对冯导目前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这部片子也是值得去思考和回味的。

这部《我不是潘金莲》给我的感受是滑稽透露着辛酸,辛酸背后藏着无奈,无奈的底下掩藏着向上的生机,很真实的生活样子。

首先展现的是用圆形银幕的表现手法,这种圆面的效果让我感觉到我在窥视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我像是一个隐藏起来的人,审视着一个着叫李雪莲的生活。有一种我在看别人秘密的快感。

全剧是讲了一件一个芝麻点的事变成了一个大西瓜。李雪莲要状告她的前夫,他之前跟她离婚是个假离婚,结果却真离了婚,他丈夫有娶了别的女人。但是办离婚的手续是走的正规的法律程序,她又无法证明离婚是假离婚,法院宣判确实是真离婚,然后她不服觉得法院宣判并没有秉公办事,就逐层去告,在告的途中不顺反被她的前夫指着为潘金莲的故事。

故事的刚开始就是一个滑稽的点,李雪莲穿着雨衣,戴着草帽,去敲法官的门,先开始攀亲戚,整的把我都绕糊涂了,才跟这个法官攀上了一点关系,有了这个关系就好说话,礼才能送了,事才能办的容易点。多么中国化式的关系,搞笑的是在剧中因为李雪莲告状成了威胁到官员的前途,这位法官翻过来去跟她攀亲戚,这前呼后应的,多么滑稽~这滑稽背后的东西才是奈人寻味的啊!虽然看到笑了,但笑起来后心里会觉得得有些沉重,原来这就是黑色幽默。

第二个滑稽的点是最后由于他前夫出意外身亡了,她没法告状了,活着失去了意义,要去自杀,选择了一个果园,果园的主人跟她有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说她别死别在这,死前帮她个忙,要死死在他竞争对手那去~她也跟着笑了。最后选择了活下来,去继续生活~滑稽是有力量的,最底下是涌现着向上的力量的。

这是我看到的两处跟我理解的滑稽是一样的,也不知道冯导是不是这样理解的,反正我就是这样理解滑稽的,而且我认为生活的本生就是滑稽的。

这是我从这部电影看到的一个面,里面还有很多的东西就不写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刷刷,然后我们再交流交流,兴许那碰触一些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我不是潘金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