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品行,总是在外人面前有所收敛,在家人面前才会毫无遮掩。
今年大家过了一个特殊的“年”:因为疫情,“被迫”与家人待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
长时间的憋屈、郁闷、不能与外界接触,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很多时候情绪一上来,就很容易与家人发生争吵,说出难听的话。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与家人发脾气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论语》,这本儒学经典著作记载了许多孔子对父母朋友相处的看法。对待家人的态度,才能反映最真实的人品。
01
最难的修养,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又或者说怎么才能做到孝道?”孔子回答:“孝道难,难就难在子女的容色上。”
所谓色难,是说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以做到的。
细节见人品,处事显修养。
而很多人的修养都是两面派:在外面和风细雨,在家里大发雷霆。
对待家人,我们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他们发脾气或者说一些伤人的话。但是,事后我们又会后悔、自责,不肯拉下脸道歉,以为事情就会慢慢过去。
杨澜曾经问过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连这位一向儒雅的哲学家也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我们之所以能够肆意对家人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定了无论说了多难听的话,或者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情,家人都可以无限包容你。
可是,一旦造成了伤害,就像是钉钉子又拔掉,伤口却永远留了下来,再多的弥补都无济于事。
人和人的关系出现裂缝,往往都是从坏情绪开始的,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皆是如此。
02
心结总藏于心底,脾气总脱口而出
《论语》:“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意思是,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意喻说话应慎重,否则难以收回。
李安电影《饮食男女》描写了父亲老朱和三个女儿的关系,其中与二女儿的矛盾尤为紧张。
有一个镜头是女儿趴在桌上睡觉,晨跑回来的父亲拍醒女儿指责:跟你说过多少次,趴在桌上睡对你不好。
睡眼惺忪的女儿马上反驳:医生说跑步对你膝盖不好,那你还跑?
两父女的关系就在这样的一来二往中慢慢磨蚀。
女儿经常给父亲脸色看,是因为父亲不准她学厨。近乎抬杠地,女儿也经常挑剔父亲味觉失调,厨艺退步。
对最亲的人总是给不了好脸色,多半是对方给自己的束缚或压力太大,或许是自己对对方的希望落空。
心底有疙瘩,不容易说出口。日积月累,心结也只能越打越重。
可是,如果连家人都无法沟通交往,那花那么多心思去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固然不能时时保持良好心绪,但身边人不是垃圾桶,更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有分寸、有技巧的言语行动表达情绪和意见,让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不要因为熟悉,而去放肆;不要因为亲近,而去伤害。
毕竟,再亲近的心,伤得多了,也容易产生隔阂。
03
不对家人发脾气,是最高级的自律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对别人提出要求或是做出评价都很容易。难的是换位思考,回过身来查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家人缺少尊重,缺乏耐心,说出的话无意间伤人。
其实,越是亲近的关系,越值得我们用心去维护和经营。
特别在熟人交流中,因为知根知底,更应该要注意有所顾忌,避免去随意碰触别人的隐私,也不要去揭别人的短处。
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妻子李蕙仙一人扛起家庭的重担,只身带着公婆、子女去澳门避难。
梁启超明白妻子独自支撑家庭的难处,多次写信表达对妻子的感激。
在信中,梁启超称李蕙仙是自己的“闺中良友”“患难之交”,恩爱如在目前。彼时梁启超虽远在海外,却把妻子的奉献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妻子支持丈夫,丈夫体谅妻子,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得甜甜蜜蜜。
《论语》中还有一段话:“见齐衰才,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意思就是说,见到服丧的人,即使是亲近者,也必定要改变神色,表示同情;见到戴着礼帽的人和眼盲的人,即使是熟人,也要表示礼貌与友好。
这段话很形象地道出了修养的本质:对他人的周到和体谅,懂得换位思考,而非以己度人。
一如周国平所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修养。”
换句话说,“不对家人发火”,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自律。
这种自律包括但不仅限于:接纳三观的不同、一个执拗的自我、情绪上的控制,以及挑剔的本能。
释迦摩尼说:“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们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
这一辈子有幸成为家人,不是为了天天生气,而是为了能成为彼此的力量,为了相互扶持,为了相互爱护,然后共同走下去。
家人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值得去用心去守护,去珍惜的人。
愿我们都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家人。因为,他们最值得。
本文转载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