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有哪些糟粕不要让孩子接触?

儒家思想总结为十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这十个字常常被人宣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然而这些美好的品德,并非儒家独创,而应该是普世都尊崇的美好价值,只要是个文明,或者是宗教,宣传教化这一块,都万变不离其宗的宣扬“  友爱,仁慈,诚实,谦逊……” 这些人类共同认为的优良品质,可不是谁家思想的专利。剥开这层冠冕堂皇的外衣看看本质,各种文化思想就开始各有乾坤了。

文明在进步,现如今,全世界主流的价值观是:文明、自由、民主、平等、自由、友善(参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这几年,中国国内突然刮起了国学这股大风,然后孔儒的那一套就开始沉渣泛起了。 虽然很多人会说,国学的内涵外延很广,不仅是儒家思想,其他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比如唐诗宋词也在被提倡。但是其实我们官方早就课本里说过,儒家学说有封建糟粕的一面,也就是我们其实早就把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提炼过了,比如将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文化精华都提练出来了,将糟粕丢在一旁。

但是现在做法,一些遗老遗少显然又想从封建糟粕的垃圾堆里找出那些腐朽落后的东西,美化包装为精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辨别了。毕竟导致我们清末屈辱挨打的思想里的臭裹脚布,都是这个垃圾堆里沤馊的东西。

儒家学说不是一个单独的思想,而是包含了大量不同思想家思想的集合体,他们并不一致,甚至严重矛盾,有为民说话的大丈夫孟子(也是君王最讨厌的圣人),也有卑劣疯狂的朱熹,我们提到儒家思想,主要是说孔子原生的儒家思想。

有时候古代的人为了反对儒家思想体系,也说自己的思想是孔子和儒家那一套,比如康有为变法,明明是反腐儒那一套,却硬弄出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又比如孟子那一套,核心思想都是反对孔子的。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明显就是打孔子的脸。 中国人自古就是这样喜欢乱来,明明是冤家,偏偏凑一对。

儒家的思想体系浩如烟海,但是最腐朽的就是孔儒思想,其核心就是“做狗”。无条件的“忠君”就是孔儒的最紧要思想,说的明白一点,孔儒就是“让我们愉快的为权贵们做奴隶吧”。如何做到呢, 就是讲”礼“。下面我们挑点“子曾经曰过”的话给大家看看:

关于人的地位——《论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就是等级森严。

关于人伦——《论语》: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春秋》:为君讳耻,为贤讳过,为亲讳疾。

意思就是,为了家里人和老板开心,可以不要脸。这也就解释了为啥中国人的公德心这么差,因为是圣人教导的。

关于独立思考——《季氏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意思就是,权贵你们都不要有什么自己的思想,老老实实的害怕上级老板就对了,后世有个改革家王安石,就不同意这句话,说什么“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结果被腐儒们骂了八百年……

关于心智——《论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这里,孔子详细的解释了他的仁的定义。 说白了就是压抑克制自己,照老规矩办事,不符合的就不行。服从服从再服从,这就是孔子的仁 。  你以为仁就是对人好? 非也,孔子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服从规矩就是仁。至于”仁者爱人“这么高大上的仁学解释,那是我尊敬的孟子的看法。

无条件的为权贵献媚的思想,充斥着孔子的一生。 孔子周游列国,哪怕看到个人渣级别的君主,就立刻恭恭敬敬,用过时谄媚的那一套周朝大礼来拜见,走路都刻意走小碎步, 差一点就要帮对方舔鞋。这样的刻意表演奴性,可能在他那个年代还有点意义,到了如今还提倡这些个东西,真的太荒谬了把?当然,公平的说,孔子在废除蒙昧残酷的巫蛊、提倡教育这块是伟大的。

现在的所谓国学,尤其是教孩子的那些封建低劣腐朽的东西,是真的有毒害的,不然的话,语文书早该录入了,用不着那些“国学教育”的野鸡机构来掏垃圾堆,至少《弟子规》《某某家训》这些腐朽的东西,就是儒家学说里最腐朽的糟粕,千万不要让孩子接触!

全世界都在向前看,英国人没复古推广男人穿裙子,日本人也没复古搞和服武士道,偏偏中国人刚刚有点成就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复古,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学说有哪些糟粕不要让孩子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