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 | 这四年,似无痕,也没白过

北漂 | 这四年,似无痕,也没白过_第1张图片
​云水谣 摄影 | 张大呆

文 | 张大呆


1

2016年,是我人生中截至目前最“灰暗”的一年。考研失败,感觉天要塌了。

焦虑,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几天,疯狂读鸡汤文,试图从别人的励志故事中找寻慰藉、汲取力量。转折点在一个考研二战失败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在山东长辈的传统观念里,考公务员、事业编似乎就该是大学毕业生的宿命,我也曾被劝导过。

但或许是我从小到大当“乖小孩”太久了,这次,我决定“叛逆”一回。

某天晚上,我怀着视死如归的心情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我要去北京,已经买票了。”

没有预想中的“狂风暴雨”,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好,找不到工作就回来。”

后来才知道,我爸是担心我想不开。

胆小、内向、自卑、寡言都曾是深深打在我身上的标签。

在朋友们眼里,我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认为我简直就是“疯”了。

怎么去的火车站、车厢里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完全没印象。只记得下火车后,直奔西直门凯德mall,菌子在等我。

2

彼时,穷。

硬着头皮在菌子宿舍蹭住了一周,时常为了躲避宿管阿姨而心惊胆颤。

当时的我竟然以为,兜里仅有的800块钱够用到找到工作,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不能半途而废。后来,又厚脸皮去珊珊那里蹭住,一住就是小二十天。

那段时间,确实给她们填了不少麻烦了。这“半张床”的情谊,我永远都会记得。此后,若有难,召必在。

面试的日子有点“痛苦”,一个月,面了十六七家公司,感觉身体被掏空。左脑和右脑时常博弈,一边是“放弃吧”,一边是“不可以”。

面试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我自身而言,是一个从不清晰自己的求职目标到慢慢找到自身定位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不自信到逐步建立自信做到心中有数的过程。

而经验就是,现实太残酷,要懂得及时止损。倘若找不到最最理想的工作,及时调整心态和求职策略,退而求其次也未尝不好,或许以后你会慢慢爱上这个“其次”。

3

2016年4月,入职某央媒,开始记者生涯。

此前有一些媒体实习经历,但都很皮毛,真正的记者工作充满挑战性。

比如,我时常会因为找采访线索而头疼,因为不擅于沟通而苦闷,因为赶时效熬通宵而委屈,因为没有写作思路而痛苦,因为文章、拍摄出错而懊恼……我小心翼翼地想做好每一项工作,但总感觉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只能时刻保持紧绷状态,花更多的时间去找差距、补短板。

与之伴随的是,吃力感满满,进而导致负能量爆棚,敏感到经受不住一丝丝打击,焦虑到经常性彻夜失眠,并且内分泌严重失调、满脸爆痘。

我时常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记者。

但是,因为这个职业,我曾有幸踏进过人民大会堂,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打入到快递小哥内部,帮助过那些身处困境的人,近距离对话过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些都是很棒的体验。

做记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许是见过了人间百态,逐渐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也更懂得珍惜和热爱生活。

终于,在采访、编辑近900篇报道后,经慎重考虑,决定辞职。

被问辞职原因,我乱讲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理由:这两年身体不太好,想调整一下生活状态。果然,这个回答被“演绎”成了另外一个故事。

至于为什么?大学时,有位学姐引用过一句话,她说,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美丽风景而停止攀登的步伐。相信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攀登者”吧?

4

工作两年后,我在求职市场中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心里依旧没底。

不过,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个月,倒是被采访对象邀请过去他们公司工作,虽然不排除只是“客套话”的可能,但我应该也是有闪光点的吧,比如甘做任劳任怨老黄牛。

当然,我拒绝了,但也十分感激这份“赏识”。

求职第一周,简历无人回复。

第二周,寥寥无几。

第三周,陆续接到面试通知,其中包括一些没有投递过的企业。

第四周,共面了约10个岗位,收到约6份offer。

自我感觉,选择空间还可以,虽然前期有点难熬,但总体情况比两年前好太多。而且,面试官都很nice,再也没有“你这照片毫无构图可言”“工作三年后再来我司面试”等诸如此类的点评。

原本打算如果有好的转行机会不再做采编了,但几经纠结,最终还是选择了一家央媒。

岗位跟之前略有不同,个人最大的感受是需要更宏观的思维和视角。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调岗了,是一个我不敢但又想逼自己近距离触碰的领域,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

而对于这份未知,既忐忑,又期待。可若想走出舒适圈,肯定需要打破更多的“不敢”和“不能”。于是,我不断给自己洗脑“我可以”。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举国上下打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我也由于工作原因,更加能感受到抗击疫情的不易,以及我们生在一个多么好的时代。

这段时间,我仿佛参加了一场“魔鬼训练营”,每天工作中不断涌入的知识盲区催促着我必须要加快汲取新知识、探索新领域。

当然,领导和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系统性的工作方法和一些实用工作小技巧。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电影片段,教练为了训练选手跑得更快,用洒满汽油的海绵做跑道,然后点燃海绵,选手被火势追赶,跑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而我,就像那个选手。

5

6月底,室友决定回老家,彻底的那种。问她为什么突然离开,她说:“来北京四年,每天都忙忙叨叨,但也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时间就这么没了。”

这四年,身边的朋友一茬又一茬来了又走,送走了两届硕士毕业生,迎来了三届读博生。就在前几天,丹姐给我发微信,说来北京面试。恍惚间意识到,原来她今年就要博士毕业了。

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比如永远鼓励我支持我的R姐、正在英国遭受“群体免疫”的沛沛、约好年后吃火锅但非常默契地七八个月没联系的阳仔、志在成为摄影大拿但总是免费帮朋友拍摄可依旧热情饱满的甜甜……

我还攒钱换了破旧的手机电脑、买了垂涎已久的单反,去过深圳、西安、大连、洛阳、成都、凉山州、厦门、丽江等几十个地方,倾听了很多人的故事,也记录下不少风景。

回顾这四年,似无痕,也没白过。

写到这里,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刚来北京时租床位的日子:人很多,特别不方便。我发誓,一年后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单间。

看,多么卑微的目标。但我相信,这曾是很多北漂人简单又朴实的愿望。

北漂这条路,很长,也很短。

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漂 | 这四年,似无痕,也没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