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评课稿

      周玉蔓老师素质非常好,教态自然,语调亲切,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设计有美感,有坡度,课堂引导语言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周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是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除了第一个自然段呈现荷叶整体形象,圆圆的,绿绿的,其余四个自然段均为自然事物的体验情景,整体和局部和谐统一,事物形象跃然纸上,语言的魅力彰显。

        本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叠词的灵活运用。 叠词的运用,实现了与学生语言习惯的对接,把学生领进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之门。文中把“圆圆的、绿绿的”叠词放在事物名词后面,打破了常规的表达,真切地还原了学生眼中、口中的荷叶形象,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周老师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她先让学生朗读,读出荷叶的圆,荷叶的绿,然后齐读,读出荷叶的美,最后结合课后题做了拓展,苹果﹏,﹏。学生有的从苹果的颜色和形状说,有的从苹果的口感和味道来说。这样的仿写练习帮助学生实现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第二个特点是相同的句式构段。课文的2~5自然段都是由两个句子组成。先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话语“荷叶是我的(        )”这样的比喻句,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小动物们在荷叶下做什么,让我们看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这样相同的排列和反复呈现,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便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朗读和背诵,当然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语言的例子。周老师在处理这四个自然的时候,前两个自然段是带着学生一起学习, 然后从小水珠和小蜻蜓的语言、动作中总结了构段特点,后面的四、五自然段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空,这也给下面学生的朗读、背诵搭了支架。

        周老师在处理本文语言特色的这两个做法,让我想起了语文书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话,部编版语文教材把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分散为若干要素,然后由浅入深地把这些要素巧妙地融入到语文教材,目的是通过学生不断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这些分散隐藏教材中的各要素中,在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和表达是最突出的一项。虽然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把每节课的语文要素中的语言特色都扎实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日积月累逐步提升,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也就实现了。当然,这样的课也就有了语文味儿。

          周老师课的第二个亮点是: 课件精美,设计精巧。1、借助生活实践理解词语,如“停机坪”“摇篮”等;2、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的意思。3、通过表演的形式读出小动物们的心情。这些做法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

      可以说,本节课重点突出,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难点部分还需再突破。如果学完全文后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看来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对这些小伙伴都有不同的作用,这些小动物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能不能替换呢?或者说:为什么小伙伴不同,荷叶的作用不同呢?接着老师鼓励和肯定同学们有所发现,适当引导,说出荷叶的作用。这样就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也为学生的课下作业写话: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还会吸引哪些小伙伴呢?做了扎实、有效的铺垫。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徒结对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