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喜剧下的《驴得水》

黑色喜剧下的《驴得水》_第1张图片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中国农村,四个知识分子想要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饷,校长假报一个名为“吕得水”的教师份额。后来,特派员到乡村视察教育现状,校长一行人为了蒙混过关,寻访到一名铜匠,在多方努力下,铜匠答应假扮为英语老师。

铜匠意外的被特派员赏识,特派员答应给小学拨款三万元。特派员走后,铜匠被送回了原来生活的地方。铜匠得知真相后,在特派员的帮助下回到学校并大肆复仇。在金钱的利诱下,所有人都变幻了原本的模样,为了利益放弃自己了初心。

影片《驴得水》是开心麻花团队第二部作品,自上映后就好评如潮。从选材上来看,影片选择了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农村教育为主要故事背景,配合选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留下热泪。电影中设下很多包袱,包袱的拆开就是推动剧情一步步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动力。影片在揭露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的同时也显现了人性中的丑恶部分。在利益的驱使下,所有人都变幻了本来的面目,发人深省。

其次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相较于现在的大成本制作的影片,《驴得水》是一部小成本影片成功的典范。选材从小出发,能够更加的拉近导演和观众的距离。人物后期的黑化让人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本以为导演意图是描绘一个美好的乡村教育图景,但事实却是人心的丑恶面打破了美好的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虽然说电影不管是从选材还是主题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是从表演风格和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影片改编自话剧《驴得水》,选用的演员也都是话剧演员,在表演风格上沿用了一定的话剧表演风格。“舞台化”严重是影片的一个不足之处,演员在表达自身不满情绪时候大多采用叫喊的方式,比如说,裴老师在发现一曼的“真实面貌”后,在大地上喊叫,具有话剧舞台的表演风格。


虽然说这也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影片中大量运用就显得有点舞台化痕迹过重的感觉。其次,在情节设计上,包袱具有明显的事前安排性。不管是铜匠第一次被要求假扮英语老师,还是后来的铜匠人开始黑化,情节的安排上具有刻意性,会让人觉得这一切都是为了导演的意图发展而发展的,不具有故事发生的自然性。

电影《驴得水》是一场关于梦想和坚持的电影,但是梦想却在现实的残酷性下败下阵来,人设的双面性成为情节转变的点睛之笔,在这场和现实的争夺战中,人性中的美好一面在一次次的打压下消逝了最初的模样。用戏谑的言语消解观众对于这样一个敏感话题的抵触性,让观众在欢笑中落泪。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色喜剧下的《驴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