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书评

算不上书评,仅是一点感慨、启发和补充。

这本书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一般文学著作不敢纠涉的角度,跳出汹涌混浊,波涛万顷的文化长河,攀上险峻威严,暗藏毒蛇猛兽的政治峰峦,用一种不带批判褒贬,不含感情偏舍,不偏不倚,不正不奇。

从搏战喋血大荒的先民崇拜力量与活泼的图腾巫兽,反映了先民对大自然伟大的征服,到先秦春秋时代,青铜器的狰狞神秘与恐怖作为王权崛起的象征繁盛一时。神秘与恐怖在战国后期逐渐瓦解,雕琢成“楚王好细腰”的精致与细腻,人们开始由关注荒凉野蛮的大自然到关注自身。

一方面儒道理性精神萌芽,另一方面南楚的浪漫主义在屈原庄子身上大放神采……

汉代文艺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标签,独尊儒术带来的后果就是文化直接服务于政治,汉赋极尽辞藻华美,两都,上京等等,无不是为愉悦大汉天子与诸侯。

到魏晋时代,人们开始“睁开眼”,从荒凉孤寂的宇宙中睁开眼,察觉自身以及“人”这个概念,在悲惨的政治迫害和灭家灭族的战争杀戮中寻找自我解放自我,成为后世风度与人格的标杆。

到齐梁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它以往生虚幻的幸福和极乐世界诱惑和麻痹了整个动荡悲惨的时代。

直到隋唐统一中国,战乱和迫害结束,朝气蓬勃的大唐滋育了新兴的、豪迈的,天才的,甚至带一点鲁莽不羁的李白,酒意三分,借着剑气,迎着月光一吐……这是多少士子心驰神往的大唐?

但天才的灵感与诗文的瑰丽古怪豪迈是无法复制的,但同时格律工整音调抑扬的杜诗却可以捕捉模仿,有迹可循。李杜不仅是一时风尚,更当之无愧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是整段长河中的郁郁长洲。

文化的关注角度是每况愈下的,至宋元,文化由远古关注力量与凶猛,周秦关注神秘与恐怖,汉朝表达功业与事迹,魏晋抒发人格与风骨,北朝南梁的雕塑反映了精神世界,唐朝展现了意气与理想,宋词的柔腻温婉表达了感情,思绪和情怀,到了元明清,小说戏曲等等反映大众生活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学,从根本上反映的对个体和实际生活的关注,其中不乏举火呐喊的“觉醒者”和进步思想家。红楼梦至今被公认为女性解放的第一部著作,正是这一时期最鲜明的代表,也是民俗小说艺术的巅峰绝唱。

通书不过十几万字,短短数百页,但却有无可比拟的厚重高亢,虽无半字评述指点,却将我们脚下的土壤和头顶的天剖析地一清二楚。可谓登峰造极,一览古今山海,气象无匹!

书法绘画方面我了解较少,基本是难以理解李泽厚老师的观点,但借用他的观点来品察当今中国文化的现状和我自身的诗文风格,我想《四种分叉》里面至少有一句没有说错,意识的分叉产生于时间的分叉对空间和历史的分叉,中国文化的长流之所以历经风雨百折不挠渊渊不息,它核心的生命力所在不正是善于“取经”,善于融合么?

取来的经书也许对于实践并无意义,但思想在八十一难和万里长征中愈发闪耀灵性和智慧的光芒,历经磨难,生生不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的历程》书评)